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工作的幸福感来源于专业尊严,专业尊严建筑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以优秀教师为标杆,以专业的姿态对待语文课程与教学。
1.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教学理念和教学评价理念并自觉贯彻,树立“基于标准的语文教学”的信念。
2.对小学语文课程五个领域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有较充分的理解,并能转化为相应的语文教学能力,能依据“标准”和小学生的需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生成合宜的教学内容。
3.能运用所学关键知识,分析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能专业地、探索性地使用语文教科书及相关语文课程资源。
4.具有较为宽广的视野,具备较为自觉的研究意识,了解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的相关经验,有针对性地学习名师教学案例。
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了解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概貌,对小学语文课程阅读领域、写作领域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有较充分的理解,并能转化为相应的语文教学能力,能依据“标准”和小学生的需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生成合宜的教学内容。
第1周:第一单元 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一)
一、课程第一模块导学
二、认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三、语文课程
第2周:第一单元 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二)
四、语文课程目标
五、语文课程内容
六、语文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第3周:第一单元 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三)
七、基于标准的语文教学
第4周:第二单元 认识小学语文教科书
一、小学语文教科书概览
二、作为课程内容“载体”的语文教科书
三、专业地使用语文教科书
四、语文教科书中选文的功能
第5周:第三单元 阅读的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一)
一、课程第二模块导学
二、小学阅读课程目标与内容
三、阅读的核心是理解
第6周:第三单元 阅读的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二)
四、语篇类型与阅读方法
第7周:第四单元 小学中高段阅读教材研究
一、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
二、阅读教学设计备课模板
三、《祖父的园子》共同备课与研讨
四、《雾凇》共同备课与研讨
第8周:第五单元 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
一、整本书阅读概述
二、整本书阅读的课程设计
三、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开展
第9周:第六单元 识字与写字的课程目标与教材
一、课程第三模块导学
二、识字与写字的课程目标与内容
三、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四、茹茉莉识字教学课例研习
第10周:第七单元 写作的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一)
一、小学写作课程目标概览
二、写作与学习写作
三、表达方式
第11周:第七单元 写作的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二)
四、写作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
五、写作教学内容标准
第12周:第八单元 口语交际的学习目标与课程内容
一、小学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二、口语交际情境的分类
三、口语交际的学习内容
四、学习活动与课程内容的匹配
五、于永正口语交际课例研习
第13周:第九单元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组织与案例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征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组织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
完成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教育学等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修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为佳。
本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最终成绩由单元测验(50%)、讨论(30%)、单元作业(20%)三部分构成;
总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80分及以上为优秀,并可申请相应证书。认证证书收费100元/人。
具体考核方式如下:
1.单元测验:
每章课程学习结束后,结合老师的讲授以及阅读材料,完成本周的课程测试题。
(占总成绩50%)
2.讨论:
参与次数不少于13次。(占总成绩30%)
(特别提醒:显示在“讨论区—课堂交流区”板块下,学习者回复该类讨论题目,才计入成绩。其他教师通过前台“讨论区”发布的讨论,不计入分数。
3.单元作业:
(1)每单元学习结束后,挑选2-3个重要的知识点或能力点,用自己的话解释知识点或能力点,并举例阐述这些知识点或能力点如何帮助你理解和分析语文课程、教材和教学中的疑难问题。(2)提交作业,并参与单元作业互评五次。(占总成绩20%)
主要教材:
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4月
(ISBN 978-7-5041-9404-6)
参考书: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王荣生,宋冬生.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王荣生,高晶.阅读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王荣生,步进.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王荣生,邓彤.写作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6.王荣生,李重.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十四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7.王荣生,李冲锋.小说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8.王荣生,陈隆升.实用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9.祝新华.促进学习的语文评估:基本理念与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10.祝新华.促进学习的阅读评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11.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2.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13.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4.童庆炳.维纳斯的腰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