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hi,小mooc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第15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7日 ~ 2025年06月17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12周,共18周 已有 601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314)
spContent=从我国北宋著名建筑师李诫的《营造法式》、苏颂的《新仪象法要》,到达芬奇的《绘画论》、蒙日的《画法几何学》,无不诠释着图样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该课程是国家首批认定的一流在线课程,它是您学习掌握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方法、提高空间思维能力、适应当前数字化设计制造时代需求、提升工程技术专业技能的一个平台和必要渠道。
从我国北宋著名建筑师李诫的《营造法式》、苏颂的《新仪象法要》,到达芬奇的《绘画论》、蒙日的《画法几何学》,无不诠释着图样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该课程是国家首批认定的一流在线课程,它是您学习掌握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方法、提高空间思维能力、适应当前数字化设计制造时代需求、提升工程技术专业技能的一个平台和必要渠道。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时代,工程图样仍然是各种仪器、仪表及设备表达和交流设计意图的重要工具,《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就是一门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基本图学素养的必修基础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我国最早的无线电通信学校(1931年),1959年被中央确定为20所全国重点院校之一,制图课程伴随其已有50余年的开设历史,一代代的传承启下,该课程已成为我校有口皆碑的经典课程,2008年该课程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2014年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020年认定为国家级首批一流在线课程。  

本课程在教学及教材中,采用了单螺钉匹配器、波长计、开关、插头等电子信息类相关的产品以及接线图、印制版图、结构图等,充分体现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图学特色。其教学紧扣投影基础、图样表达与计算机绘图三大知识模块,使学生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具备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空间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绘图工具。课程知识点系统、全面,适合兄弟院校SPOC以及慕课堂教学的开展。

授课目标

本课程是工科类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

1)熟悉国家制图标准,掌握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方法,具备表达和交流设计意图的基本能力;

2)具有一定的设计构型和空间思维能力;

3)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工程意识;

4)具备计算机绘图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课程大纲
课程概述、国家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
课时目标: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2)掌握常用的国家制图标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0 课程概述
ch1 国家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
*****单元测验--国家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
ch2 投影法、点线面及立体的投影
课时目标:本章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2)学习掌握点、线、面的投影作图以及在平面上作点和线的投影; 3)在点线面投影作图基础上,掌握立体三视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在立体表面上取点和线的方法。 这些技能是后续截交线、相贯线的必要基础。
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2.2 点的投影
2.3 直线的投影
2.4.1 平面的投影
2.4.2平面内的点和线
2.5.1立体的投影(平面立体)
2.5.2 立体的投影(圆柱体)
2.5.3 立体的投影(圆锥体)
2.5.4 立体的投影(圆球体)
***单元测验--投影法及立体的投影
ch3 截交线与切口
课时目标: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截交线、切口的特点和性质; 2)掌握平面立体的截交线(切口)求作方法; 3)掌握圆柱体、圆锥体、圆球体的截交线(切口)类型以及其求作方法; 4)掌握组合回转体的截交线(切口)求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1 截交线概述
3.2 平面立体截交线与切口
3.3 .1圆柱体截交线
3.3.2 圆柱体切口
3.4.1 圆锥体截交线
3.4.2 圆锥体切口
3.5 圆球体截交线与切口
3.6 组合回转体截交线
***单元测验--截交线与切口
ch4 相贯线
课时目标: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相贯线的特点、性质,掌握求作相贯线的方法步骤; 2)掌握求作平面立体与回转体相交相贯线的方法和步骤; 3)掌握两个回转体相交的相贯线求作方法,包括利用积聚性、利用辅助平面法; 4)学会正确分析特殊情况下的相贯线、两个圆柱体相交时相贯线的变化规律,并能正确快速作图; 5)在学习以上知识技能基础上,掌握多个立体相交其相贯线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4.1 相贯线的基本知识
4.2 平面立体与回转体的相贯线
4.3 利用积聚性求相贯线
4.4 利用圆柱体的相贯线变化规律作图
4.5 利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
4.6 特殊情况下的相贯线
4.7 多个立体相交的相贯线
***单元测验---相贯线
ch5 组合体
课时目标: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组合体的组成; 2)掌握画图、读图的分析方法(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能进行不太复杂的组合体画图和读图; 3)掌握国家标准对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掌握基本立体、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能对组合体进行正确标注。
5.1 组合体基本知识
5.2.1 画组合体视图的步骤
5.2.2 画组合体视图举例
5.3.1 读组合体视图应注意的问题
5.3.2 形体分析法读图
5.3.3 线面分析法读图
5.4.1 尺寸标注的基本知识
5.4.2 常见尺寸的标注
5.4.3 基本立体的尺寸标注
5.4.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单元测验--组合体
ch6 轴测图
课时目标: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轴测图的形成、分类、应用,重点掌握正等轴测图的基本知识(轴侧轴、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 2)掌握绘制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方法和步骤; 3)掌握回转体、圆角的正等轴测图绘制方法; 4)了解斜轴测图的特点和应用。
6.1 轴测图概述
6.2 平面立体的正等轴测图绘制
6.3 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绘制
6.4 斜轴测图简介
***单元测验--轴测图
ch7 机件的表达方法
课时目标:本章学习目标: 1)掌握机件表达方法的种类、用途; 2)掌握视图的种类、用途及其画法和标注要点; 3)掌握剖视图的种类、用途及其画法和标注要点; 4)掌握断面图的种类、用途及其画法和标注要点; 5)了解常用的简化画法及其他表达方法。
7.1 机件表达方法---视图
7.2.1剖视图的画法
7.2.2 剖视图--全剖视图
7.2.3 剖视图--半剖视图
7.2.4 剖视图--局部剖视图
7.3 机件表达方法--断面图
7.4 常用的简化画法及其他表达方法
***单元测验--机件的表达方法
ch8 标准件--螺纹紧固件
课时目标: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螺纹的基本知识,掌握单个和旋合螺纹的画法,掌握螺纹的规定标记和标注方法; 2)了解螺纹紧固件的规定标记,掌握螺钉连接、螺栓连接、双头螺柱连接的画法和标注; 3)了解螺纹连接的工艺结构。
8.1.1 螺纹的基本知识
8.1.2 螺纹的规定画法
8.1.3 螺纹的规定标记及标注
8.2 螺纹紧固件
8.3.1 螺纹连接工艺结构
8.3.2 螺栓连接
8.3.3 螺钉连接
8.3.4 双头螺柱连接
***单元测验--标椎件-螺纹紧固件
ch10 零件图
课时目标: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内容; 2)了解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原则,掌握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法,能绘制不太复杂的零件图; 3)能正确标注零件图的尺寸和相关技术要求; 4)能阅读不太复杂的零件图。
10.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10.2.1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原则
10.2.2 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
10.3 零件图的绘制步骤
10.4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10.5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10.6 零件的材料
***单元测验--零件图
ch11 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
课时目标: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的相关术语及其意义; 2)能进行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的标注。
11.1 尺寸公差及相关术语
11.2 极限与配合的选用与标注
11.3 几何公差及标注
***单元测验--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
ch12 装配图
课时目标: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装配图的意义和内容; 2)掌握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及其画法,能绘制不太复杂产品的装配图; 3)掌握装配图的阅读方法,能阅读不太复杂产品的装配图。
12.1 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
12.2 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12.3 规定画法与特殊表达方法
12.4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12.5 装配图的序号、代号及明细表
12.6 装配图结构简介
12.7 绘制装配图的步骤
12.8 读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
***单元测验--装配图
计算机绘图
课时目标: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AutoCAD软件发展、基本功能、软硬件环境、交互方式以及命令和点的输入方式等; 2)掌握AutoCAD软件的绘图命令、编辑命令、尺寸标注命令等主要操作方法; 3)掌握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方法。
13.1 计算机绘图概述
13.2 AutoCAD-绘图命令
13.3 AutoCAD-编辑命令
13.4 AutoCAD-尺寸标注命令
13.5 AutoCAD-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学习起点: 本课程无先修课程

参考资料

1.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教研组编写,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含习题集)(第三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4.

2. 杜淑幸主编, 《机械制图与CAD》(含习题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5.

常见问题

     本课程的学习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其图学能力就能得到较好地锻炼和提高,也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在学习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需要加强课后单元测试和单元作业的练习实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8 位授课老师
杜淑幸

杜淑幸

教授

程培涛

程培涛

副教授

张志华

张志华

讲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