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I》主要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知识与发展规律,1915年至1949年间中国文学运动、思潮、流派的历史过程及特点,重点阅读和研讨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张爱玲、艾青等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
本课程可以帮助你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知识和现象,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思潮和运动,掌握并能够评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进而提高中国现当代新文学作品的解读、批评和评论写作能力,并为学生日后从事语言文化类工作奠定基础。
同时本课程也是中文类专业考研的文学基础考试科目之一,本课程在练习题目中选取部分国内高校考研真题,也能为同学的考研备考助力。
了解1915年至1949年的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和基本规律,理解并能够评析期间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重要文学现象,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与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解读分析能力、文学作品鉴赏评判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学习和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文化革新与优秀文化传承的关系,树立中国文学和文化自信。
0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课程绪论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开端
1 新文学革命
1.1 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1.2 新文学论争
1.3 新文学革命的实绩与历史意义
第一章测试
2 1920年代的小说
2.1 20年代小说概述
2.2 郁达夫
2.3 叶绍钧 许地山
第二章测试
3 鲁迅
3.1 鲁迅的文学道路
3.2 《呐喊》《彷徨》
3.3 《野草》
我来演鲁迅笔下的人物
4 1920年代的新诗
4.1 20年代新诗概述
4.2 郭沫若
4.3 徐志摩 闻一多
第4章单元测试
5 1920年代戏剧散文
5.1 20年代戏剧概述
5.2田汉
5.3 20年代散文
第5章测试
6 1930年代文学思潮
6.1人文主义思潮
6.2左翼文学思潮
第6章测试
7 1930年代小说(一)
7.1 1930年代小说概述
7.2 丁玲
7.3新感觉派
第7章测验
8 1930年代小说(二)
8.1茅盾的小说创作
8.2《子夜》
9 1930年代小说(三)
9.1 老舍的小说创作
9.2 《骆驼祥子》
10 1930年代小说(四)
10.1 巴金的小说创作
10.2 “激流三部曲”
11 1930年代小说(五)
11.1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
11.2 《边城》
12 1930年代新诗与散文
12.2 戴望舒 卞之琳
12.3 30年代散文
12.1 1930年代新诗概述
三十年代诗歌与现代回响——自选诗歌主题散文创作
13 1930年代戏剧
13.1 1930年代戏剧
13.2 曹禺的戏剧创作
13.3 《雷雨》
14 1940年代文学思潮
14.1 国统区文学思潮
14.2 解放区文学思潮
第14章测试
15 1940年代小说
15.1 1940年代小说概述
15.2 钱钟书《围城》
15.3 张爱玲
第15章测试
16 1940年代新诗
16.1 1940年代新诗概述
16.2 艾青
17 1940年代戏剧散文
17.1 1940年代戏剧
17.2 郭沫若《屈原》
17.3 1940年代散文
第17章测验
与戏剧人物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
18 解放区文学
18.1 解放区文学概述
18.2 赵树理
1 中国现代历史知识。
2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的阅读储备。
3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4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
5 关于文学欣赏的一般知识。
1.《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8》(上册),朱栋霖、朱晓进、吴义勤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4版。
2.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915-2020:两卷本.上》,朱栋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