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分享
spContent=这是一门与心理健康紧密相关的课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大学新生必修的通识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正确认识自我,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有效消除心理困惑,提高受挫和适应能力;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使大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困惑。

    本课程内容包括大学生的角色转换与心理适应、情绪及其管理、健康人格及其塑造、生涯规划与实践、学习心理与创新、人际交往与调适、恋爱心理与健康、自我意识及其提升、挫折心理与压力管理、常见的异常心理及应对等。

    总之,该课程的核心功能是对大学生进行“心育”,促进其心理健康,增强适应时代、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能力。

授课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可分为三级,具体如下:

1.一级目标——防治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级目标是防治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健康。其中在知识上,增强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知识;在技能上,能识别并及时发现常见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不良心理现象和行为予以矫正和治疗;在素质上,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面临心理困惑、心理危机时的自助和求助意识。

2.二级目标——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会和掌握心理调解的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二级目标是指导学生深化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了解,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优化心理素质,提高挫折承受力,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在知识上,达到普及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往、情绪情感、创业人生等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在技能上,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等。在素质上,能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善待他人,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3.三级目标——提升心理素质,开发个体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目标是健全个体,适应社会,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促进心理发展。其中在知识上,掌握相关发挥内在动力和心理潜能知识。在技能上,能通过健康心态的培养,促进心理健康的全面化;通过内在动力的激发,促进自我发展的主动化。在素质上,能达到优化心理品质,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期人才。

成绩 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课程总成绩满分100分,其中线上考核占50%+线下考核占50%


一、线上考核: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50%),分数分配如下:

1.线上期末考试(50%):期末考试为客观题(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同学们需要在90分钟内完成。

2.观看全部视频并完成单元测试(40%):为理解和巩固每章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一共有8个单元测验。单元测验的试题均为客观题,每次测验的总分20分。每次测验允许尝试3次取最高成绩,8次单元测验取平均分计入总成绩。同学们需在测验截止日期之前完成单元测试。

3. 参与课堂交流区的讨论(10%):系统默认只有“课堂交流区”这个板块的讨论才能计算成绩,所以想要获取满分学生需要在“课堂交流区”中参加老师发起的讨论,发帖和回帖的数量总共达5条及以上。老师会在每章设置讨论题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发表看法。


一、线下考核: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50%),分数分配如下:

1.考勤:70%

2. 个人成长报告:30%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本课程为通识教育,任何想了解心理学知识的个体都可以参加,无需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1] 格里格,津巴多. 心理学与生活 19[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 644.

 [2] 阿伦森等. 社会心理学 5[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517.

 [3] 郭亦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 梦的解析[M]. 北京: 台海出版社, 2018: 437.

 [4] 马建青.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 245.

 [5] 原田玲仁. 每天懂一点性格心理学 实用篇[M]. 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4: 133.

 [6] 岳晓东,应力,毛紫琼. 欣赏你的大脑[M].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5: 256.

 [7] 毕淑敏. 心灵游戏[M]. 北京: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0: 217.

 [8] 张昕 鲁比·怀克丝著. 精神问题有什么可笑的[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195.

 [9] 伍德 塞缪尔·e.,埃伦·格林·伍德,陈莉 丹妮斯·博伊德著. 心理学的世界 [M].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8: 877.

[10] 伍德 塞缪尔·e.,埃伦·格林·伍德,陈莉 丹妮斯·博伊德著. 心理学的世界 [M].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8: 446.

[11] 丹尼尔·戈尔曼,理查德·戴维森. 新情商[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9: 368.

[12] 菲利普·津巴多 徐国强编辑. 新知25 路西法效应 2[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

常见问题

一、 问:我没有任何心理学专业基础,这门课是否不适合我上?

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心理健康教育类的通识课程,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帮助大学生解决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即使没有任何心理学专业基础,也完全不影响学习效果。

二、 我是心理学专业的同学,这门课我是否还有必要上?

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将心理学知识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实践与运用。因此教学视角与学习效果都不同于心理学专业课程。在校大学生,无论什么专业,都可进行该课程的学习。

三、这门课的难度如何?

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难度较小。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会遇到一些陌生的单词和专业术语,不必害怕,也不必去死记硬背。我们会深入浅出地解释这些术语,并利用案例做进一步的陈述。

四、学生如何开始参与学习?

答: 学生需要先注册账号,绑定邮箱与手机,进入课程,点击参与课程学习,即可开始学习。

五、浏览器是否有相应推荐浏览器?

答: 推荐浏览器有谷歌浏览器、360浏览器,IE浏览器版本也行。遇到登陆问题,可以先退出重新登陆或者换浏览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