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西方风景园林艺术史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8年12月28日 ~ 2019年07月26日
学时安排: 2-3小时每周,每周学习2课时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4494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93)
spContent=《西方风景园林艺术史》系统阐述了从公元前2700年至21世纪的西方风景园林艺术发展和变迁历程,内容涵盖了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古典主义、自然风景式和近现代等造园时期,以及气候、地理、宗教、文化、政治、历史、社会背景等影响因素、代表人物、代表案例和造园特征,及其对世界园林发展的影响。
《西方风景园林艺术史》系统阐述了从公元前2700年至21世纪的西方风景园林艺术发展和变迁历程,内容涵盖了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古典主义、自然风景式和近现代等造园时期,以及气候、地理、宗教、文化、政治、历史、社会背景等影响因素、代表人物、代表案例和造园特征,及其对世界园林发展的影响。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计划每周发布1个章节,每周学习2个课时。全部课程共讲授9个主题。每个主题均由“课程视频”、“随堂练习”、“课后思考”和“学术论坛”4个部分构成。其中,课程视频是课程的核心部分,随堂练习和课后思考为课程的实践部分,学术论坛则是课程的互动交流部分。课程视频:每一个章设计为一个专题,课程视频按照知识点进行拆分,每段视频时长约15min左右。随堂练习属于过程训练的实践范畴,以在线练习为主,是作业的一部分,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强化训练,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课后思考是通过与课程内容相对应的延展思考题,拓展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探索,中在课程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及对难点的思考和把握,以激发学习的兴趣。随堂练习和课后思考完成后才能进入下一个主题的学习。学术论坛鼓励学生在论坛中展开自己的思辨和对相关问题进行学术探索,一遍学生之彼此帮助,相互切磋,而教师也会在论坛上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期末考试:在Mooc网站上进行,要求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根据同学们的完成情况,给出成绩分数。成绩为三级计分制:优秀、合格、不合格。教学视频中引用的纪录片、参考文献等均已明确标注来源,且记录片版权可用于教育非商业用途,不存在侵权行文和学术伦理等问题!

授课目标

《西方风景园林艺术史》着眼于培养风景园林、建筑、城市规划、环境艺术等相关专业的理论型和应用型人才,实现立德、好学、乐教的培养目标,培养其探究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形成优良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选课的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主要有:

         1.        了解影响西方风景园林艺术变迁的影响因素,如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宗教神学、哲学思想、艺术思潮、代表人物等

2.     重述西方风景园林艺术发展变化的历程,如

古代造园时期、中世纪造园时期、文艺复兴造园时期、古典主义造园时期、自然风景式造园时期、近现代造园时期等

  3.     重述西方风景园林的类型划分及代表案例

a) 风景园林的构成与各个时期园林的基本类型(按照时间、功能、服务对象及功能进行区分);

b)各个造园时期有代表性的造园家及其理论与实践

c) 各个造园时期的代表性园林案例


备注:教学视频中引用的纪录片、参考文献等均已明确标注来源,且记录片版权可用于教育非商业用途,不存在侵权行文和学术伦理等问题!

课程大纲

1. 中西方风景园林艺术发展变迁概述

1.1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上)——风景园林的理想与定义

1.2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下)——风景园林的构成

1.3 万里单骑与千年寻踪(上)——中西方风景园林发展历程概述(公元前2700年-至今)

1.4 万里单骑与千年寻踪(下)——中西方风景园林艺术特征比较

2. 古代造园时期风景园林艺术特征

2.1 7000年前法老的召唤——古埃及园林发展历程与艺术特征(公元前2700年-公元前1000年)

2.2 空中花园的秘密——古巴比伦园林发展历程与艺术特征(公元前2700年-公元前1000年

2.3 古典时期的辉煌——古希腊园林发展历程与艺术特征(公元前1400年-公元500年)

2.4 埋藏千年的伟大(上)——古罗马园林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公元前1400年-公元500年)

2.5 埋藏千年的伟大(中)——古罗马郊野别墅花园的造园艺术特征(公元前1400年-公元500年)

2.6 埋藏千年的伟大(下)——古罗马城市住宅庭园的造园艺术特征(公元前1400年-公元500年)

3. 中世纪造园时期风景园林艺术特征

3.1 黑暗时期的灿烂烟火——西欧园林概况及修道院园林特征(5-14世纪)

3.2 进击的伊斯兰教文化(上)——波斯伊斯兰园林影响因素及艺术特征(5-14世纪)

3.3 进击的伊斯兰教文化(中)——波斯园林艺术对印度莫卧儿式园林特征的影响(5-14世纪)

3.4 进击的伊斯兰教文化(下)——波斯园林艺术对西班牙摩尔式园林特征的影响(5-14世纪

4. 文艺复兴造园时期风景园林艺术特征

4.1 幸运的别墅生活(上)——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14世纪-17世纪初)

4.2 幸运的别墅生活(下)——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发展初期的艺术特征(14世纪-16世纪初)

4.3 无拘无束的幻想(上)——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鼎盛时期的艺术特征(16世纪中叶)

4.4 无拘无束的幻想(中)——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鼎盛时期造园特征比较(16世纪中叶)

4.5 无拘无束的幻想(下)——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发展末期的艺术特征(16世纪末)

4.6 严谨格律下的趣味(上)——文艺复兴园林艺术传播到法国的历程(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

4.7 严谨格律下的趣味(下)——文艺复兴园林艺术对法国造园特征的影响(16世纪中叶)

5. 古典主义造园时期风景园林艺术特征

5.1 古典主义的美学惦记——法国园林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16世纪中叶-18世纪初)

5.2 臣子的无度炫耀——法国园林发展鼎盛时期的艺术特征(17世纪上半叶)

5.3 君王的蓬勃野心——法国园林发展历程及古典主义园林特征(16世纪-17世纪)

5.4 征服自然之乐(上)——勒诺特尔式园林艺术传播到西班牙的途径(17世纪)

5.5 征服自然之乐(下)——勒诺特尔式园林艺术对西班牙造园特征的影响(17世纪)

5.6 忠实的模仿者(上)——勒诺特尔式园林艺术传播到德国的途径(17世纪)

5.7 忠实的模仿者(下)——勒诺特尔式园林艺术对德国造园特征的影响(17世纪)

5.8 迟来的造园全盛时代——勒诺特尔式园林艺术对荷兰造园特征的影响(17世纪)

5.9 都铎王朝的庄重典雅——勒诺特尔式园林艺术对英国规则式园林的影响(17世纪)

6. 自然风景式造园时期风景园林艺术特征

6.1 造园样式的深刻变革(上)——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18世纪上半叶)

6.2 造园样式的深刻变革(下)——英国不规则式自然风景园艺术特征(18世纪初)

6.3 诗人的感觉画家的眼——英国自然式风景园造园艺术特征(18世纪-19世纪初)

6.4 纯净而浪漫的田园风光——英国牧场式风景园造园艺术特征(18世纪60年代-80年代)

6.5 邱园中国塔与南京报恩寺的前世今生(上)——中国园林艺术传播到西方的历程(18世纪80-90年代)

6.6 邱园中国塔与南京报恩寺的前世今生(下)——中国园林艺术对西方造园的影响(18世纪80-90年代)

6.7 浪漫的田野牧歌(上)——自然风景式园林艺术对法国造园特征的影响(18世纪)

6.8 浪漫的田野牧歌(下)——自然风景式园林艺术对德国造园特征的影响(18世纪)

7. 欧洲其他国家的风景园林艺术特征

7.1 王朝更迭下的包容(上)——西班牙风景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15-18世纪)

7.2 王朝更迭下的包容(下)——西班牙新艺术运动与风景园林特征(19-20世纪)

7.3 从墨守成规到深刻变革(上)——德国风景园林艺术发展历程(17-19世纪)

7.4 从墨守成规到深刻变革(下)——德国现代主义设计与风景园林艺术特征(19-20世纪)

8. 近现代造园时期风景园林艺术特征

8.1 竞技场和浴场的华丽蜕变——西方城市公园的雏形

8.2 城市公园的兴起——英国城市公园发展历程:伯肯海德公园

8.3 城市公园的发展——法国城市公园发展历程:肖蒙山丘公园

8.4 师承与友谊(上)——美国近代风景园林的里程碑:纽约中央公园

8.5 师承与友谊(下)——美国都市公园系统的形成与发展:翡翠项链

9. 生态主义造园时期风景园林艺术特征

9.1 生态意识的觉醒(上)——西方风景园林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嬗变

9.2 生态意识的觉醒(下)——西方风景园林生态设计实践的案例赏析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中国园林史、西方建筑史、西方美术史等

证书要求

总评成绩60分至84分为合格,可获得合格证书;85分至100分为优秀,可获得优秀证书。

参考资料

1. 朱建宁.西方园林史——19世纪之前[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2. Tom Turner著,林箐译. 世界园林史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3. BBC纪录片《花花世界 Around The World in 80 Gardens

4. Lu S.M. From Syntax to Plot the spatial language of a Chinese garden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9, 25 (9): 1-15.

5. Lu S.M. Hidden orders in Chinese gardens: irregular fractal structure and its generative rules [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2017, 37(9): 1076-1094.

6. 彭一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7. (美)苏珊.伍德福德著,钱乘旦译. 剑桥艺术史 [M]. 译林出版社, 2017.

8. (日)针之谷钟吉,邹洪灿. 西方造园变迁史:从伊甸园到天然公园[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9. 于冰沁,田舒,车生泉.生态主义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10. 陈志华.外国古建二十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11. 周武忠. 理性家园: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12. 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常见问题

Q :  非风景园林相关专业的学生是否可以修本课程?

A : 可以修读,虽然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基础可以更容易地学习和理解本课程,但由于本课程的内容在幕课中的定位为通识课,并且采用易于学生们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方法和语言进行讲授,其教学目的是学生掌握分析的“语言”和方法,有主动探索的能力,对园林特征予以分析和思考,所以,非风景园林相关专业的学生不仅可以修读本课程,而且会深受其益。

Q :  西方风景园林艺术发展变迁的历程比较漫长,如何有效记忆?

A : 虽然对于如此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复杂的园林艺术特征记忆会有一定的困难,但,一是西方风景园林艺术发展各个时期的园林艺术特征都是比较明显的、突出的,相对来说便于记忆;二是在主题选择、课程设计、授课方法、视频制作等各个环节,我们都采取了很多措施,以帮助同学们有效记忆。包括主讲教师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特征及其变化,配合不断更换与之相对应的传统或民族服饰,这也能帮助学生有效记忆。

Q :  如何有效并深入地掌握西方风景园林艺术特征?

A : 本课程既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普及相关知识,也要激励学生开展深入思考,提升其专业能力和批判性、创新性思维能力。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导入、明确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等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课程知识点和知识链,激发学生们自主思考,引导和强化学生记忆。并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们自主思考引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从而会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西方风景园林艺术史这门课程,包括西方风景园林艺术特征这一重要课程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
5 位授课老师
于冰沁

于冰沁

副教授

车生泉

车生泉

教授

陈霆

陈霆

副教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