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科学视野中的经典文学作品选读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2月27日 ~ 2020年05月14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2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科学意味着真,文学意味着美,科学与文学,似乎站在南级与北级。它们之间究竟有何关联?本课程认为: 科学与文学犹如一对相爱相杀的老友,渊源深厚,相生相伴。 它们都要揭示世界的奥秘,都想追求真和美,共同参与了开发世界的统一过程。
科学意味着真,文学意味着美,科学与文学,似乎站在南级与北级。它们之间究竟有何关联?本课程认为: 科学与文学犹如一对相爱相杀的老友,渊源深厚,相生相伴。 它们都要揭示世界的奥秘,都想追求真和美,共同参与了开发世界的统一过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这是一门从跨学科视域出发来阐释经典的课程。主讲人独出心裁,将文学与科学的关系定位成老友、情人。用人的关系喻文学与科学的关系,通过四个不同特色的主题,讨论文学与科学的相遇、文学与科学的交融、文学与科学的疏离、文学与科学的共荣。每个主题选取两至三篇经典文本作为核心阅读,并与延伸阅读做互文探讨,从崭新的角度解读经典文本的意义。

授课目标


本课程对象为对文学与文化有兴趣的同学。 课程目的为通过四个不同特色的主题,讨论文学与科学的四种关系。每个主题选取两至三篇经典文本作为核心阅读,并与延伸阅读做互文探讨,以新角度解读经典文本的意义,从比较文学跨学科的视角展现文学与科学关系的复杂性、多元性,从而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评判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成绩 要求

按百分制计,60-84分为合格,获得合格证书;85分及其以上为优秀,获得优秀证书。

总课程成绩由单元测试、课程讨论、课程作业和期末考试四部分构成,具体分值及说明如下:

单元测试:占40%均为客观题,一周一次

课程讨论:占10%,均为开放性问题,讨论题目需要在“课堂交流区”回复,学生需回复2次以上;

课程作业:10%,均为开放性问题,学生需完成1次以上。

         同时,作业以互评形式完成,学生需参加5次以上互评;

期末测试:40%,均为客观题。

课程大纲

文学与科学的相遇

1.1 文学对科学的映射:《弗兰肯斯坦》

1.2 文学对科学的预见:《海底两万里》

第一章测试

作业:论述题,请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道完成,不少于150字。

文学与科学的交融

2.1 科学与文学的互动

2.2 文学作品中的科学家形象

第二章测试

文学与科学的疏离

3.1 文学对科学的疑虑与逃离

3.2 文学对科学的批判

第三章测试

文学与科学的共荣

4.1 《三体》中的科学狂想

4.2 创世与灭寂:刘慈欣的宇宙诗学

第四章测试

作业:论述题,请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道完成,不少于150字。

预备知识

对于经典文学有兴趣或者初步了解,具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储备。

参考资料

1、《科技人文学》,董川著,科学出版社,2013年;

2、《文学原理》,董学文、张永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3、《世界科学技术史》,王鸿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常见问题

1.

Q:这个课程有教材吗?

A:没有。课程内容都是老师精心整理而成,目前国内还没有此类课程教材。

2.

Q: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来修这门课吗?

A:本课程深入浅出,适合各种类型的学习者。

3.

Q:证书容易拿吗?

A:坚持听课,开拓视野,努力达到优秀吧~~


说明:本课程部分文献、图片来自网络及其他公开出版物,为教学需要在此借鉴。在此对所引用资料的作者及出版发布单位表示感谢!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电子科技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何敏

何敏

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