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与实践课程。学生首先学习劳动教育理论知识,然后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参加劳动实践,学生动手用脑,操作实干,出力流汗,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实践,学生了解劳动与劳动教育知识,熟悉劳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懂得劳动的价值并在实践中努力劳动,使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念;在实践中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体验劳动创造价值,培养学生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培育学生艰苦奋斗的劳模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使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开放运行、自主选择的劳动实践项目;引导大学生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从而形成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勤奋创新的工作态度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1. 通过劳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使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形成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态度,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2. 指导学生以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为榜样,激发劳动热情,践行劳动者的高尚情操和优良品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敬业奉献的劳动精神。
3. 了解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性损害的识别与预防,注重安全防护和职业健康。指导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生产安全操作规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确保人身设备安全。
4. 学习了解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劳动者应享有的社会保障权利,防范劳动合同签订、履行时的法律风险。
5. 掌握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和技能,具备胜任相关工作的劳动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在劳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 劳动教育概述
1.1劳动教育大有深意
第一章 单元检测
第二章 劳动价值观
2.1劳动价值观的内涵解读
2.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
2.3为什么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
第二章 单元检测
第三章 大学生与劳动精神
3.1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深刻内涵
3.2劳动精神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3.3弘扬劳模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
3.4新时代工匠精神解读
第三章 单元检测
第四章 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
4.1什么是劳动法律关系
4.2发生劳动争议应该如何理性解决
4.3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后应该怎么办
4.4劳动合同签订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4.5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如何保护自己
4.6劳动者享有哪些职业保障
4.7大学生招录聘过程中如何防范法律风险
第四章 单元检测
第五章 劳动安全教育与职业健康
5.1强化安全教育 确保劳动安全
5.2劳动与健康概论
5.3劳动相关健康损害的预防
5.4职业生理学和职业工效学
5.5职业心理学
5.6职业性有害因素
第五章 单元检测
第六章 大学生劳动类型
6.1大学生与常规性劳动
6.2大学生与创新性劳动
6.3大学生与耕读劳动
6.4人工智能概述
6.5人工智能与未来劳动
第六章 单元检测
第七章 劳动教育实践项目案例
7.1中草药栽培及产品制作
7.2智能循迹小车
7.3手工篆刻设计与激光制作
7.4台灯的创意设计与激光制作
7.5简易木工技能操作实训
7.6指尖陀螺设计制作
1.劳动通论(第二版),9787040561272,刘向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5。
2.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9787313248701,丁晓昌 顾建军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6。
3.大学生劳动教育,9787305245381,鲁扬 杨天 戴媛媛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6。
Q:本课程的特色与优势有哪些?
A:本课程具有两个方面的特色与优势:
其一:落实立德树人,强化政治思想。课程紧扣《意见》和《纲要》精神,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时代劳动观为主要内容,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其二:遵循学科逻辑,彰显时代特色。课程讲解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理论、法学中的权益保护知识、职业健康和劳动安全等专业理论,充分展示了劳动教育是交叉学科的特征。课程还充分考虑了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培养劳动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等内容,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