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层次模型为线索,一层一章,将内容有机地串在一起。 §主要包括网络相关术语和协议(TCP/IP协议栈)、网络标准、OSI参考模型、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功能和基本原理,包括各种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初步培养网络编程和应用开发的能力。
建议在学习过程参考课程提供的思维导图,由粗而细,再由细到抽象,思考,并构建、修缮自己的知识框架,融会贯通。
(1) 理解计算机网络从无到有的进程,理解网络中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理解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理解一个信息是如何从源穿越到目的的全过程,学习套接字编程基础,并进行实践,掌握基本的套接字编程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3) 理解各层报文的封装格式,掌握重点字段的含义,并能通过分析报文,理解协议和简单故障分析。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总评成绩
线上SPOC视频学习和作业完成情况+线下课堂表现(30%)+ 实验(20%)+期末考试(50%)。
(1)线上SPOC视频学习和作业等情况,由SPOC系统导出,包括视频学习情况、各个章节的作业、讨论题。
(2)线下课堂表现为课堂出勤、问题回答和参与讨论情况。
(3)实验的考核内容为线下实验课出勤实验报告完成情况。
(4)期末考试为线下闭卷考试。
具备: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换算关系。
教材:
【1】James F. Kurose, Keith W. Ross. 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 Down Approach (7th edition), Addison-Wesley, 2018
参考资料:
【1】《Computer Networks》Andrew S. Tanenbaum,David J. Wetherall;严伟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2】《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教育部101计划核心教材,
袁华,王昊翔,黄敏,清华大学出版社,2024.4
【3】《计算机网络》(第8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
Q : 课程采用什么教材?
A : 本课程采用经典教材:James F. Kurose, Keith W. Ross. 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 Down Approach. (中文版)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六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课程视频主要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袁华老师团队录制的《计算机网络》MOOC课程,该课程选用教材:Andrew S. Tanenbaum,David J. Wetherall;严伟等译,计算机网络(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的前7章拆解的知识点。建议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将知识点内化并串起来。
Q : SPOC跟MOOC有什么区别?
A : 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面向所有学员,译为“慕课”、“魔课”等;SPOC是Small Private O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译为“私播课” 。(注意:同学们所有的学习数据,包括测试成绩,都从SPOC平台导出。)
Q:翻转课堂是什么?
A:翻转课堂有别于传统的一讲到底的课堂,而是在课堂上进行重难点深化、讨论、堂测、学生演示等等学习活动。学生须在翻转课堂前已经完成了基本知识点的学习任务,在线下面授时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