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创造学和创造力开发训练
分享
spContent=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的智力结构的核心。在创新型社会的背景下,本课程将向你介绍如何应用创新技法和创新心法等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作为一门基础课,本课程将结合课内讨论、小组活动和课外实践向你展示创新思维的训练,真正做到在实践中学习。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科技创新已被摆在我国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在创新型社会的背景下,创新思维作为创新人才的智力结构的核心,同时也是大学生踏入社会从事工作所必需的核心技能之一,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未来的社会适应性、竞争性极为重要并且对于引导高校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有积极意义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战略部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精准帮扶、思想引领融为一体。本课程致力于将体验式场景学习融合进创新创业教育中作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复合型等人才的切入点,通过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品质、能力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在体验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掌握要义、发展潜能,培养创造创新思维。

在课程内容上,本课通过对创新相关概念、作用和意义的介绍增强学生对创新学课程相关概念的认识,激发学生自觉能动地将创新意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通过成体系的创新思维训练和创造技法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创造的方法和技巧给予学生攻克困难、打破传统思维桎梏的武器;通过案例讲解,使学生了解创新学知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分析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中创新思维所起到的作用,同时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企业技术创新和创意产业战略的内容与意义

在课程编排上,本课通过案例分析—交流设想—启发思路—集体训练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系统化地向学生阐明了创造学课程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几个关键点,同时,课程中无处不在的体验式互动教学编排,增强了创新教育的趣味性,通过交流分享的互动机会,加强内部交流,以期解决学生存在的意识和能力的欠缺问题,同时激发学生创造激情;课程中引入的“每日一设想”实践活动可以视为学生应用和尝试所学创新知识的实验基地,学生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可以尽情地将新学到的创新学知识和自身特有的想象力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培养如何使用创新思维来对待生活中的问题

欢迎订阅课程公众号,与师生交流:

                

授课目标

该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创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掌握创造力及其开发原理、创造性思维及其训练方法,熟练应用创造原理及其技法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成绩 要求
  1. 完成所有课程的视频学习(10%

  2. 同伴互评作业(10%

  3. 课程讨论(20%

  4. 完成所有章测试(20%

  5. 完成期末测试(40%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无特殊要求,已参加全国高考进入大学或高职专科就读的学生均可选修。

参考资料

序号

书名

编者

出版社

版本

1

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实践

张志胜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8

2

新编创新能力教程

唐殿强

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6

3

创造学与创造力开发训练

李嘉曾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4

激发创造力

(美)奥奇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2

5

创造学与创造力开发

加微、袁灿

重庆出版社

2001

6

第四只眼睛

(印)克汉德瓦拉

重庆出版社

1995

7

异想天开

(美)沃尔森

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