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赏析与应用》是结合美容学的基本原理、皮肤科学的基础知识,重在化妆品临床应用的一门新生的交叉综合性学科。随着化妆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化妆品原料研究日新月异,加之皮肤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进展,化妆品已从简单的美容修饰作用扩展到参与皮肤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修复皮肤屏障等复杂的临床功效。在我国,化妆品市场迅猛扩大。与化妆品相关的科普读物、教材、参考书以及各类产品宣传资料、广告等信息铺天盖地。化妆品已成为每天生活的必需品,也是流行与时尚的载体,是国民精神风貌情趣的体现。作为引领时尚的现代青年,通过学习了解化妆品的基本知识,在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融入新世纪高科技的洪流,做既有传统美德敢于担当负责,又具有时尚、情趣优雅的新国民,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
《化妆品赏析与应用》作为专科知识载体的课程,既是该学科基本知识的传播,也是新进展和新成果的展示。本课程总论部分,在延续对化妆品基础知识和皮肤解剖组织学作概要介绍的内容外,还对化妆品在皮肤科的应用作了单独详细的介绍,并讨论了可能导致的皮肤不良反应以及全身反应,以强调严格执行国家化妆品卫生法规的必要性。在各论的课程中,首先注意皮肤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特点与化妆品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以更好地理解化妆品的作用机制、原料和配方,指导学生合理地应用产品。各论依次详细地介绍了清洁、防晒、保湿、控油、美白、舒敏、抗皮肤老化、彩妆等皮肤、毛发用化妆品。尤其对每种化妆品的使用作了详细的介绍。在传承基本知识原则下,融汇当前新进展、新观念。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学生动手制作自己的新产品,加深对化妆品的理解,提高学习的兴趣。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
1. 对化妆品发展的历史、特性等有整体的概念;对化妆品研发生产过程有初步的认识;
2. 了解化妆品的类型、作用机制、原料和配方原则;
3. 熟悉各类化妆品的主要功效成分;对化妆品虚假广告有甄别能力;
4. 掌握正确选择和使用化妆品基本要素;
5. 掌握常见化妆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常规处理。
第1讲 概说——化妆品的前世今生
了解化妆品发展的历史、特性等概念。
第2讲 揭开面纱——化妆品原料
熟悉化妆品的剂型;了解化妆品的作用机制、原料、配方原则、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和标签识别。
第3讲 天然与雕琢——化妆品配方、生产工艺
对化妆品研发生产过程有初步的认识。
第4讲 秀发卫士——毛发类化妆品
熟悉毛发类化妆品的主要功效成分、作用机制及类型;了解毛发护理的一般原则。
第5讲 温柔呵护——舒缓类化妆品
熟悉舒缓类化妆品的主要功效成分、作用机制及类型。
第6讲 UV不在——防晒类化妆品
熟悉防晒类化妆品的主要功效成分、作用机制及类型;了解防晒类化妆品的选择方法。
第7讲 美丽定制——彩妆类化妆品
熟悉彩妆类化妆品的活性成分;了解彩妆类化妆品的分类、作用机制及使用原则。
第8讲 “膜法无边”——面膜类化妆品
熟悉面膜类化妆品的主要功效成分、作用机制及类型;了解一些简单面膜的制作方法。
第9讲 洁净伴侣——清洁类化妆品
熟悉清洁类化妆品的主要功效成分;了解皮肤污垢的概念及清洁类化妆品的作用机制。
第10讲 守护屏障——保湿类化妆品
熟悉保湿类化妆品的主要功效成分、作用机制及类型;了解保湿类化妆品为何与皮肤屏障功能密切相关。
第11讲 青春不烦恼——控油类化妆品
熟悉控油类化妆品的主要功效成分、作用机制及类型;了解皮脂的概念及油性皮肤护理的方法。
第12讲 白皙肌肤de秘密——美白祛斑类化妆品
熟悉美白类化妆品的主要功效成分、作用机制及类型;了解皮肤色素的概念。
第13讲 时光留步——抗老化嫩肤类化妆品
熟悉抗老化类化妆品的主要功效成分、作用机制及类型;了解皮肤老化的原因及正确护肤、延缓衰老的方法。
第14讲 闻香识人——芳香类化妆品
熟悉芳香类化妆品的活性成分;了解芳香类化妆品的分类、作用机制及使用原则。
第15讲 判别与警示——化妆品评价与不良反应防治
掌握常见化妆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简单的皮肤基本解剖生理,精细化工概念
完成课程视频的学习;
完成单元测验及单元作业;(50分)
课程结束考试;(40分)
参与随堂布置的课程讨论(特指“课堂交流区”里老师发起的话题),要求至少发帖或者回帖10个(10分)
60分以上为及格,总分超过85分即可获得优秀学员证书。
《美容化妆品学》 李利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现代美容皮肤科学基础》刘玮、甑雅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部分视频片段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用于教学,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对美和健康的热爱让我们走到了一起,希望您:
一、每周确保1-2小时学习课程资料,1-2小时参与课程讨论、同伴互评;
二、积极参与课内活动与讨论、充分表达个人观点、不吝惜分享您的宝贵经验;
三、尊重老师与同学,不发表暴力文字,与人为善;
四、为保证顺畅沟通,请尽可能用中文与他人交流;
五、不在平台内发布非法、违禁信息;
六、课程资源版权所有,如需引用,请先征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