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货币银行学)是关于货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系统知识的课程,课程整体上从货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三条主线展开,将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进行有机结合,从风险收益关系、信息及价格功能的基本逻辑关系出发,向学生讲授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调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授课视频部分主要针对本课程的关键概念和核心思路进行讲授,是相对稳定的基本知识。课程非视频资源丰富,并且动态调整,贴合不同学期同学们所处的国内外发展金融背景,引导同学们理解分析实际金融问题。
导论
绪论
阅读资料:名家观点_货币银行学课程改革和发展
双语学习:什么是金融(what is finance)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1 什么是货币
1.2 支付形态的演变
1.3 何为M0,M1,M2
拓展学习资料:(1)数字货币:(2)M2 与GDP关系
第二章 利息与利率
2.1 利率大系统
2.2 单利和复利
2.3 利率决定理论线索
2.4 利率风险结构理论
2.5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拓展学习资料:参与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和健全中国基准利率体系
第三章 金融工具
3.1 股票与债券
3.2 商业票据与回购
3.3 期货与期权
拓展学习资料:金融衍生工具套期保值的应用
第四章 金融市场
4.1 金融市场概论
4.2 货币市场
4.3 资本市场
4.4 金融衍生品市场
拓展阅读: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及投资风险教育
第五章 金融机构体系
5.1 金融机构类别
5.2 金融机构存在的经济学解释
5.3 非存款性金融机构
第六章 商业银行
6.1 商业银行概述
6.2 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业务
6.3 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与表外业务
6.4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拓展阅读:(1)带你揭开“非法校园贷”的真面目;(2)金融科技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挑战与冲击
第七章 中央银行
7.1 中央银行的演进与类型
7.2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7.3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拓展阅读:正确看待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变化
第八章 货币供给
8.1 商业银行与货币创造
8.2 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8.3 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
8.4 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
拓展阅读:(1)社会融资规模指标的诞生和发展; (2)数字货币辨析
第九章 货币政策
9.1 货币政策目标
9.2 货币政策工具
9.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9.4 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
拓展阅读:央行最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宏微观经济学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黄达、张杰,《金融学》第5版(曾用名《货币银行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
蒋先玲,《货币金融学》第3版,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
黄宪、侯成琪、赵征,《货币金融学》第7版, 武汉大学出版社,2021年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12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