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通过“大学”太极修炼体系构建,重点讲述太极拳法招式和变化应用规律,既传授太极武功,又突出太极文化的价值,真传原创,从道、法、术、功不同的层次维度,解读太极文化体系的时代价值与太极智慧管理自我、优化身心的神明妙用和多元内涵,让研学者练拳明理,文武并进,人生因太极而精彩!
本课程通过“大学”太极修炼体系构建,重点讲述太极拳法招式和变化应用规律,既传授太极武功,又突出太极文化的价值,真传原创,从道、法、术、功不同的层次维度,解读太极文化体系的时代价值与太极智慧管理自我、优化身心的神明妙用和多元内涵,让研学者练拳明理,文武并进,人生因太极而精彩!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以传授中华太极武学道艺为主要内容,以太极文化为切入点,介绍太极修炼体系和方法,阐述太极拳的体用之道和理法实践,强调中华武术精神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身心拓展和责任担当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中华传统武术的教学都特别强调“真传”,除身体动作的身教之外,还需要语言点化和心法的传授,古有“宁传十手不传一口”的拳谚,证明了“口传身授”对武术学练的重要性,现代慕课则为大学太极修炼者打开了方便之门。做为信息时代的新形态教学手段,“太极修炼与身心拓展”慕课,增强了传统武术教学的信息时空性、教学直观性和应用多元性,可大大助益当代大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国优秀太极文化,以武修身,以武立德。
本课程以原创国家级武术健身方法“九式太极操”为核心,精选有代表性和特色的太极拳法招式进行真传详解并传授其应用和变化规律,活学妙用,举一反三,打破太极拳是老人运动的刻板印象,让更多大学生通过本课程了解和运用优秀的中国太极文化智慧,增强传统文化自信和底蕴。
授课目标
太极拳不仅仅是中华民族一种古老的运动方式,也是现代社会自我情绪压力管理和身心优化的重要手段。目前,伴随着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太极拳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修习太极拳不仅可有助于提升个人的传统文化底蕴和身心状态,还有助于增强在国际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练拳明理,超越自我,从根本上提高核心竞争力、目标行动力和自我身心管理能力,发挥天赋、激活潜能,形成文武兼备、胆略超群,能独挡一面的精英状态和侠者风范。
课程大纲
中华武术文化及太极修炼体系概述、武德武礼与抱拳礼要义
课时目标:本章使习练者对中华武术文化及太极修炼体系有全面的把握,了解中华武术文化的基本礼仪和中华太极修炼的基本功法,从而达到中华太极修炼的入门要求,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1.1 中华太极文化及太极修炼体系概述
1.2 中华太极的修习方法及入门要求
1.3 中国武术的抱拳礼
1.4 太极拳的基本功
1.5 太极拳内功修炼方法
太极拳入门基础及拳理要素、拳法实修
课时目标:本章通过介绍简化太极拳中的四个基本动作——野马分鬃、白鹤亮翅、云手、手挥琵琶,对应于太极智慧中的起承转合,既体现一种动作的衔接,又体现气势的连贯和太极动作的特有节律,让习练者感受激人奋进、承载责任、运转乾坤、目标坚定的积极寓意。
2.1 起承转合——起:野马分鬃
2.2 起承转合——承:白鹤亮翅
2.3 起承转合——转:太极云手
2.4 起承转合——合:手挥琵琶
2.5 本章总结
“九式太极操”内修功法特点及其内涵精义详解
课时目标:本章介绍由张旭光老师原创的国家级内功修炼方法——九式太极操,帮助练习者体悟太极拳法之松静自然的精髓与奥妙,提高练习者筑基换力、安神养元的功夫层次和进一步学习太极拳的兴趣和信心。
3.1 九式太极操介绍
3.2 九式太极操重要功法动作——无极式
3.3 九式太极操重要功法动作——开步下按式
3.4 九式太极操重要功法动作——抱球开合式
3.5 九式太极操重要功法动作——左右动转式
3.6 九式太极操重要功法和动作——全身调理式
3.7 九式太极操重要功法和动作——手捧莲花式(上)
3.7 九式太极操重要功法和动作——手捧莲花式(下)
3.8 九式太极操重要功法和动作——螺旋缠绕式
3.9 九式太极操重要功法和动作——安神养元式
3.10 九式太极操重要功法和动作——松心减负式
3.11 九式太极操完整教学演示及总结
太极拳法变化及应用
课时目标:本章着重为大家介绍和解读太极拳招式的巧妙变化和应战之道,以提升习练者的综合防身与临敌应变能力。太极拳是一门独特的中华传统武术功夫,其本质特征是内外兼修、文武合道,传统太极拳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有其特定的攻防含义和技法内涵。
4.1 太极拳法变化——搂膝拗步
4.2 动作组合练习——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
4.3 太极拳法变化——猫洗脸
太极推手技法介绍及基础入门知识
课时目标:本章介绍太极推手的入门知识、基本练习要领以及五种定步单推手的练习方法,一来拓展习练者的眼界,使习练者对太极拳术及太极修炼体系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二来使习练者能够通过一些简单的推手练习感悟太极拳的劲力变化,快速地提升太极拳功夫水平。
5.1 太极推手入门知识
5.2 太极推手基础练习
5.3 太极单推手——立圆
5.4 太极单推手——腹前平圆
5.5 太极单推手——太极鱼摆尾
5.6 太极单推手——“∞”字折叠
5.7 太极单推手——胸前平圆
5.8 太极单推手组合练习
太极功法的养生修炼与情绪压力管理
课时目标:本章从太极养生方法入手,介绍太极拳的内功修炼和身心健康的关系,让习练者通过习练太极拳,提升自我身心压力管理能力,全面改善身心状态。
6.1 摩拳擦掌
6.2 抱球开合
6.3 左右动转
6.4 梢节运化
6.5 搓抖震揉
6.6 叩击排打
6.7 拉伸扭转
6.8 蹲起蹦跳
6.9 无极式调息
6.10 如释重负
太极文化智慧与整体思维体系的方法论原理
课时目标:本章介绍太极文化的智慧与整体思维体系的方法论原理,通过将太极拳拳理拳法与商业案例、宇宙自然规律相结合、相对比,深入阐释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太极文化智慧的优越性,提出了弘扬推广中华太极文化、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思考。
7.1 太极拳理及智慧的体现形式
7.2 太极拳理与商业应用案例分析
7.3 “天人合一”整体观的具象释义——“大树理论”
7.4 太极智慧与身心管理
7.5 太极拳所蕴含的中国文化智慧要素
7.6 本章总结
教学回顾与课堂讨论
课时目标:本章对课程的体系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梳理,并对习练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常遇问题进行讲解和讨论,以便大家对本课程介绍的太极修炼体系的认识更完备、更可延拓,为习练者在课程结束之后更深入地学习太极拳、更广泛地接触太极文化、更灵活地运用太极智慧提供广阔的思路。
8.1 精彩教学内容回顾
8.2 课堂讨论一
8.3 课堂讨论二
8.4 课堂讨论三
8.5 课堂讨论四
8.6 课堂讨论五
8.7 课堂讨论六
8.8 课堂讨论七
8.9 课堂讨论八
8.10 课堂讨论九
8.11 课程总结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无特殊要求,但需热爱传统文化,尤其是太极武术文化。
证书要求
综合成绩100分,其中课程讨论10%,单元测验40%,考试占50%。要求看完全部视频并且综合成绩在60分以上算完成本课程学习。60-84分为及格,85-100分为优秀。
设置“合格”(达到60%成绩)、“优秀”(达到85%成绩)两档课程标准,可申请任课教师电子签名的课程证书。
你可以在课程结束后根据需要申请认证证书,认证证书的收费标准为100元/份。
证书发放工作由爱课程网负责,有关请咨询:010-58556579.
参考资料
[1]《太极拳论》,王宗岳著;
[2]《简化太极拳教学与实践》,吴昊、张旭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3]《九式太极操》,张旭光著,人民体育出版社;
[4]《太极拳术》,顾留馨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5]《太极拳全书》,人民体育出版社编,人民体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