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仪器分析A
第7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9月01日 ~ 2025年01月09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12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仪器分析是化学和材料类相关专业学生开展工程实践及科学研究等工作时所必须的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慕课教学,课外调研以及实验等环节的教学活动,讲解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以及光学分析等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础理论,相关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等,使学生在掌握各类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适用领域和性能特点的基础上,能够独立使用常见分析仪器,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仪器,准确的完成定性定量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实验研究工作的能力。同时,本课程也将通过介绍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仪器分析方法所存在的局限等内容,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仪器分析的学科背景和发展特点,并深刻理解仪器分析方法在现代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作用和价值,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与工作中能够以本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紧跟仪器分析发展趋势,继续开展对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学习。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能够准确阐述色谱、电化学、光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并能够正确操作气相/液相色谱仪,电化学工作站,原子/分子光谱仪等分析仪器,能够充分了解上述各类分析方法中的干扰和误差,并结合其产生的原因,应用适当的方法减少对分析结果对影响。

课程目标2:能够针对科学研究或工程应用的实际需要,综合考虑各类分析方法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分析仪器并设计合理的分析流程进行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并能够运用相关数学工具和计算机软件对所取得的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和表达。

课程目标3:能够对气相/液相色谱仪,电化学工作站,原子/分子光谱仪等分析仪器所给出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并结合研究实际需求与其他信息综合后得到有效结论。

课程目标4:能够充分了解各类分析仪器对于现代科学研究的意义,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状况,合理评价各类分析方法在当前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与价值。

课程思政目标:能够理解分析检测的准确性与客观性对于科学研究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并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能够全面了解分析技术和仪器对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了解我国现阶段仪器分析领域发展现状,明确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相对应的社会责任,树立个人,国家,社会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形成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观。

课程大纲
绪论
1.1 仪器分析概述
1.2 仪器分析的关键问题
1.3 关于本课程
色谱分析法
2.1 色谱分析法概述
2.2 色谱仪的结构
2.3 色谱分配机理
2.4 色谱塔板理论
2.5 色谱速率理论
2.6 毛细管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
2.7 色谱分离度与分离基本方程
2.8 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
2.9 检测器概述
2.10 色谱检测器原理与应用
2.11 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电位分析法
3.1 电化学分析概述
3.2 电位分析法概述
3.3 pH计电极结构
3.4 膜电位的形成
3.5 电位测定法原理
3.6 电位测定分析中的误差与干扰
3.7 离子选择性系数
3.8 离子选择性电极
3.9 电位分析定量方法
3.10 电位滴定法
伏安分析法
4.1 伏安分析法概述
4.2 电解池中的伏安曲线
4.3 浓差极化及其形成条件
4.4 滴汞电极结构与特性
4.5 极谱分析定性与定量方法
4.6 极谱分析中的干扰与消除
4.7 极谱催化波与单扫描极谱法
4.8 循环伏安分析
4.9 溶出伏安分析
4.10 极谱滴定
库仑分析法
5.1 库仑分析概述
5.2 电重量法及其不足
5.3 法拉第电解定律与100%电流效率
5.4 控制电位库仑分析
5.5 库仑计原理与应用
5.6 恒电流库仑分析
原子光谱分析法
6.1 光学分析概述
6.2 原子结构与原子光谱
6.3 原子光谱分析原理
6.4 原子发射光谱仪
6.5 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方法
6.6 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6.7 原子吸收光谱的谱线宽度
6.8 锐线光源与峰值吸收
6.9 原子吸收光谱仪
6.10 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6.11 原子吸收光谱的干扰与消除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7.1 分子能量与分子光谱
7.2 分子光谱分析原理
7.3 红外吸收光谱产生条件
7.4 分子振动形式与红外吸收
7.5 基团频率与基团频率位移
7.6 红外吸收光谱的强度
7.7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方法
7.8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无机及分析化学

大学物理

电工学基础

参考资料

1、胡坪, 王氢. 仪器分析(第五版)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武汉大学. 分析化学(第五版)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方惠群,于俊生,史坚. 仪器分析. [M]. 上海:科学出版社, 2015

4、Douglas A Skoog,F James Holler,Stanley R Crouch. Principles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6th Edition). [M]. Boston: Cengage Learing, 2006

苏州科技大学
6 位授课老师
曹丰

曹丰

讲师

蒋莉

蒋莉

副教授

江璠

江璠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