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饮食营养与健康》是一门通识理论课程,它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与传统理论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饮食、营养和健康的知识,而是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以及强化创新思维培养。在课程设计和线上视频制作的过程当中,我们提出了大量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营养问题,结合目前对饮食和营养争论的热点,让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更为深入。
《饮食营养与健康》是一门通识理论课程,它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与传统理论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饮食、营养和健康的知识,而是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以及强化创新思维培养。在课程设计和线上视频制作的过程当中,我们提出了大量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营养问题,结合目前对饮食和营养争论的热点,让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更为深入。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饮食营养与健康》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宗旨,不仅让人们理解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还要让人们运用饮食营养和健康的知识到日常的生活中,真正让“全民健康”从我做起。
在《饮食营养与健康》课程中,通过提出人们感兴趣的问题,我们将介绍营养素及其在体内的作用,以及食物和营养素在能量平衡和体重控制、体育活动、孕期、疾病预防和食品安全中的作用。此外,我们还将讨论与饮食、营养和健康相关的争议和热点话题。本课程将探讨批判性思维问题,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展理性和开放的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亮点在于,所有的知识点与生活紧密联系,通俗易懂,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授课目标
本课程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为一流人才的培养和国家一流专业的建设设定课程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完成营养素、孕期和哺乳期对营养的需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食品安全、以及营养与疾病的测试/考试,学生能够系统掌握营养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测试/考试准确率达80%以上。
②能力目标:通过参与对营养热点问题的讨论、案例的分析和前沿科学的探讨,学生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营养相关问题,每个学生至少参加线上或线下讨论一次。
③素质目标:通过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营养相关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与美的关系等,学生能够树立诚信的道德品质、保护环境的意识、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良好的健康素养。
成绩 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课程大纲
食物的选择与人体的健康(线下)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完成本单元课程,学生能够①描述影响食物选择的因素,②解释营养或遗传对疾病的影响,③了解导致死亡的五大饮食因素,④复述营养素的概念和分类,线上测试准确率达80%或以上。能力目标:通过参与前沿科学问题的讨论和投票,学生能够①运用五大要素来制定一个有营养的饮食计划,②运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来指导日常生活中食物的选择,每个学生至少参加线上或线下讨论一次。情感目标:了解人类摄取营养物质离不开外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1.1 食物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
1.2 你的饮食真的能够带来健康和疾病的差别吗?
1.3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1.4 怎么才能确认一个有营养的饮食?
蛋白质:需要补充吗?/脂类:过量摄入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吗?(线上)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完成本单元课程,学生能够① 熟记氨基酸的分类( 什么是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条件必需氨基酸 ),②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③理解脂肪在身体和食物中的作用,④熟记脂肪酸的分类,类脂及其功能,⑤ 理解脂类的消化、吸收及转运,线上测试准确率达80%或以上。
2.1 蛋白质是什么?
2.2 为什么你的身体需要蛋白质?
2.3 脂肪在身体和食物中的作用是什么?脂肪的特性有哪些?
2.4 脂肪是怎样被降解和吸收的?我们每天需要多少脂肪?
蛋白质:需要补充吗?/脂类:过量摄入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吗?(线下)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完成本单元课程,学生能够① 理解蛋白质的消化和代谢,② 熟悉蛋白质营养不良及营养状况评价,线上测试准确率达80%或以上。 能力目标:通过参与问题的讨论和投票,学生能够① 运用蛋白质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选择健康的食物,②评价食物蛋白的营养,③运用脂类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保证必需脂肪酸的摄入,④评价血液中的脂蛋白和食物中的脂肪与疾病风险的关系,每个学生至少参加线上或线下讨论一次。情感目标:① 了解蛋白质的食品安全问题,树立诚信的道德品质。②了解鱼类污染的问题,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3.1 蛋白质是如何消化和吸收的呢?我们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质?
3.2 如果不吃肉,你会缺乏蛋白质吗?
3.3 必需脂肪酸是什么?为什么吃鱼对健康有益?
3.4“好”与“坏”胆固醇之间有什么差别?低脂饮食真的好吗?
碳水化合物:减肥时应该避免它吗?/能量:怎样才能一劳永逸地控制体重?(线上)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完成本单元课程,学生能够①熟记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②理解碳水化合物的功能,③陈述产能营养素及其能量系数,④理解能量平衡与能量消耗,⑤ 描述减少或增加体重时的代谢反应,线上测试准确率达80%或以上。
4.1 什么是碳水化合物呢?
4.2 为什么你的身体需要碳水化合物?
4.3 什么是能量平衡?我每天需要多少能量?
4.4 身体是如何减少或增加体重的?
碳水化合物:减肥时应该避免它吗?/能量:怎样才能一劳永逸地控制体重?(线下)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完成本单元课程,学生能够理解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线上测试准确率达80%或以上。能力目标:通过参与问题的讨论和投票,学生能够①分析肥胖产生的原因,②运用BMI、体脂与体脂分布判断研究对象是否肥胖,③设计朝着健康方向改变体重的计划,④运用血糖生成指数来指导糖尿病患者对食物进行选择,每个学生至少参加线上或线下讨论一次。情感目标: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健康和健身为目标,而不是潮流。②将人文人文关怀融入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导中,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营养干预思维和责任感。
5.1 碳水化合物是如何消化和吸收的呢?
5.2 身体如何利用葡萄糖?
5.3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肥胖?
5.4 如何获得并保持健康的体重?
维生素:如果不吃,就会生病吗?(线上)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完成本单元线上和线下的学习,学生能够①描述脂溶性维生素(部分为线上自学内容),②水溶性维生素(部分为线上自学内容)的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的危害、推荐摄入量及食物来源,线上测试准确率达80%或以上。
6.1 维生素A:维护视力的好帮手。
6.2 维生素D:维护骨骼的好帮手。
6.3 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
6.4 水溶性维生素-叶酸、维生素C。
维生素:如果不吃,就会生病吗?(线下)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完成本单元线上和线下的学习,学生能够①描述脂溶性维生素(部分为线上自学内容),②水溶性维生素(部分为线上自学内容)的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的危害、推荐摄入量及食物来源,线上测试准确率达80%或以上。能力目标: 通过参与问题的讨论和投票,学生能够权衡利弊合理选择营养素补充剂。每个学生至少参加线上或线下讨论一次。情感目标:培养健康素养,不盲目使用营养素补充剂。
7.1 吃胡萝卜能维持好视力吗?
7.2 为什么晒太阳能促进健康?
7.3 维生素E和K。
7.4 维生素C补充剂能治愈感冒吗?
7.5 B族维生素的那些事。
7.6 营养素补品:是否利大于弊?
矿物质:扮演着特殊的角色。(线上)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完成本单元线上和线下的学习,学生能够①描述常量矿物质(部分为线上自学内容),②微量矿物质(部分为线上自学内容)的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的危害、推荐摄入量及食物来源,线上测试准确率达80%或以上。
8.1 人体含量最多的矿物质--钙。
8.2 中国人最需要限制的矿物质--钠。
8.3 参与氧气运输的矿物质--铁。
8.4 增强免疫力的矿物质--锌。
矿物质:扮演着特殊的角色。(线下)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完成本单元线上和线下的学习,学生能够①描述常量矿物质(部分为线上自学内容),②微量矿物质(部分为线上自学内容)的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的危害、推荐摄入量及食物来源,线上测试准确率达80%或以上。能力目标:通过参与问题的讨论和投票,学生能够制定良好的生活习惯计划,增强骨骼健康。每个学生至少参加线上或线下讨论一次。情感目标:培养健康素养,了解健康的生活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9.1 成年人还需要钙吗?
9.2 骨质疏松症:生活方式选择能够降低风险吗?
9.3 磷、镁和钾。
9.4 碘和硒。
9.5 如果感到疲劳需要吃铁的补充剂吗?
孕期营养与成功母乳喂养。(线上)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完成本单元线上和线下的学习,学生能够①描述孕期母亲和子代的生理历程(线上自学内容),②复述孕期体重怎么涨?管理好体重怎么吃?(线上自学内容),③列出孕期对营养素的营养需求,并能叙述孕期饮食营养要点(线上自学内容),④复述母乳喂养的优点,线上测试准确率达80%或以上。
10.1 孕期母亲和胎儿分别会经历怎样的历程?
10.2 孕期体重怎么涨?
10.3 孕期需要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吗?
10.4 孕期、哺乳期饮食安全知多少?
孕期营养与成功母乳喂养。(线下)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完成本单元线上和线下的学习,学生能够①描述孕期母亲和子代的生理历程(线上自学内容),②复述孕期体重怎么涨?管理好体重怎么吃?(线上自学内容),③列出孕期对营养素的营养需求,并能叙述孕期饮食营养要点(线上自学内容),④复述母乳喂养的优点,线上测试准确率达80%或以上。能力目标:通过参与问题的讨论和课堂练习,学生能够指导实现母乳喂养。每个学生至少参加线上或线下讨论一次。情感目标:注重产妇的心理健康,培养对产妇人文关怀的意识。
11.1 母乳喂养为啥好?
11.2 如何成功进行母乳喂养?
如何解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线上)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完成本单元线上和线下的学习,学生能够复述并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核心推荐及其相关内容,比较2022版和2016版膳食指南的不同点,线上测试准确率达80%或以上。
12.1 核心推荐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和核心推荐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12.2 核心推荐三“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12.3 核心推荐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和核心推荐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如何解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线下)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完成本单元线上和线下的学习,学生能够复述并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核心推荐及其相关内容,比较2022版和2016版膳食指南的不同点,线上测试准确率达80%或以上。能力目标:通过参与问题的讨论和课堂练习,学生能够能对照膳食指南发现自己或家人的饮食问题。每个学生至少参加线上或线下讨论一次。情感目标:发展积极健康的饮食价值观,培养健康素养。
13.1 比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区别。
13.2 如何践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线上)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完成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①描述食品中的微生物能够给人体带来疾病的两种方式,②了解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食品,如何能够增强这些食品的安全性,③了解被批准的食品添加剂的功能,④讨论食品加工对食物营养成分的影响,⑤描述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和条件、化学过程、鉴定指标和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线上测试准确率达80%或以上。能力目标:通过参与线上问题的讨论,学生能够在生活中采取必要措施预防食源性疾病和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每个学生至少参加线上讨论一次。情感目标:通过了解非法添加剂,树立诚信的道德品质。
14.1 食品中的微生物是怎样导致疾病的?
14.2 个人和家庭的食品安全措施有哪些?
14.3 食物中毒是怎么回事?
14.4 食品添加剂知多少?
14.5 关于食品非法添加剂的那些事。
营养与疾病(线下)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完成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①描述糖尿病的定义和类型,②描述糖尿病的诊断、危险因素和症状,③了解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④描述CVD的定义和病理生理学,⑤描述CVD的危险因素,以及CVD危险因素的预防和管理,⑥了解CVD的医学营养治疗,线上测试准确率达80%或以上。能力目标:通过参与课堂问题的讨论和练习,学生能够①运用计算法和食物交换份法设计糖尿病食谱,②设计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食谱,每个学生至少参加线上讨论一次。情感目标:将人文关怀融入对糖尿病患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饮食指导中,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营养干预思维和责任感。
15.1 营养与糖尿病。
15.2 营养与心血管疾病。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1. 王希成、王蕾翻译《营养学-概念与争论》第1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 Frances Sienkiewicz Sizer and Ellie Whitney 《Nutrition: Concepts & Controversies》Fourteenth Edition,Cengage Learning.
3. 孙长颢主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4. 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人民卫生出版社。
5. Carol Byrd-Bredbenner, Donna Beshgetoor, Gaile Moe and Jacqueline Berning. 《WARDLAW’S PERSPECTIVES IN NUTRITION》EIGHTH EDITION, McGraw-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