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国际金融
第3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3年03月01日 ~ 2023年07月03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37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国际金融课程主要以开放经济为背景,重点研究汇率水平的决定、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问题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
国际金融课程主要以开放经济为背景,重点研究汇率水平的决定、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问题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国际金融》MOOC课程概述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加。2018年,中国GDP超过90万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接近16%2018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经济实力的发展离不开对外经济和金融的开放。伴随着中国货物贸易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的金融服务规模、资本流出入规模、人民币国际化程度都在不断提高。学习《国际金融》课程可以帮助同学们分析一国经济运行中的国际金融问题,掌握国际金融发展的规律。


 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

国际金融课程主要以开放经济为背景,重点研究汇率水平的决定、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问题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考察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以及外汇市场的同时均衡问题。国际金融课程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数量指标,围绕国际收支差额(贸易差额、经常账户差额等等)展开分析,探讨一国如何运用各种经济政策解决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一条是价格指标,围绕汇率水平的决定展开,探讨汇率决定的主要因素、汇率水平的波动、汇率制度的选择等等。在此基础上,探讨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问题。除了涉及到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的制度特征、欧元问世,还涉及人民币国际化、历次国际金融危机等现实问题。

本课程的教材为《国际金融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汪洋编著,20179月。

第一篇:国际金融基础篇。包括国际收支、国际投资头寸和汇率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重点阐述了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核算、储备资产账户下各项资产的特点、经济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分类、国际投资头寸的影响因素、国际投资头寸与外债头寸的关系、实际汇率的经济含义和有效汇率指数的权重计算等内容。

第二篇:国际收支理论篇。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收入分析法和货币分析法。在弹性分析法中,书中详细地推导了马歇尔-勒纳条件,对J曲线效应形成过程中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在收入分析法下,对贸易乘数、劳尔森-梅茨勒效应进行了介绍。

第三篇:汇率理论篇。这部分主要介绍了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和固定汇率下汇率决定(FM模型)、价格变化下的汇率决定和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模型。在此基础上,还介绍了汇率制度的选择。汇率理论是国际金融的重点,从历史严格来看,汇率的决定因素从购买力、利率扩展到货币、债券等因素的供求,汇率理论也是当前经济学家研究的主攻方向。

第四篇:国际金融业务与国际货币体系篇。这部分主要介绍五种类型的外汇交易,他们分别是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掉期交易、外汇期货交易和外汇期权交易。在国际货币体系的介绍里,重点介绍了金本位的特征、黄金输入点和铸币平价的波动范围以及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的不同理论解释是较为有特色的地方。本章还介绍了欧元简史。

 

这门课程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1.本课程对若干知识点的介绍更为深入。如国际投资头寸、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和分析、实际汇率、有效汇率等概念,在教材和视频中均有详细的讲解。

2.本课程介绍了主要的外汇交易业务。这使得本课程不仅涵盖国际金融的理论分析,而且涉及了外汇业务的实务操作。这部分介绍循序渐进、深入浅出。

3.本课程框架体系完整,对国际金融的主流理论均有介绍,为同学们进一步深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其他课程链接:

    国际金融领域的相关问题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密切相关,汪洋教授还领衔推出了《中央银行学》慕课课程。美国作家威尔·罗杰斯(Will Rogers)曾经有句名言:“自从开天辟地以来,曾经有三件伟大的发明,火、轮子以及中央银行。”为什么中央银行会被视为人类如此重要的发明?中央银行都实现了哪些制度创新?为什么各国一般都由中央银行垄断发行现钞?中央银行垄断发行钞票是不是就可以获得铸币税?为什么英格兰银行会有“老妇人”的绰号?仅仅有百余年历史的美联储,其政策为何对世界经济与金融运行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欧洲中央银行于1999年开始运作,作为国际上成立时间最晚、但同时又非常有影响力的中央银行,它的成立意义何在?日本银行的成立对于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获胜有何影响?中国人自己成立的最早的银行与甲午战争有何关系?中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建立与形成经历了哪些波折?

   如果你想知道以上问题的答案,可以学习《中央银行学》慕课,中央银行学课程链接,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学习。


授课目标

掌握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核算、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国际收支差额的分析和国际投资头寸概念;理解外汇与汇率的概念,以及实际汇率、有效汇率的初步计算,对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国民收入分析法、货币分析法三种分析方法有较为深入的认识;能够推导汇率决定理论中的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汇率超调模型,初步理解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平衡理论,外汇业务中的各种交易方式;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规律以及现阶段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有大体认识。

成绩 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课程大纲

第一篇 国际金融基础篇

1.1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核算

1.2国际收支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

1.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规则

1.4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设置

1.5国际收支账户差额的分析

1.6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举例

2.1国际投资(净)头寸

2.2影响国际投资头寸变化的因素

2.3基于国际投资头寸表的若干分析

3.1外汇

3.2汇率

3.3外汇交易

3.4实际汇率

3.5有效汇率

第一篇 国际金融基础篇 单元作业

第一篇  国际金融基础篇 章节测试

第二篇 国际收支理论篇

4.1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4.2弹性分析法介绍

4.3弹性分析法举例

4.4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推导

4.5J曲线效应

4.6本章小结

5.1乘数分析法

5.2吸收分析法

5.3本章小结

6.1货币论的主要假设和贬值的效果

6.2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货币分析法

6.3相对购买力平价下的货币分析法

第二篇 国际收支理论篇 章节测试

第二篇 国际收支理论篇 章节作业

第三篇 汇率理论篇

7.1一价定律

7.2绝对购买力平价

7.3相对购买力平价

7.4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8.1抵补利率平价

8.2非抵补利率平价

8.3费雪效应与实际利率平价

8.4有交易成本的利率平价

9.1BP曲线

9.2浮动汇率制下的M-F模型

9.3固定汇率制下的M-F模型

10.1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10.2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10.3资产组合平衡分析法

第三篇 汇率理论篇 章节作业

第三篇 汇率理论篇 章节测试

第四篇 国际金融业务与国际货币体系篇

11.1即期外汇交易

11.2远期外汇交易

11.3外汇掉期交易

11.4外汇期货交易

11.5外汇期权交易

12.1国际金本位制度

12.2布雷顿森林体系

12.3牙买加体系

12.4国际金融机构

13欧元

第四篇 国际金融业务与国际货币体系篇 章节测试

第四篇 国际金融业务与国际货币体系篇 章节作业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学习《国际金融》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包括:会计学基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熟练掌握上述内容,有利于同学们学好本课程。

参考资料

一、重要参考文献:

1.曼弗雷德·加特纳,2009,《汇率经济学: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中国市场出版社。

2. 潘功胜,2019,“外汇管理改革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纪念外汇管理改革暨国家外汇管理局成立40周年”,《金融时报》1月23日。

3. 施建淮,2010,《汇率经济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4. 托马斯·A·普格尔,2005,《国际金融》(原书第1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 杨长江、姜波克,2019,《国际金融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6. 约瑟夫·P·丹尼尔斯、戴维·D·范户斯,《国际货币与金融经济学》(原书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7. 肯尼思·A·赖纳特著,郎金焕译,2015,《国际经济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 巴里·埃森格林著,麻勇爱译,2014,《资本全球化——一部国际货币体系史》(原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9. 本·斯泰尔著,2014,《布雷顿森林货币战:美元如何统治世界》,机械工业出版社。

10. 张陶伟,1995,《国际金融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11. 高敏雪,李静萍,许健编著,2013,《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编,2015,《诠释国际收支统计新标准》,中国经济出版社。

13.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历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14.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8,《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

1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8,《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白皮书。

16. Imad A. Moosa, 2010,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 Analytical Approach, McGraw Hill. Australia Pty Ltd.

17. Paul De Grauwe,2018,Economics of Monetary Union,12th Ed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 保罗·R·克鲁格曼、钱伯斯·奥伯斯菲尔德和马克·J·梅里兹,2016,《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原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 罗伯特·C·芬斯特拉和艾伦·M·泰勒,2013,《国际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 西奥·S·艾彻、约翰·H·穆蒂和米歇尔·H·托洛维斯基,2013,《国际经济学》(原书第七版),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1. 保罗·格劳威,2019,《货币联盟经济学》(原书第十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2. 多米尼克·萨尔瓦多,2008,《国际经济学》(原书第九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9,《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4. 联合国、欧盟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2008,《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8》,联合国。

25. 亨德里克·范登伯格,2016,《国际金融与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历史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6. 理查德·E·凯弗斯、杰弗里·A·法兰克尔和罗纳德·W·琼斯,2005,《世界贸易和国际收支》(原书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拓展阅读材料:

1.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各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链接中国人民银行各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 国家外管局发布的《中国国际收支报告》。(链接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3. 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和《全球金融稳定报告》。(链接IMF相关报告

4.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指引(链接汇率风险管理指引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四川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赵颖岚

赵颖岚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