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随着人均寿命的日渐增长,“老有所养”这个自古以来国家和社会倍加关注的话题,在当代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人口老龄化造成社会中的老龄人口增加,从而加重了国家承担的养老保障责任,对养老保障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人均寿命的不断增长也对养老保障的充足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确保养老保障可持续的基础上,保障养老金的充足给付,是近年来国内外政界、学界、社会公众所持续关注和热议的话题。自从人类社会开始出现难以从事正常劳动的老年人开始,就出现了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养老金制度。随着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转型,养老保障制度的实现方式也在不断的改革变迁,并日趋复杂。养老金制度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但社会公众对养老金制度的理解则往往南辕北辙,莫衷一是,甚或误解多于理解。本课程力图通过对养老金制度的在历史发展中呈现出不同形态和模式做出探索和梳理,尽可能充分细致地展现养老金制度的理念、模式、运行方式及其对国家、社会、个人的影响。从而使学生能够从本课中尽可能正确、全面地理解现代养老金制度,在此基础上更明智地规划老年收入保障策略。
本课程主要由以下八个主要板块构成,共16学时。
1、绪论,介绍养老金制度的内涵、外延、功能、主要模式。2、养老金制度发展的历史演变,介绍养老金制度的历史渊源及其现代流变。3、多层次养老金制度,分析当前主流的多层次养老金制度的理念、功能、结构、实践形态。4、非缴费型社会养老金。全面介绍社会养老金的理念、制度、国际实践。5、基本养老保险,重点介绍收入关联型基本养老保险的理念、分类、财务机制。6、职业养老金,介绍职业养老金理念、制度、实践形态。7、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介绍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的类型、工具、管理机制、风险控制、国际实践。8、养老金制度与退休制度,剖析养老金制度与退休制度的联系、区别、相互作用机制。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
1、了解养老金制度的概念、结构和历史演变
2、了解多层次养老金制度框架中外养老金制度实践和改革
3、了解不同类型养老金的概念、制度结构和特征
从而使学生将当前的养老金制度改革置于养老金演化的历史尺度中进行理解;理解养老金实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联;理解养老金实践在不同国家产生的共性和理应呈现的无穷多样性
社会保障学或社会保障概论课程建构的基本知识储备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郑功成(著),《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
2、林义(主编),《社会保险(第四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年版
3、Holzmann R , Hinz R . Old Age Income Support in the 21st Century: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Pension Systems and Reform[M]. World Bank, 2005.
Q : 本课程的定位是怎样?
A : 本课程是基于多层次养老金体系,对养老金制度所做的专题研究
Q : 本课程的养老金和养老保险有何关系?
A : 本课程使用的养老金(pension)概念,涵括了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以保险的形式组织的养老金,是养老金的一种实践形式
Q : 本课程为什么不用养老保险这个更加约定俗成的概念?
A : 养老保险的重心放在保险这一特殊的风险保障机制上,但养老金的组织形式不仅仅有养老保险,还有非缴费的形式,有类似储蓄基金的形式,这些都不太适合用“保险”来概括,因此本课程使用养老金这一概念,以便更全面的解读养老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