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医学是医学领域中由多个学科交叉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围绕将献血者血液输给患者进行救治这一中心,进行研究、开发、应用,从而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和治疗效果的一门学科。近年来,随着相关的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病毒学、低温生物学、临床医学等学科的进展,输血医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临床输血是一种救治患者的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每一位临床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都会接触和使用。因此,本课程不仅仅是医学检验专业、输血专业相关人员的专业课,也对临床医生的输血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本课程从血型系统、血型检测、血液成分的制备与保存、临床输血以及临床输血实验室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把基础理论、实验方法和临床应用三者紧密结合,由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并同时在高校附属医院和中心血站工作的具有深厚理论知识水平和丰富临床经验的老师讲授,吸收了当前免疫血液学的新进展、血液辐照等输血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临床输血的新观念等,力求反映当前国际输血医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新理论、新技术。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概念准确、简明实用,既可以为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输血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等多专业学生提供学习和指导,还可以作为各级医院输血科以及全国各级血站工作人员的培训教材。
本课程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从事临床输血及相关工作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输血医学是医学领域中由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病毒学、低温生物学、临床医学等多个学科交叉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本课程共分十二章,从输血发展简史开始,通过红细胞血型系统及检测、血小板血型系统、临床输血治疗技术、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制备和保存、临床输血、贮存式自体输血、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传播疾病、临床输血实验室质量管理、输血管理等基础理论、实验方法和临床应用三者紧密结合,以快速和准确的做出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以及疑难交叉配血,对正确、合理使用血液及血液成份、提高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质量,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提高治疗效果,以及输血造成的可能损害、风险等进行了全面阐述,为检验系学生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指导。
本课程考试成绩满分为100分,60分及格。考试计分分为期末考试、单元测验、平时讨论三个部分。期末考试占比50%,单元测验占比40%,讨论占比10%。
本门课程需要免疫学,生理学,病原学等相关知识储备。
建议使用教材:
1、胡丽华。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15.03
主要参考书目:
1、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
2、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
3、李勇、马严学。实用血液免疫学血型理论和实验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