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神经生物学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作为现代医学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医学神经生物学》为医学生搭建起连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重要桥梁。本课程系统解析神经系统的多层次奥秘——从分子、细胞层面的基础机制,到感知运动、心理行为的整合调控,全方位揭示"大脑宇宙"的运作密码。通过经典理论与前沿进展的深度融合,学习者不仅能掌握神经递质传递、突触可塑性等基础原理,更能洞见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综合征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课程采用创新性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突破时空限制,通过智能教学平台实现微课学习、虚拟实验与三维建模的有机结合。教学团队特别注重"医者仁心"的价值观塑造,在实验教学中融入医学伦理思辨,在病例讨论中强化人文关怀意识。建议有志于神经外科、精神医学、康复医学领域发展的同学优先修读,这将是您叩开脑科学殿堂大门的金钥匙,更是未来践行精准医疗使命的重要基石。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医学神经生物学的任务是研究神经系统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系统水平的变化过程,以及这些过程的整合作用,直至最复杂的高级功能。主要包括神经、精神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相关内容。因此,通过学习此门课程,其目的在于让我们的医学生能了解人类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行为与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为改善人类感觉与运动的效率、提高对神经系统疾患的防治水平、增进健康服务而掌握必备的相关知识和研究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救死扶伤、人道主义、人性化服务的职业道德意识。同时在实验课时给学生提供充足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课程将充分考虑移动学习和混合式学习的需求,科学设计教学环节,高质量建设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涵盖神经科学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保障整合课程教学质量。实现超越时空的传授知识,科研导向、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注重创新、提高素质、优化培养,提供研究所和本科生之间有效的交流渠道,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

授课目标

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救死扶伤、人道主义、人性化服务的职业道德意识。


2)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掌握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神经药理及神经系统几种常见病(PDHDAD、脑卒中等)的病理改变、发病机制等。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相关病例的分析。


3)技能目标:在实验课时给学生提供充足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程大纲
参考资料

1.孙凤艳.医学神经生物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王韵(译).神经系统(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9.


3.王庭槐.生理学(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


4.杨宝峰,陈建国. 药理学(第10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


5.崔慧先,刘学政. 系统解剖学(第10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