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考研全科400分攻略
SPOC学校专有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阳倩倩)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2年08月25日 ~ 2022年12月31日
学时安排: 40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59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培养学生用科学理论观察思考现实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培养学生用科学理论观察思考现实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简称“概论”课)是根据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设立的,属于我国高校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更加切实的帮助。


      “概论”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充分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团队作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坚持以帮助大学生“学习创新理论,关注社会现实,树立理想信念,明确使命责任”作为课程建设目标,持续、精心开展课程建设,该课程先后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成绩 要求

按百分制计分,60~84为合格,85~100分为优秀。

1.单元测验占40%、单元作业占20%、讨论占10%、期末考试占30%;

2.积极参与课程的各项讨论,注重参与质量,对课程有特殊贡献的学生,可以获得5~10分的加分。



课程大纲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一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0.1.1 第十章导学

10.1.2 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10.1.3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途径

10.1.4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0.1.5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与主要任务

10.1.6 第十章第一节自学PPT

10.1.7 第十章第一节教学大纲

10.1.8 学习资料:改革开放谱新篇

第十章第一节单元测试

0 前言

0.7桂林理工大学开学第一课

视频:中国疫情的世界比较

0.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

0.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必然性

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

0.4 如何学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0.5 《毛概》前言PPT

0.6 前言教学大纲

前言单元测试

1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视频3、天安门前的毛泽东像要世世代代挂下去

视频1、走近毛泽东1

视频2、走近毛泽东2

视频5、毛泽东生前身后事

视频4、习近平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

1.1 第一章导学

1.2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3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4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5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6 第一章自学PPT

1.7 第一章教学大纲

第一章单元测试

2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资料3、《西行漫记》片段

资料4、国共两党内战初期力量对比

资料1、圆明园

资料2、井冈山-文家市转兵

2.1 第二章导学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2.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2.5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2.6 第二章自学PPT

2.7 第二章教学大纲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9 学习资料:春天的脚步

3.8 学习资料:新的纪元

3.10 学习资料:陈毅市长

3.1 第三章导学

3.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3.3 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3.4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3.5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3.6 第三章自学PPT

3.7 第三章教学大纲

第三章单元测试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4.8 学习资料:风雨之路

4.10 学习资料:艰辛探索

4.9 学习资料:激情岁月

4.1 第四章导学

4.2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4.3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4.4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4.5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4.6 第四章自学PPT

4.7 第四章教学大纲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5.8 学习资料:拨开迷雾

5.16 学习资料:小平十章之拓路

5.9 学习资料:伟大转折

5.11 学习资料:历史决议

5.12 学习资料:时代主题

5.15 学习资料:小平十章之相依

5.10 学习资料:关键一步

5.14 学习资料:春天的故事

5.13 学习资料:最佳方式

5.1 第五章导学

5.2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背景

5.3 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5.4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內容

5.5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5.6 第五章自学PPT

5.7 第五章教学大纲

第五章单元测试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8 学习资料:新的创举

6.9 学习资料:百年团聚

6.10 学习资料:世纪跨越

6.11 学习资料:薪火相传

6.1 第六章导学

6.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6.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6.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6.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6.6 第六章自学PPT

6.7 第六章教学大纲

第六章单元测试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7.1 第七章导学

7.2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和过程

7.3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7.4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7.5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7.6 第七章自学PPT

7.7 第七章教学大纲

7.9 学习资料:和谐旋律

7.10 学习资料:文化强国

7.8 学习资料:发展新路

7.11 学习资料:风雨高歌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8.1 第八章导学

8.2 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8.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8.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

8.5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8.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8.7 第八章自学PPT

8.8 第八章教学大纲

8.9 学习资料:辉煌新时代

第八章单元测试

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14.1 第十四章导学

14.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中国共产党

14.3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4.4 如何认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14.5 如何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14.6 第十四章自学PPT

14.7 第十四章教学大纲

14.8 学习资料:领航中国

第十四章单元测试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0.2.1 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0.2.2. 如何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10.2.3 如何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10.2.4 如何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10.2.5 第十章第二节自学PPT

10.2.6 第十章第二节教学大纲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9.1 第九章导学

9.2 中国梦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9.3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9.4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

9.5 第九章自学PPT

9.6 第九章教学大纲

9.12 学习资料:必由之路

9.13 学习资料:我们都是追梦人

9.11 学习资料:实干兴邦

9.10 学习资料:复兴之路

第九章单元测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1.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一定了解;

2.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一定了解。

参考资料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订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


桂林理工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阳倩倩

阳倩倩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