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当代景观设计语言研究与应用
分享
spContent=本课程将系统讲解当代景观设计语言要素与风格流派,提高学生对不同设计语言要素、风格流派的脉络、形式表现的掌握和相应风格的文化内涵和外延的拓展,指导学生学习现代景观空间建构的语言要素、景观环境调查与评价、景观设计思维与表达以及可持续景观设计的方法。本课程由武汉理工大学精品课程名师教学团队打造,课程负责人为湖北省一流课程负责人、武汉理工大学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名师,曾多次指导学生获全国设计类、手绘类竞赛一等奖,并多次获最佳导师奖、优秀导师奖。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特点:

  本课程将系统讲解当代景观设计语言要素与风格流派,提高学生对不同设计语言要素、风格流派的脉络、形式表现的掌握和相应风格的文化内涵和外延的拓展,为今后的设计研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方法:

  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景观设计语言,景观的初步设计流程与步骤:“亲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学会在景观设计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引入先进的教学方式:引入多种设计表现形式与设计思维训练的综合性教学,并引用较完整的在线教学资源,供学生拓展学习。

  运用先进的现代媒体技术改进教学:结合中国大学MOOC手机APP配套学习课程,同时借助微信QQ群回答教学疑点难点。

  改革评价与考核方式,融入学科竞赛:教学环节导入国内外设计竞赛。在课程考核同时,引入社会评价、专家评价。社会评价与获奖,可转化成附加分数。通过多源评价综合,实现立体评价。


师资团队:

课程负责人:

王刚博士,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一流课程负责人,武汉理工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名师,环境设计系执行系主任。主持及参与横向课题二十余项、竞赛获奖十余项,其中主持纵向课题: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项,中央高校自主创新项目2项、校教学研究项目1项。参与纵向课题:国家精品课程1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2018年主持葛洲坝淮安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景观规划设计、木兰山当归生态会所景观规划与建筑室内设计;2016 主持周大福(武汉)珠宝文化产业园室内设计。

二十多件作品在各种全国期刊和展览中发表,并多次获奖。其中周大福(武汉)珠宝文化产业园室内设计获首届中国展示空间设计大赛华中赛区铜奖、最佳照明奖、全国总决赛银奖;《武汉中山舰博物馆设计方案》获全国第四届室内设计大赛银奖;油画《岁月》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全国工艺美术精粹展银奖、雕塑《火凤凰》获展览铜奖;湖北高校第五届美术与设计大展金奖2项。近年来指导学生获全国和省级艺术与设计大赛获大奖十余项。

现为湖北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湖北省美学学会理事、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学术与教育委员会专家、成都众人美术馆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员、中国美术研究院会员、副研究员、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书画研究会会员、零捌筑意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顾问。

 

主讲教师团队:

王双全,男,博士,教授,曾任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现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武汉理工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理论研究。中国建筑师协会室内设计会会员、建设厅专家评委、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理事。

主持多项省级以上部门举办的重大活动科研项目并参与教育部社科项目,完成科研总值达四百多万。参与国家工信部豪华邮轮设计课题团队。国内外发表的学术论文7篇。主持完成企业委托和省、市项目20余项。主持在研项目丹水池村胜强锅炉厂地块限价安置商品房,项目累计到款119万余万。主持在研项目湖北省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房建设计,项目累计到款107万余万。

参与国家教育部委托的在研省部级纵向项目李渔造物思想研究。参与国家工信部委托的豪华邮轮设计项目。2017年,国际视野下面向行业的工业设计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雷鑫,男,1979年10月生,博士毕业于东南大学。2017年武汉理工大学任教至今,现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讲师。担任《计算机艺术设计基础》、《专业表现技法》、《旅游景观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2010年,出版译著《视觉研究:怀疑式导读》,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年,翻译出版《王畅&迪赛工房建筑设计工作室》一书,江西科技出版社;先后发表《影像时代艺术学的分类与交叉》、《死于威尼斯中的美学分析》等研究论文。


秦颂,女,19764月生,199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系环境艺术专业,2003年硕士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19977月在武汉理工大学任教至今,现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讲师,长期担任《测绘与制图》、《造型基础》、《专业表现技法》、《设计方法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系统地了解当代景观设计语言要素与风格流派。能从景观设计要素、语义表达、表现手法、基本特征、文化内涵等方面,了解现代景观空间建构的语言要素、景观环境调查与评价、景观设计思维与表达以及可持续景观设计的方法。

成绩 要求

本课程总成绩=课程讨论(20%)+单元测试(10%)+单元作业(20%)+课程考试(50%)

1.课程讨论要求:在“课堂交流区”内发帖回帖的数量不少于10个,系统自动认定;综合讨论区与老师答疑区,系统不自动计分,用于学习研讨和活跃课堂气氛。

2.本课程单元作业,有计分与不计分两种类型,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本课程考试总共有2项,含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凡是超过截止时限的单元作业与考试,因系统关闭原因,仅可做自我学习之用,但不会计分。

注意:本课程作业的批改方式,采用学生互评形式。请同学们在提交作业后参加互评。评5份以上其他人的作业,方可获得自己互评成绩的100%;参与但未足额完成5份互评,只能得作业得分的80%;未参与互评,只能得作业得分的50%。老师根据个人的专业判断,并考虑互评成绩的合理性,通过域外成绩等方式调整评分。 

3.本课程单元测试,有计分与不计分两种类型,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其他不计分的测试作业,可作为个人自我测试提高之用。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修课学生需具备一定艺术基础;会熟练使用各种设计软件;前期知识储备可包括:景观设计要素、语义表达、表现手法、基本特征、文化内涵等方面知识,现代景观空间建构的语言要素知识、景观环境调查与评价、景观设计思维与表达以及可持续景观设计的方法。



参考资料

1. [] 罗伯特·霍尔登(Robert Holden),[] 杰米·利沃塞吉(Jamie Liverse 著,《景观设计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

2. 王向荣 著,《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3. 曾伟 著;成玉宁 编, 《现代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丛书:西方艺术视角下的当代景观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