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自从有了人类活动,就产生了通信。在人类的活动过程中需要相互传递信息,也就是将带有信息的信号通过某种系统由发送者传送给接收者,这种信息的传送过程就是通信。“通信原理”是电子、通信、信息类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主干课程,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和必不可少的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很久以来,人们寻求各种方法来实现信息的传送。我国古代利用烽火台传送边疆警报,古希腊人用火炬的位置表示字母符号,一站一站地传送信息,这种光信号的传输构成最原始的光通信系统。利用击鼓鸣金来报时或传达作战命令,这也是最原始的声信号传输。以后又出现了信鸽、旗语、驿站等抄送消息的方法。这些原始的通信方式,无论在距离、速度方面,还是可靠性与有效性方面都很差。直到19世纪初,人们开始利用电信号传输消息,通信方式才发生了根本变化。1837年,莫尔斯发明了电报,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19世纪末,人们开始利用电磁波传送无线电信号。从此,传输电信号的通信方式得到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且正在迅速地向各个领域渗透。特别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促进通信网、计算机网和综合业务网的发展。这就要求人们能了解和掌握现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以面对信息社会的发展。

“通信原理”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课程,它主要研究各类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原理,分析其性能指标。由于新的通信方式层出不穷,其课程内容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更新。掌握好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信系统的核心是信号设计。本课程在强调信号的数学表达和推导的同时,力求把握通信发展的脉络,阐述透彻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我校自1995年开始开设通信原理课程,经过多年建设,已拥有一支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的教学队伍,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他们责任心强、业务精良,保证了课程建设的高质量与高水平。课程组于2009年新开发了通信原理课程网站,建立了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提供了课程的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和实验环节等教学资源,使得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深受学生的好评。

本课程获评2014年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016年武汉理工大学教学团队,2020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2023年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一流课程)。

授课目标

1、了解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随参信道对信号的影响、高斯白噪声的特性、码元传输速率、信息传输速率的概念、通信系统可靠性和有效性的指标。

2、掌握确知信号的能量谱密度、功率谱密度、希尔伯特变换,掌握平稳随机过程的概念和特征、窄带高斯过程的时域表达式和统计特性、正弦波加窄带高斯过程的包络及相位分布、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时域和频域分析。

3、掌握AMDSBSSB以及VSB系统组成、调制解调原理,各种线性调制信号的时域表达式、频谱和带宽,FM信号的产生和解调原理,线性和非线性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能进行线性调制系统和非线性调制系统的带宽和抗噪声性能分析。

4、了解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掌握常见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码型、频谱,部分响应系统的频率特性和特点,能分析无码间串扰二进制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理解眼图。

5、了解抽样、量化、编码的概念,数字压扩技术,掌握A13折线编码原理,能进行PCM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和计算。

6、掌握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产生和解调方法、信号波形、频谱,能进行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的分析和计算。

7、了解最小频移键控的数学描述、正交调制与解调、OFDM的调制解调原理,理解最小频移键控的最小频率间隔和相位连续条件、IDFTDFTOFDM调制解调中的作用。

8、掌握纠错编码基本原理、常用简单编码、线性分组码的系统码产生方法,进行监督矩阵、生成矩阵的计算,了解循环码的编译码电路和卷积码编码方法。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概率论、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

参考资料

 材:

   王虹,卢珞先,朱健春.通信系统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参考书:

   1)樊昌信.通信原理(第7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年;

   2Jefferey S. Beasley. Moder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沈振元.通信系统原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4)曹丽娜.通信原理(7)学习辅导与考研指导.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常见问题

Q : 线上学习有什么具体要求?

A :在线学习情况,包括讨论次数,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情况,都有具体要求,会根据实际学习情况在公告栏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