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获评“四川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计量经济学》作为全国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对经管类本科生进行实证研究训练的第一门课程;而在大数据的时代下,《计量经济学》课程也能为学生锤炼其数据分析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获评“四川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计量经济学》作为全国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对经管类本科生进行实证研究训练的第一门课程;而在大数据的时代下,《计量经济学》课程也能为学生锤炼其数据分析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西南财经大学《计量经济学》课程具有优秀的传统:曾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数量经济学教学团队曾获得“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1人曾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庞皓老师)、1人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黎实老师)。
课程配套教材使用由本教学团队自己编写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庞皓老师主编),该教材曾入选“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目前是在全国财经类本科院校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计量经济学》教材。
主讲老师由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院长郭建军教授牵头,并选用近年来教评最优秀的青年教师,课程负责人范国斌老师曾连续获得第三届、第四届和第五届西南财经大学“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曾获得2015和2016年度西南财经大学优秀教师二等奖、2018和2019年度西南财经大学优秀教师一等奖(均排名第一),获得西南财经大学首届(2018-2019年度)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多年的教学经验中,西南财经大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团队总结了“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的教学指导原则,本课程长期以来坚持的教学方式必然也会使得本在线课程受到国内大部分高校师生的欢迎。
授课目标
本课程本着“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的原则,致力于通过科学讲授让学生做到:1、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能够逻辑清晰地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评价他人撰写的实证论文,并进行修改和完善。3、能熟练运用相关的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软件,对现实的经济和管理问题进行模型求解并能解释相关输出结果的经济学含义与统计学含义。4、 具有从事创新性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够撰写并发表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和学术论文。
成绩 要求
平时成绩(80%)+期末成绩(20%),总分达到60分以上但未达到90分者可以获得合格证书,总分达到90分以上者可以获得优秀证书。
课程大纲
导论
课时目标:参考教材第一章内容。
1.1 导论(上)
1.2 导论(下)
第一章小测验
经典线性回归模型
课时目标:将教材第二章和第三章内容糅合在一起。
2.1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2.2 总体回归函数与样本回归函数
2.3 普通最小二乘(OLS)及其数学性质
2.4 古典假定与OLS的统计性质
2.5 OLS的分布性质与区间估计
2.6 拟合优度检验
2.7 F检验与t检验
2.8 基于回归模型的预测
2.9 案例分析
第二章小测验
虚拟变量回归
课时目标:对应教材第八章内容。
3.1 虚拟变量的概念和设置规则
3.2 虚拟变量的回归
3.3 案例分析
第三章 小测验
多重共线性
课时目标: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4.1 多重共线性的概念和产生的后果
4.2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和补救措施
4.3 案例分析
第四章 小测验
异方差性
课时目标: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5.1 异方差性的概念与后果
5.2 异方差性的检验(一)
5.3 异方差性的检验(二)
5.4 异方差性的补救措施
第五章 小测验
自相关性
课时目标:对应教材第六章内容。
6.1 自相关性的概念与后果
6.2 自相关性的检验
6.3 自相关性的补救
第六章 小测验
平稳性检验
课时目标:参考教材第十章前半部分内容。
7.1 平稳性的定义
7.2 两种非平稳时间序列
7.3 单位根检验
7.4 案例分析(上)
7.5 案例分析(下)
第七章 小测验
平稳时间序列模型
课时目标:参考教材第七章内容。
8.1 分布滞后模型
8.2 分布滞后模型估计
8.3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8.4 案例分析
第八章 小测验
非平稳时间序列模型
课时目标:参考教材第十章后半部分内容。
9.1 协整检验
9.2 误差修正模型
9.3 案例分析
第九章 小测验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主要参考教材:庞皓主编,《计量经济学 (第四版)》,科学出版社,2019年1月;
辅助参考教材:Damodar N.Gujarati著,费剑平译,《计量经济学基础 (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
学生可以选择购买庞皓主编的《计量经济学 (第四版)》书籍,并在课程平台上下载我们教学团队上传的各项辅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