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酒历来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两大主流。古人称颂的饮、食、起、居、行五大生活要素,就将“饮”(茶与酒)列为首位。
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千百年来,酒与文化、文人、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华美酒飘香的历史中,酒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诸多领域都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反映出芸芸众生林林总总的人生百态。
酒文化部分既有饮酒的实用常识,又谈了饮酒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贴近生活的酒的起源、酒的生产、饮酒常识,以及品酒技巧、饮酒对人体健康的种种利弊,和有关酒的民风民俗、趣闻轶事、酒与文化的关系等,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
茶文化部分主要介绍中国茶文化,茶道,茶艺。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课程说古论今、由浅入深、通俗易懂,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使受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个人修养。
本课程是面向学习者及社会大众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对中华民族悠久的酒文化、美酒趣闻(涉及美酒溯源、传说、典故、文化内涵)、各种酒的生产、酒礼与酒俗、中餐礼仪、酒的养生与饮用等诸多方面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本课程集趣味性、知识性与文化性于一体,学习此课程,犹如畅游浩瀚的中华美酒长河,不亦乐乎!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提高学习者个人修养,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对茶文化相关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能基本掌握茶的基础知识,了解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并熟悉一定的茶道知识。
项目一 悠悠酒史
1.1悠悠酒史
1.2酒具
悠悠酒史
悠悠酒史单元作业
项目四 酒礼与酒俗
4.1古代的饮酒礼俗
4.2现代酒桌上的礼仪
4.3中国餐桌礼仪
4.4葡萄酒的礼仪
4.5中西方酒文化比较
酒礼与酒俗单元测试
项目二 酒中珍品
2.1酒的分类
2.2中国名酒及特色
2.3 世界名酒及特色
酒中珍品单元测试
酒中珍品单元作业
项目三 酒的酿造
3.1白酒
3.2黄酒
3.3葡萄酒
3.4 啤酒
酒的酿造单元测试
酒的酿造单元作业
项目五 酒情物语
5.1酒的掌故
5.2古代名人与酒
酒情物语单元测试
项目六 酒与养生
6.1酒的营养价值
6.2健康饮酒
6.3 酒的妙用
酒与养生单元测试
项目七 酒的品鉴
7.1各香型酒的品鉴
7.2 红酒品鉴
酒的品鉴单元测试
项目八 茶和茶文化的形成
8.1茶的起源
8.2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8.3 中华各民族的饮茶习俗
茶和茶文化的形成单元测试
项目九 茶的鉴赏
9.1茶的分类
9.2茶的鉴赏
茶的鉴赏单元测试题
项目十 茶与养生
10.1茶的营养价值
10.2 科学饮茶
茶与养生单元测试
项目十一 茶道与茶艺
11.1中庸、和谐与茶道
11.2茶器的选择
11.3中国教派和茶道文化
茶道与茶艺单元测试
项目十二 茶艺实践
12.1铁观音茶艺
12.2 绿茶茶艺
12.3 花茶茶艺
茶艺实践单元测试
本课程是一门通识课,不分专业,适合所有学习者。
[1] 赵宏,《中国古代艺术陶瓷》,中国旅游出版社
[2] 顾洪金,《调酒》,旅游教育出版社
[3] 罗伯特马杰尔,《酒吧经营与管理》,旅游教育出版社
[4] 李志伟、彭淑清、陈祥军,《中国风物特产与饮食》,旅游教育出版社
[5] 宛利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物质民俗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中国式养身》,唐祖宣主编,北京:新华出版社;
[7]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杜金鹏、张大千专辑视频。
[8]郑春英. 茶艺概述[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
[9]栗书河. 茶艺服务训练手册[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10]丁以寿. 中华茶艺[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11]吴建丽. 养生中国茶[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0
[12]林治. 中国茶艺[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13]阮浩耕. 茶之初四种[M].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