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考研全科400分攻略
行为金融学
第7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2月26日 ~ 2025年06月30日
学时安排: 3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63周,共71周 已有 2798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52)
spContent=行为金融学从“行为人”基础出发,揭示了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各种非理性的认知和决策,以及这些行为对于金融市场尤其是资产定价方面的影响。本课程具有如下特点:吸取经典精华、立足中国现实、叙述通俗易懂、设置开放议题和体现工匠精神,适于财经专业本科生高年级和硕士研究生修读,亦可作为科普讲座。
行为金融学从“行为人”基础出发,揭示了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各种非理性的认知和决策,以及这些行为对于金融市场尤其是资产定价方面的影响。本课程具有如下特点:吸取经典精华、立足中国现实、叙述通俗易懂、设置开放议题和体现工匠精神,适于财经专业本科生高年级和硕士研究生修读,亦可作为科普讲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一 课程属性

本门课程由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李刚教授主讲。

授课对象适用于财经类专业本科生高年级和硕士研究生,也可供对行为金融学有兴趣的人士作为科普讲座。

本门课程于2017年获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立项,2018年底结项,评价为优;2023年获上海市教委本科一流课程立项。对应教材《行为金融学》于2017年10月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已再版三次,最新版本为2023年8月第三版。


二 课程内容

(一)传统金融经济学框架与理论的问题和不足;

(二)行为主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心理与行为偏差;

(三)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理论的修正和完善;

(四)行为金融学对金融学各领域的发展和扩展;

(五)行为金融学在理论和现实的最新发展前沿。


三 课程目标

(一)学生能够了解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方法,了解金融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

(二)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行为金融学的基本概论、分析方法和工具来解释金融市场现象、分析金融问题;以及加深金融政策的理解力。

(三)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学习投资学原理的兴趣与阅读能力,使他们在完成本课程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学投资学的后续课程,如投资组合原理、企业资本运营等。

(四)通过学习和团队训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基本技巧和能力,展现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本课程特色

我们结合17年讲授“行为金融学”课程的实践与经验,在爱课程网站上开设本门课程,具有如下几个鲜明特点。


(1)吸取经典精华。本课程各章均参考数篇金融学经典文献。经典是永不过时的,甚至会历久弥新。中国经济尤其是金融业,很大程度上和很多方面正是沿着发达国家过去数年甚至数十年前的道路前行,并且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因此这些经典文献在当前中国的适用性会更强。基于上述原因,在介绍各项行为金融学理论时,我们尽可能地保持了相关文献框架的完整性。我们也强烈推荐读者深入研读这些文献,因为它们真的会让大家终身受益无穷。


(2)立足中国现实。在多年的授课和讲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中外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外文献中的一些实验在中国可能会出现相反的结果,另外发达国家民众习以为常的一些事例,中国读者却会不知所云。因此,在保证正确性的同时,我们会尽可能地采用中国事例或者是中国读者易于接受的语言来描述相关理论。特别是,中国金融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这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提供了天然而又理想的实验室。本课程在第3篇的每一章,都单列一节,将该章中各项理论用于分析中国当下金融市场相关问题。


(3)叙述通俗易懂。我们希望财经类专业本科生专业就能够基本看懂本课程,并能够初步体会到科学研究的精妙和乐趣。在每一章开始,我们都分别用一个成语典故或现实事例作为引例,使读者了解本章的主旨。在讲述各项理论时,避免高深晦涩,基本上只涉及数学和经济学入门级的知识。本课程在讲授过程当中,将尽量配以现实尤其是贴近大学生生活的鲜活案例,其中的不少案例也恰是历届学生所提供的。


(4)设置开放议题。在科学研究中,利用不同视角、方法和数据,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不可避免地涉及价值判断,甚至立场本身就决定了结论。因此,我们会客观地列出有差异的观点,由读者独立评判。同时,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金融市场堪称是日新月异,每年每月甚至每天都会出现新的事物和发生新的问题,在本课程中尽可能地纳入其中有意义的内容,并利用相关理论来探讨它们未来的可能走势。


(5)体现工匠精神。对于如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和萨缪尔森《经济学》等历经数十年完善的旷世巨著,我们只能“高山仰止”,但也不想本课程仅是学生被动选择的,而是希望它是一门优秀的行为金融学课程。我们采取了各种手段,认真核对了每一个数据,精心制作了百余张图表,列出每一个事例的原始出处,还摒弃了不少伪常识。同时我们建立了数据库,以使相关数据能够在未来得到进一步扩展和及时更新。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这绝对是一项具有“超额回报”的理性投资。

显示全部
授课目标

通过各篇章的学习,读者应当掌握:(1)有效市场和理性人假设的缺陷;(2)投资者判断和决策的各种非理性行为;(3)这些行为对于金融市场有效程度特别是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广大高校大学生读者群还能够:(1)锻炼思维和能力,培养初步科学素养;(2)将教材内容融入生活,学会不做“正常的傻瓜”;(3)体会到视野宽广的优势,培养自身工匠精神。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行为金融学是基于金融学基本范式并吸取行为心理学相关理论,对传统金融学的不足之处加以修正和完善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当熟悉金融与金融学的相关概念以及金融学的各项核心原理,了解中外关于金融学概念的差异,了解数位从事金融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的情况,掌握行为金融学的内容及其与传统金融学的关系,了解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原因,掌握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特点。【关键概念】金融;金融学;金融学专业;行为金融学;决策方式;决策后果。
1.1 传统金融学
1.2 行为金融学
1.3 本教材介绍
1.4 写作感想
理性人假说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传统金融学的一个理论基础是理性人假说,本教材将在第2篇的第4章至第9章详细论述人们各种不完全理性的表现。为找出衡量人们非理性程度的标尺,本章讲述理性人假说。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当掌握理性人及理性人假说的含义,了解无风险或有风险情况下理性人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决策方式,熟悉投资组合模型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了解理性人假说的意义和人类不理性的各种表现。【关键概念】理性人假说;冯·诺伊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风险规避者;风险偏好者;风险中性者;收益风险效用函数;收益风险无差异曲线;投资组合区域;投资有效边界;最优投资组合;投资机会线;资本市场线;市场投资组合。
2.1 理性人假说简介
2.2 理性人的决策方式
2.3 理性人与金融市场
2.4 理性人假说的评价
有效市场假说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传统金融学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有效市场假说,本教材将在第3篇的第10章至第16章详细论述金融市场当中的各种异象,这意味着市场并不总是完全有效的。为找出衡量市场非有效程度的标尺,本章介绍有效市场假说。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当掌握有效市场的含义及其三个级别,熟悉有效市场的形成机理,了解在市场有效情况下高收益的三个来源以及在市场有效程度不同情况下对应的投资策略,掌握有效市场假说的验证方法,熟悉有效市场假说的意义和不足。【关键概念】有效市场假说;弱有效市场;半强有效市场;强有效市场;无交易悖论;信息收集悖论;有限套利。
3.1 有效市场假说简介
3.2 有效市场假说的内容
3.3 有效市场假说的验证
3.4 有效市场假说的评价
认知偏差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现实生活中人们并非完全理性,在认知过程中存在各类偏差。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当熟悉理性人假说的缺陷,掌握有限理性的含义,了解认知决策的两套系统以及使用启发法的优势和代价,掌握代表性启发、可得性启发和锚定与调整等启发式偏差的相关内容,熟悉禀赋效应、框架效应、偏好反转和证实偏差的相关内容,掌握视野短浅的含义以及工匠精神的意义。【关键概念】启发式偏差;代表性启发;可得性启发;锚定与调整;禀赋效应;框架效应;偏好反转;证实偏差;视野短浅;即时满足;拖延症;工匠精神。
4.1 有限理性简介
4.2 启发式偏差
4.3 其他认知偏差
4.4 视野短浅
前景理论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前景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石,它更加准确地描述了人们在风险条件下的决策方式,本章详细论述这一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当熟悉前景理论的意义,了解风险条件下人们决策时编辑和评价的两个阶段,掌握价值函数基本内容及其相对于预期效用函数的特点,掌握权重函数基本内容及其相对于客观概率的特点,熟悉前景理论对于阿莱悖论、镜像效应和概率保险等“反常”现象的解释,掌握“少少益善效应”的内容和发生条件,了解幸福相对论、弗里德曼-萨维奇悖论和选项过载的基本内容以及前景理论对这些现象的解释。【关键概念】前景理论;价值函数;权重函数;小概率错估;镜像效应;少少益善效应;幸福相对论;弗里德曼-萨维奇悖论。
5.1 前景理论简介
5.2 前景理论的内容
5.3 前景理论相对传统理论的优势
5.4 少少益善效应
5.5 前景理论实例
心理账户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本教材第5章前景理论指出:人们在进行决策判断前,先要将各选项加以分类组合。本章所讲述的心理账户理论,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当掌握心理账户的含义,熟悉心理账户的算法,了解享乐编辑假说的内容以及四种不同收益和损失情况下的价值函数,熟悉交易效用函数理论的内容,掌握“黄牛”存在的必然性以及热门商品低价销售的智慧,熟悉违背交易效用理论的代价,了解基于交易效用理论商家提高商品价格的三项策略,了解意外之财效用的内容以及人们对其在消费倾向和风险偏好上的特点,熟悉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的内容,了解基于心理账户送礼物的学问,了解“剁手族”和网购成瘾的成因及治疗。【关键概念】心理账户;享乐编辑假说;交易效用理论;参考价格;交易效用;意外之财。
6.1 心理账户简介
6.2 心理账户的算法
6.3 交易效用理论
6.4 心理账户与营销学
6.5 心理账户实例
沉没成本误区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本教材第5章前景理论中指出了人们在遭受损失时表现为风险偏好,本章所讲述的沉没成本误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当掌握沉没成本误区的含义以及人们陷入沉没成本误区的原因,熟悉前景理论对沉没成本误区的解释,了解旁观者和决策者的沉没成本误区的异同,掌握沉没成本误区非理性的证明过程,熟悉沉没成本误区与认知失调、陷阱、登门槛效应和抛低球策略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了解钓鱼工程和斜坡博弈的产生原因,熟悉正向或逆向利用沉没成本误区来为自身获益的方法。【关键概念】沉没成本;沉没成本误区;风险偏好反转;确定效应;认知失调;陷阱;登门槛效应;抛低球策略;钓鱼工程;斜坡博弈。
7.1沉没成本误区简介
7.2沉没成本心理学
7.3沉没成本误区的非理性
7.4沉没成本误区与其他理论
7.5沉没成本误区实例
过度自信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本教材第5章前景理论指出,人们在进行决策、判断时,对于随机事件赋予的权重,并非与其客观发生的概率相一致。本章所讲述的过度自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当掌握过度自信的含义以及过度乐观与过度悲观的关系,熟悉从主观确定性和客观准确性两个维度判断过度自信的方法,了解不同人格特征的过度自信程度,熟悉归因偏差、确认偏差、事后聪明偏差和后此谬误等概念的含义,熟悉随机偏差、事件偏好、热手效应、赌徒谬误和小概率错觉等过度自信的表现形式,了解热手效应与赌徒谬误之间的关系,掌握控制幻觉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控制幻觉的产生原因及其应用,了解规划谬误和竞争忽略的含义,熟悉本福特法则的内容、特点及适用条件。【关键概念】过度自信;客观准确性;主观确定性;归因偏差;确认偏差;事后聪明偏差;后此谬误;随机偏差;事件偏好;热手效应;赌徒谬误;控制幻觉;规划谬误;竞争忽略;本福特法则。
8.1 过度自信简介
8.2 过度自信的原因
8.3过度自信的表现
8.4控制幻觉
8.5过度自信实例
羊群效应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非理性行为并非完全相互抵消,有时会表现为群体性一致,也即羊群效应。本章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当了解人类的社会属性,掌握羊群效应的含义,了解羊群效应的影响因素,熟悉从众与众从的联系与区别,了解集体盲动式和集体漠视式的羊群效应,掌握信息不对称、信息外部性、网络外部性和认知性偏差等因素导致羊群效应产生的机理,了解协同价值、直接和间接网络外部性的含义,掌握金融市场羊群效应的含义及各种分类方法,了解普通投资者羊群效应的产生原因及后果,掌握机构投资者羊群效应的产生原因及后果,熟悉英国基金经理托尼·戴伊的悲剧,了解羊群效应在生活中其他领域的各种表现。【关键概念】体保守主义;羊群效应;从众;众从;协同价值;直接网络外部性;间接网络外部性;伪羊群行为。
9.1羊群效应简介
9.2 羊群效应的分类
9.3羊群效应的成因
9.4金融市场羊群效应
9.5羊群效应实例
金融市场异象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本教材第3章讲述了有效市场假说,第2篇第4~9章讲述了行为金融学6个方面的基本理论。从本章开始,本教材将利用以上章节的理论来分析和解释各种金融市场异象。本章作为开篇,对一些金融市场异象进行基础性介绍,接下来第11~16章对不同的金融市场异象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当掌握金融市场异象的含义及表现形式,熟悉投资者、个股和市场3个层面各种金融市场异象的基本内容,熟悉本土偏差的含义及代价,了解各类投资工具的风险与收益以及多项投资心理账户的内容,熟悉投资组合金字塔模型和行为资产组合理论,熟悉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含义及原因,熟悉孪生股票价差的含义与成因,掌握反转效应与动量效应的含义及两者的关系,了解日历效应的含义及各种表现,熟悉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关系。【关键概念】金融市场异象;本土偏差;行为资产组合;封闭式基金折价;孪生股票价差;反转效应;动量效应;日历效应;反应过度;反应不足。
10.1金融市场异象简介
10.2投资者层面的金融市场异象
10.3个股层面的金融市场异象
10.4市场层面的金融市场异象
处置效应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本教材第10章讲到,金融市场在投资者、市场和个股三个层面都存在异象,这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从本章开始,本教材将就某个金融市场异象加以详细深入的分析。首先是处置效应。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当掌握处置效应的含义,了解普通投资者和基金投资者都有处置效应,熟悉传统金融学理论根据价格反转效应、降低交易成本、资本利得避税和平衡投资组合等因素对处置效应的解释以及这些解释的缺陷,掌握行为金融学理论对处置效应的解释及优势,掌握处置效应非理性证明的思路,熟悉实盈变现比和实亏变现比的含义以及利用它们来衡量投资者处置效应程度的思路,了解处置效应对市场有效性的影响,掌握处置效应对投资者的意义,了解自动化交易的局限以及习得无助对处置效应的解释,了解中国投资者处置效应更加显著的现象以及背后的文化背景原因。【关键概念】处置效应;平衡投资组合;面子问题;实盈变现比;实亏变现比;习得无助;量价同步。
11.1处置效应简介
11.2处置效应的两类解释
11.3处置效应的非理性证明
11.4处置效应的后果
11,5中国投资者处置效应的情况
过度交易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本教材第11章讲述了投资者不理性的处置效应现象,本章将讲述在投资者身上另一种更常见和后果更严重的不理性投资行为,即过度交易。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当掌握过度交易的含义;熟悉过度交易与处置效应的关系;了解证券投资的各项交易费用以及过度交易的代价;熟悉导致过度交易产生的各项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掌握评判过度交易的标准;熟悉曲解和错估的含义以及人们错误判断信息的三种情况;掌握过度交易的非理性证明的思路;熟悉传统金融学根据平衡投资组合和其他因素对于过度的解释以及这些解释的缺陷之处;掌握行为金融学理论对过度交易的解释及优势;熟悉男性因过度自信进行过度交易导致损失更高的原因以及女性管理家庭财产的意义;了解中国投资者过度交易的现象;了解在历次牛市过程中散户亏损而他人获益的现象。【关键概念】过度交易;适度交易;不足交易;曲解;错估;掐尖落钞;择股错误;择时错误;证券交易费用。
12.1过度交易简介
12.2过度交易的评判
12.3过度交易的非理性证明
12.4过度交易的后果
12.5中国投资者过度交易的情况
市场泡沫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本教材第9章中谈到,各类投资者都会表现出非理性的羊群效应,由此导致资产价格暴涨暴跌,即泡沫产生和破灭。本章将对金融市场泡沫加以更深入的分析。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当掌握泡沫的含义与本质;了解荷兰郁金香和英国南海公司股票两个市场泡沫的始末;熟悉泡沫经济的含义及应满足的各项条件;熟悉市场泡沫产生的必要条件以及泡沫投资对象的各项特征;了解不同阶段市场参与者的差异;掌握市场泡沫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形成机理;了解正反馈交易和负反馈交易的含义;熟悉机构投资者缺乏反馈交易动机的原因;熟悉资产市场价格的三项决定因素;了解测度泡沫的各种方法及其缺陷;掌握中国三次代表性股票市场泡沫的产生与破灭过程以及严重后果。【关键概念】市场泡沫;泡沫经济;金融脱媒;热钱;有限责任;道德风险;正反馈交易;剪羊毛;负反馈交易;基础测度法;泡沫膨胀速度法。
13.1市场泡沫简介
13.2市场泡沫的构成要件
13.3市场泡沫的形成机理
13.4市场泡沫的测度
13.5中国股票市场泡沫的情况
庞氏骗局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本教材第13章在讲述泡沫形成的微观机理时指出,泡沫经济与庞氏骗局互为因果,本章对庞氏骗局加以详细深入的分析。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当了解庞氏骗局的由来;掌握庞氏骗局的含义;熟悉庞氏骗局和施骗者的特征以及受骗者的非理性表现;熟悉项目融资的内容及其与庞氏骗局的联系与区别;了解PPP合作模式;熟悉社保基金与庞氏骗局的联系和区别;了解父爱主义与消费主权的关系;了解传销的含义及其与直销的联系和区别;掌握销售理财产品过程中各种行为金融学理论综合运用的策略。【关键概念】庞氏骗局;资金腾挪回补;金字塔式结构;项目融资;PPP合作;传销;直销;理财产品。
14.1庞氏骗局简介
14.2 庞氏骗局及其参与者的特征
14.3庞氏骗局与项目融资
14.4庞氏骗局你与社保基金
14.5中国庞氏骗局的情况
股票溢价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本教材第4章和第5章分别讲到,人们普遍存在视野短浅和损失厌恶心理,本章以此解释股票溢价这一市场异象,并证实视野宽广的巨大回报。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当掌握股票溢价的含义及存在的广泛性;了解各时期和各地区股票溢价的程度;熟悉传统金融学对股票溢价的解释及缺陷之处;掌握评估期长短对投资者前景效用的影响;熟悉投资者对于股票和债券前景效用相同情况下的评估期长度以及在此评估期股票和债券各自的投资组合比例;掌握因视野宽广选择更长评估期给投资者带来的潜在超额回报;熟悉技术分析、价值投资、被动投资和行为投资等投资方式的内容;熟悉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与策略;了解中国物价上涨情况以及上证综合指数失真问题;掌握中国股票市场存在一定可投资性原因与操作策略。【关键概念】股票溢价;风险补偿;评估期;视野短浅式损失厌恶;耐心回报;技术分析;价值投资;被动投资;行为投资;指数失真。
15.1 股票溢价简介
15.2 股票溢价的解释
15.3 视野宽广的回报
15.4 各种投资策略简介
15.5 中国股票溢价的情况
彩票市场
课时目标:【学习目标】行为金融学中相当多理论的验证是以彩票作为研究对象来完成的,期望收益率确定为负的彩票,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发行和发展,本身也是一个“市场异象”,本章对彩票市场加以详细深入的分析。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当了解博彩的含义与分类,熟悉彩票的含义和特点,了解代表性国家彩票业现状,熟悉彩票与其他博彩品以及投资品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彩票由政府垄断发行的原因,掌握以彩票作为研究对象的优势,熟悉传统金融学对于人们购买彩票原因的解释与缺陷,掌握行为金融学对于人们购买彩票原因的解释及优势,掌握彩票市场有效性的含义与分类,熟悉中国彩票和博彩业发展情况,掌握中国彩票购买者非理性程度的证明方法及严重性。【关键概念】博彩;彩票;彩票公益金;赔率;商品不可分割性;不劳而获心理;彩票市场强有效性;彩票市场弱有效性;号码偏好;概率偏差。
16.1彩票市场简介
16.2 彩票的产品属性
16.3人们购买彩票的原因
16.4彩票市场的有效性
16.5中国彩票市场的情况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金融学、证券投资学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教材

李刚.行为金融学(第三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3年

(二)参考书目

1.       []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中信出版社,2012

2.       []伯顿·麦基尔:《漫步华尔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       奚恺元:《别做正常的傻瓜》,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       []理查德·泰勒:《助推:事关健康、财富与快乐的最佳选择》,中信出版社,2009

5.       []理查德·泰勒:《“错误”的行为》,中信出版集团,2016

6.       []罗伯特·席勒:《钓愚——操纵与欺骗的经济学》,中信出版集团,2016

7.       邱国鹭:《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8.       []霍华德·马克斯: 《投资最重要的事》,中信出版集团,2015

9.       渔阳:《乱世华尔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10.   []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1.   []罗伯特·J·希勒,《非理性繁荣(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2.   朱宁:《刚性泡沫》,中信出版社出版,2016

13.   []艾丽斯·施罗德:《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中信出版社,2009

14.李刚:《中国彩票业市场分析报告V:彩票购买者有意择号指数的完善与应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2年。

上海师范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李刚

李刚

教授

推荐课程

金融学(二)

李健

196056人参加

C语言程序设计

翁恺

893297人参加

会计学原理

王德宏

89082人参加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CAP

车万翔

134737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