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政党政治与政治文明》是苏州大学行政管理一流本科专业的课程,也是中共党史党建、政治学类研究生参考课程,还可以作为党员干部党课学习参考课程。课程涵盖比较政党基本理论、世界政党政治实践模式、中国共产党党建内涵,呈现一幅中西合璧的政党政治知识图谱。欢迎您,加入政党政治的探索之旅。
《政党政治与政治文明》是苏州大学行政管理一流本科专业的课程,也是中共党史党建、政治学类研究生参考课程,还可以作为党员干部党课学习参考课程。课程涵盖比较政党基本理论、世界政党政治实践模式、中国共产党党建内涵,呈现一幅中西合璧的政党政治知识图谱。欢迎您,加入政党政治的探索之旅。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1、学习政党学的意义。
政党政治与政治文明,是反映政治运作过程的艺术。
政治政治与政治文明,是促进政治利益实现的工具。
政党政治与政治文明,是认识政治发展规律的窗口。
政党政治与政治文明,是坚定政治制度自信的依据。
2、这门课的主题和特色:
课程全方位涵盖比较政党研究的基本理论,全景式展示世界主要政党的实践模式,全过程梳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全面领导、从严治党和组织体系,给大家呈现一幅中西合璧的政党政治知识图谱和理论索引。
3、学习政党学知识在中国有特殊意义:
对于当代中国的大学生,学习政党学知识,其特殊的意义首先在于能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通过中西政党、政党制度的对比,可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和伟大意义,认识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避免国家分裂、政治纷争,促进团结合作的重大优越性。
对于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还可以深化对中国行政管理的认识,不同于西方国家政治和行政的分开,中国的行政管理是从属于党的领导体制,而且体现出政治和行政的交错,了解这个特点,才能真正了解中国政府的运作,才能探析中国高速发展的力量密码。
对于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来说,这门课系统地介绍了政党学的理论知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建发展历程,介绍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战略举措,以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进展。这门课程是广大基层党组织开展党课学习的重要视频资料。
授课目标
授课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政党、政党体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特征、功能和类型,政党政治的运作方式,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历程,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举措。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知识的比较,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规律有进一步的领会。
成绩 要求
考核方式为测试,最终成绩=单元测验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
本课程暂无证书。
课程大纲
政党概述
课时目标:介绍政党学的内容框架、学习方法,以及政党、政党制度等核心概念
1.1 政党研究的意义和对象
1.2 政党研究的历程和主要方法
1.3 何为政党
1.4 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
政党的产生和功能
课时目标:介绍内生、外生两种不同的政党产生方式,以及政党的主要功能。
2.1 西方国家政党的产生
2.2 发展中国家政党的产生
2.3 政党产生的条件和方式
2.4 政党的基本功能
构成政党的要素
课时目标:了解构成政党的硬件和软件要素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么组合成政党的。
3.1 党员和干部
3.2 政党的组织原则
3.3 政党组织的发展演变
3.4 政党的意识形态
政党的类型
课时目标:了解政党是如何分类的,最重要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类型的政党。
4.1 五花八门的政党
4.2 共产党
4.3 社会民主党
4.4 中右翼政党
政党体制
课时目标:了解政党体制是如何形成的,最重要的分类标准是什么,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有哪些主要的亚类型。
5.1 政党体制的影响因素和分类标准
5.2 一党制及其亚类型
5.3 英美国家的两党制
5.4 纷繁复杂的多党制
政党的运作
课时目标:了解政党在政治系统中是如何运作的,如何影响和控制公共权力。
6.1 政党与竞选运动
6.2 政党和议会
6.3 政党和政府
6.4 政党和社会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课时目标:介绍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以及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
7.1 开天辟地的大事
7.2 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7.3 执政前三十年的探索
7.4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课时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个专题根据新时代以来党的建设的最新理论,专门讨论党的全面领导。
8.1 党的组织体系和领导体制
8.2 做到“两个维护”
8.3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8.4 新型政党制度
全面从严治党
课时目标:分析新时代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整体布局和重要举措。
9.1 旗帜鲜明讲政治
9.2 补足精神之“钙”
9.3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9.4 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夯实坚强战斗堡垒
课时目标:介绍分析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并对本课程进行总结。
10.1 支部建在连上
10.2 新时代基层党建面临的挑战
10.3 推进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10.4 课程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强大力量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本课程属于政治科学和中共党史党建的共通学科,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学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对当前政治生活中有关党的建设的内容有所涉猎。
参考资料
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全三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王韶兴等:《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艾伦·韦尔:《政党与政党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李金河等:《当代世界政党制度》,中国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