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期末不挂科
文学欣赏与批评
第1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2月19日 ~ 2020年05月24日
学时安排: 2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7645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661)
spContent=文学是人学。文学中的世界,是人的世界的艺术映像。敏感的作家对世界和人生有独特而精深的理解,他们的作品也就格外地具有人学的内涵。本课程重视经典,通过对经典的鉴赏来领会文学批评的要义,提升我们观察世界、理解人生的能力。文学培养我们高尚的情操和敏锐的眼光,做一个懂得美、热爱生活的人。
文学是人学。文学中的世界,是人的世界的艺术映像。敏感的作家对世界和人生有独特而精深的理解,他们的作品也就格外地具有人学的内涵。本课程重视经典,通过对经典的鉴赏来领会文学批评的要义,提升我们观察世界、理解人生的能力。文学培养我们高尚的情操和敏锐的眼光,做一个懂得美、热爱生活的人。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1、了解和掌握文学欣赏与批评的基本理论知识。
2、对文学作品的文本进行审美分析,在审美想象中进入自由创造的境界,体味艺术的精微和美妙,使身心得到涵养。
 3、理解创作和审美的艺术规律性,理解人的存在意义。

课程内容:

  欣赏篇(11学时):结合名作的欣赏介绍文学欣赏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内容包括“触摸作者心灵”、“有意味的形式”、“思想启迪人心”。

  批评篇(11学时):结合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讲解文学批评的基本问题,内容有“从问题开始”、“寻找新角度”、“顶层的设计”等。
 
 

授课目标

在以审美为中心,把握文学欣赏和批评的一些重要理论环节,引导学员进入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的审美世界,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重点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而又以文学作品的审美分析和鉴赏加深对文学批评理论的理解,从而达到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审美能力的提高相互促进的学习效果。


课程大纲

第一周

1.1 有意味的形式:形式美概述

1.2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1.3 闻一多的《死水》

1.4 朱湘的《采莲曲》

1.5 戴望舒的《雨巷》

第二周

1.6 戴望舒的《偶成》与卞之琳的《断章》

1.7 穆旦的《诗八首》(一)

1.8 郭沫若的《天狗》

1.9 鲁迅的《药》

1.10 曹禺的《雷雨》

第一单元测试

第三周(下)

2.4《子夜》与《蚀》的价值对比

2.5 解读沈从文的小说

2.6周作人的独特趣味

第二单元测试

第三周(上)

2.1文学启迪人心:文学的思想启迪功能

2.2 -3鲁迅小说的意义在哪里

第四周

3.1触摸作者心灵:文学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3.2《阿Q正传》: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3.3《影的告别》:鲁迅心灵矛盾的展现

3.4《过客》:对绝望的反抗

3.5 周作人:叛徒与隐士的纠结

第五周

3.6 郁达夫的“沉沦”和人道主义伦理观

3.7-8 沈从文的《边城》:静美和隐痛

3.9张承志的《黑骏马》:反抗宿命

第三单元作业

第六周

4.1 从问题开始:批评中的问题意识

4.2 从阅读思考中发现问题

4.3 沈从文与道家艺术精神的关系

4.4 在与学术史对话中提炼问题

第七周

4.5 周作人的思想蜕变问题

4.6 关于反思五四的立场问题(上)

4.7 关于反思五四的立场问题(下)

第四单元测验

第八周

5.1 寻找新角度:《狼图腾》批评角度的启示

5.2 《狼图腾》与中国形象问题

5.3 华文文学:从学科到方法

第九周

5.4 鲁迅研究中的角度选择

5.5 是批评的流派还是批评的特色(上)

5.6 是批评的流派还是批评的特色(下)

第五单元作业

第十周

6.1 顶层的设计:何为“顶层设计”?

6.2 巴金的《寒夜》:文本的裂隙与风格的成熟

6.3 从《伤逝》到《寒夜》:伦理革命的困境和传统文化的绵延

6.4 鲁迅《狂人日记》的结构艺术

第十一周

6.5 张承志的文学和宗教

6.6 革命现代性与中国左翼文学

6.7 从知青下乡到民工进城的文学叙事

6.8 韩寒“神话的破灭”

6.9 课程小结

第六单元测验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爱好文学艺术,具备基本的文学欣赏能力,具有基本的理论思考的兴趣。

证书要求

成绩60-84分合格证书,成绩85-100分优秀证书。(证书需申请)

成绩构成:

1.课程讨论占20%:在“课堂交流区”发帖15个。

2.单元测验占40%:一、二、四、六单元为选择题型,可以尝试3次,以最高分计;在设定日期内完成。

3.单元作业占40%:三、五单元为作业题型。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后,参加互评,至少评阅他人作业6份。评阅6份及以上者,获他人评你作业的平均分;评阅不到6份者,获平均分的80%;未评阅作业者,得平均分的50%。


参考资料

陈国恩主持:国家精品资源课《中国现当代文学史》https://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2851.html 

陈国恩著:《文学欣赏与批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2月出版,新型配套教材,用手机扫描每个章节的二维码即可观看教学视频、作品简介、习题练习等。

陈国恩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

陈国恩、樊星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

陈国恩著:《文学批评与思想争鸣》,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陈国恩著:《学科观念与文学史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陈国恩等著:《中国“自由”派文学的流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陈国恩主编: 《中国当代西部小说与地域文化专题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


武汉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陈国恩

陈国恩

教授,博士生导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268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79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