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治病不明脏腑,何异盲子夜行?”本课程以人体各系统器官为示教标本,详细介绍其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让抽象的理论变为形象的描述和直观的感受,帮助你记忆、’理解和应用人体解剖学知识。
“治病不明脏腑,何异盲子夜行?”本课程以人体各系统器官为示教标本,详细介绍其位置、形态结构和功能,让抽象的理论变为形象的描述和直观的感受,帮助你记忆、’理解和应用人体解剖学知识。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系统解剖学是按功能系统研究正常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其生长发育规律的科学。它和医学各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只有在充分认识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否则就无法判断人体的正常与异常,区别生理与病理状态,更不能对疾病进行正确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因此,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科学的基石和支柱。学习解剖学的目的,就是从医学专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知识,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按照人体的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九大系统,主讲老师结合真实器官讲授相关解剖学知识,主要包括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功能意义及相关临床联系,具有直观、真实、易于理解和记忆等优点,适合医学、药学、口腔、预防、护理、生物等专业人员以及人体爱好者学习。
课程大纲
骨学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骨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功能,骨的化学成份和物理特性。掌握全身骨的配布和辨认主要骨的形态结构。学会从体表触摸重要的骨性标志并了解其应用。
1.1 解剖学绪论
1.2 骨学总论
1.3 躯干骨
1.4 颅骨
1.5 上肢骨
1.6 下肢骨
关节学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骨与骨之间的连结方式,滑膜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掌握全身主要关节(如肩、肘、腕和髋、膝、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掌握脊柱、胸廓和骨盆的构成、形态和功能。
2.1 关节学总论
2.2 躯干骨连结
2.3 颅骨连结
2.4 上肢骨连结
2.5 下肢骨连结
肌学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全身骨骼肌的配布,主要骨骼肌的位置、起止点和作用。学会分析人体做某一运动时有哪些骨骼肌参与。
3.1 肌学总论
3.2 头肌和颈肌
3.3 躯干肌
3.4 上肢肌
3.5 下肢肌
内脏学总论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胸腹部标志线及腹部分区。学会如何在体表描述内部器官的位置。
消化系统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功能。掌握消化管(如咽、食管、胃、十二指肠、阑尾、盲肠、结肠、直肠和肛管)和消化腺(如唾液腺、肝、胆囊、胰)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胆汁产生的部位和排泄途径。
5.1 口腔
5.2 咽
5.3 食管和胃
5.4 小肠和大肠
5.5 肝
5-6 肝外胆道和胰
呼吸系统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掌握呼吸道主要器官(如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6.1 鼻
6.2 喉
6.3 气管、支气管和肺
6.4 胸膜和纵膈
泌尿系统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功能。掌握呼泌尿系统主要器官(如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男性生殖系统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功能。掌握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如睾丸、附睾、输精管、附属腺、男性尿道)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女性生殖系统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功能。掌握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如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9.1 卵巢、输卵管
9.2 子宫和阴道
9.3 女性外生殖器、乳房和会阴
腹膜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区别腹腔和腹膜腔的概念,掌握腹膜的配布、形成的结构。
心血管系统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掌握心脏的位置、外形、心腔结构、心的血管、心传导系统、心包。掌握全身动脉的延续关系及主要动脉的分支和分布。概括某些器官(如胃、甲状腺、肾上腺、结肠)的血液供应。掌握全身静脉回流关系,全身浅静脉的名称和注入,肝门静脉的构成、属支、引流和门.腔静脉吻合部位。
11.1心血管总论
11.2 心
11.3 动脉
11.4 静脉
淋巴系统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淋巴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的构成和注入,全身重要淋巴结群(如腋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等)的位置和引流。掌握脾的位置和形态。
12.1淋巴系统总论和淋巴导管
12.2淋巴结的位置和淋巴引流范围
12.3部分器官的淋巴引流和脾脏
感觉器概述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感受器的概念、分类。
视器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视器的组成。眼球壁的分部和各部特点,眼球内容物的构成。学会分析近视和远视的解剖变化。掌握泪器的组成,眼球外肌的作用。
前庭蜗器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前庭蜗器的组成和分部。掌握鼓室的位置和内容,咽鼓管的作用和小儿咽鼓管的解剖特点,位置觉和听觉感受器的位置。
神经系统总论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常用术语。
中枢神经系统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脊髓、小脑、间脑、端脑的位置、外形、内部结构(主要核团和纤维束的配布和功能)。
17.1 脊髓
17.2 脑干
17.3 小脑
17.4 间脑
17.5 端脑
周围神经系统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脊神经的构成、分支。脊神经前支的配布和重要神经分支(如膈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肋间神经、股神经、坐骨神经等)的走行和支配及损伤后的表现。掌握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连脑部位、神经纤维和分布。
18.1 脊神经
18.2 脑神经
18.3 内脏神经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感觉和运动传导路中各级神经元的位置、纤维束的名称、交叉部位和投射部位。
19.1 躯体深、浅感觉传导路
19.2 视觉、听觉传导路
19.3 运动传导路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和脑脊液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脑和脊髓被膜的层次、硬膜外隙和蛛网膜下隙的位置和意义。脑的血液供应、大脑动脉环的位置和构成。脑脊液产生部位和循环途径。
20.1 脑和脊髓的被膜
20.2 脑和脊髓的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内分泌系统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主要内分泌器官的位置、形态。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证书要求
本课程评价采用百分制计分,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满分100分,60分可申请合格证书,85分可申请优秀证书。
证书为认证证书,需付费申请,收费标准:100元/人。平台不提供免费证书。
参考资料
1.丁文龙:《系统解剖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出版
2.Richard Drake:《Gray's Anantomy》(for students)Churchill Livingstone, 2014年3月出版
常见问题
声明:
1. 本课程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及书籍,为教学需要而借鉴,在此对原创者一并表示感谢。如果涉及到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dingzhaoxi@sdu.edu.cn联系。
2.尊重老师与同学,共创文明学习与交流平台。
3.不在平台内发布非法、违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