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中最主要的造园要素,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设计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能够较好的应用园林植物于园林景观设计之中呢?《园林植物基础》课程的学习是开启景观设计的第一步。《园林植物基础》课程是风景园林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即是该专业学生学习后续《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应用设计》、《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和《风景园林设计》系列课程的中植物景观设计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园林与园林植物的内涵与联系;了解园林植物的景观功能、生态保健功能、生产功能及文化教育功能的具体内涵;掌握园林植物的形态建成规律与过程;掌握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学习园林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物学特性,能够掌握园林植物的分类类别,能根据其不同器官特征识别园林植物种类;以及园林植物应用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即掌握识别园林植物的整体特征,识别园林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类型等,能掌握常见园林植物的识别要点、分布及习性、观赏特征及园林用途,能够识别常见的园林植物,并具有一定园林植物应用的相关知识。本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且理论知识的掌握需要在实践中得到体现和实现;在实践环节,通过对校园、公园中应用的植物进行形态学特征的识别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深刻的识别各类园林植物,且了解其在园林设计的应用与景观特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园林植物景观美学的理解和认识。
《园林植物基础》混合式教学课程,采用线上课程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本课程的学习。线上课程内容采用华中科技大学的园林植物课程部分教学内容,线下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
课程通过7章54学时,进行园林植物生理、生态、美学、应用等生动形象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一起认识和了解园林植物基本知识、生态习性、园林用途等,同时赏析我国大江南北的春花烂漫、夏日荷香、秋叶绚丽、冬枝俊朗,以及园林植物四季应用的优秀案例。通过线下的实践环节,即对校园、公园中应用的植物进行形态学特征的识别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深刻的识别各类园林植物,且了解其在园林设计的应用与景观特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园林植物景观美学的理解和认识。
本课程成绩组成:
(1)在线学习成绩(占10%):根据学时是否按时完成在线学习内容以及在线作业情况进行评分。
(2)课堂教学互动(占15%):在课堂中对线上学习内容的讨论发言和课堂回答问题进行评分。
(3)实践环节与实践报告(占35%):根据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以及报告完成质量进行评分。
(4)期中考试成绩(占10%):采用多题型、灵活的考核方式。
(5)期末考试成绩(占30%):综合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应用能力。
(1)生物学中对植物基本认知的常识知识。
(2)我国通识的古诗词文学、文化、美学相关植物的基础赏析知识。
(3)植物生长、生态环境要求等基础知识。
[1]董丽,包志毅.园林植物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2]包满珠.花卉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3]陈有民.园林树木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4]陈其兵.风景园林植物造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5]刘燕.园林花卉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6]刘雪梅.园林植物景观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7]关文灵.园林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8]苏雪痕.植物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9]杨秀珍.园林草坪与地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10]张兴,姚崇怀.湖北地形带性园林植物[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5.
[11]张德顺,芦建国.风景园林植物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
[12]李先源.植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