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设计学和美好生活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11月30日 ~ 2022年05月27日
学时安排: 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036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1)
spContent=学习《设计学和美好生活》这门课程,你将看到两棵大树。随风而动的树叶就是我们生活中衣、食、住、行的设计作品;其中一棵树干是东方的社会历史和设计史、另一棵树干是西方的历史和设计史;顺着树干我们寻到树根,树根就是东西方不同的哲学思想。你会看到两棵树长得不一样,却各有其美。 “树叶”会随风摇曳,会随四季轮回而变(时尚和审美随时而变),然而“树干”是稳固的、明晰的(社会的变革和历史的脉络我们要能清晰明白),只要“树根”能抓实并不断吸收营养,这棵大树就会茁壮。只有不断滋养“树根”(设计作品的灵魂、我们的智慧),大树才会长生。只有强大的“树根”(把握事物本质规律的能力、正能量的价值观)才不会为“树叶”的摇曳而变成“墙头草”,才不会为“树叶”的飘落而“焦虑”,因为这样的“大树”知道第二年春天树叶还会发出嫩芽。 享受学习的过程,提升审美和品味、拥有美好生活哲学。
学习《设计学和美好生活》这门课程,你将看到两棵大树。随风而动的树叶就是我们生活中衣、食、住、行的设计作品;其中一棵树干是东方的社会历史和设计史、另一棵树干是西方的历史和设计史;顺着树干我们寻到树根,树根就是东西方不同的哲学思想。你会看到两棵树长得不一样,却各有其美。 “树叶”会随风摇曳,会随四季轮回而变(时尚和审美随时而变),然而“树干”是稳固的、明晰的(社会的变革和历史的脉络我们要能清晰明白),只要“树根”能抓实并不断吸收营养,这棵大树就会茁壮。只有不断滋养“树根”(设计作品的灵魂、我们的智慧),大树才会长生。只有强大的“树根”(把握事物本质规律的能力、正能量的价值观)才不会为“树叶”的摇曳而变成“墙头草”,才不会为“树叶”的飘落而“焦虑”,因为这样的“大树”知道第二年春天树叶还会发出嫩芽。 享受学习的过程,提升审美和品味、拥有美好生活哲学。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设计学和美好生活》这门课“有内涵”:含有服装设计、器物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插花艺术、品茶艺术等;这门课“有颜值”:精选古今中西载入设计史或者最具代表性的设计作品,使我们拥有真正的高品位审美;这门课“很系统”:沿着人类发展的历史轨迹梳理出清晰的框架,使我们拥有独立的思考和清晰的价值观;这门课“很实用”:解析设计作品背后的生活哲学,使我们拥有美好的生活;这门课又“很时尚”:用时尚的思路把最深刻的哲学观点呈现出来,说人话,保证你爱听,也许还会叫上朋友一起听。

授课目标

《设计学和美好生活》课程涉及了艺术、技术、文化和哲学。

授课目标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梳理自古至今、东西方经过时间的洗礼留在设计历史上的诸多经典设计。

第二,分析这些经典设计作品的功能、形态、技术和审美。

第三,探究设计背后的哲学思想。因为任何一件经典的设计作品都代表着那个时代、那个民族所崇尚的生活哲学,都体现了他们所秉承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通过探究明确指出只有符合“真善美”的设计才会流传的更广、更久。

第四,带着对设计的功能、形态、技术、审美及生活哲学的深层次理解,学生们将理论融入实践,设计出功能与审美兼备,形态与技术皆优,且能够引领真善美的生活方式的设计作品。

第五,由于设计师的普遍认知有所提升,更多优质的设计作品流向社会大众,提升了大众的生活品味,大众对设计作品审美与文化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促使设计走向精良和高雅、人们的生活走向真善美。


课程大纲
女子衣橱里的必备华服
课时目标:清楚上古时代、晋朝、唐朝、宋朝、清朝、近代服饰的演变历程,明确服饰的审美及礼仪。
从“深衣”至“旗袍”
女神的经典穿搭
课时目标:清楚古希腊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大革命以后以及20世纪西方服饰的演变历程,明确时尚走向与社会变革的内在联系。
从“希顿”至“小黑裙”
皇家贵族的高级定制
课时目标:清楚不同朝代皇家贵族服饰的专属图案及色彩,明确高定的界定以及君子的穿衣之道。
如何把握高级?
奢侈品牌的时尚态度
课时目标:清楚迪奥品牌的设计理念,明确特里莎修女、凯瑟琳·德·美第奇、伊丽莎白一世、玛丽•安托瓦内特、伊丽莎白二世、安吉丽娜朱莉等人的时尚态度与社会变革和生活哲学之间的关系。
如何看透时尚?
美是矛盾的调和
课时目标:通过对比中国、日本、美国的当代服饰设计清楚如何平衡设计中的矛盾点,明白如何平衡生活中的矛盾点。
1.1既朴实无华又高贵优雅
1.2设计的最深处是爱
1.3最高的美是矛盾是调和
为“知味者”而设计
课时目标:通过鉴赏王羲之、张翰、苏轼等文人所青睐的器物,了解其生活态度,明白有品位的器物设计与有品位的生活态度之间的密切关联。
做个生活的“知味者”
“品味”设计
课时目标:通过了解袁枚、韩熙载、宋应星等所青睐的器物,了解其生活态度,明白有品位的器物设计与有品位的生活态度之间的密切关联。
用心“品味”生活
“品茗”设计
课时目标:通过了解中国唐朝、宋朝、元朝和近代的茶事,以及英国的下午茶和当代的奶茶等,一方面鉴赏不同时期的茶器,如陶器、瓷器、紫砂、玉器等,另一方面明白品茶有助于身体和心灵的健康发展。
品茶以感知身体、观照心灵
日常生活中的诗意设计
课时目标:通过了解芬兰、法国、英国、美国、韩国等当代产品设计,明确“有机设计”、“情感化设计”、“为特殊人群设计”等设计理念和美好生活理念之间的密切关联。
诗不在远方 就在当下
东方居住设计
课时目标:通过了解中国、日本、新加坡自古至今的建筑和园林设计,明白东方哲学思想如何促成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东方的居住设计又如何满足了人们生活方式的需求。
1.1 虽为人做 宛如天开
1.2 半边山水半边城
1.3 建筑垂直院宅
西方居住设计
课时目标:通过了解希腊、法国、美国自古至今的建筑设计,明白西方不同时间的哲学观念和社会变革是如何作用于建筑设计的,从而明白我们的理念处于西方居住理念进化史的哪一步。
1.1 高贵的单纯 静穆的伟大
1.2 奢华的凡尔赛宫
1.3 “功能主义”和“有机主义”
身在居室 神游自然
课时目标:了解家具、文房、茶盏、古琴、插花,明白室内陈设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哲学来观照我们的生活方式。
身在居室 神游自然
住进聪明的房子
课时目标:明白人体工程学、环保材料、智能科技是如何作用于现代家居设计的,从而设计和选择健康、环保、智能的产品和生活方式。
住进聪明的房子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无需准备知识,带着一颗“平常心”与我一起鉴赏、思考、实践。

一节一节课程认真听,一次一次实践认真做。


参考资料

梁梅,《设计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坂井直树,《设计的深读》,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吴焕加,《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陈志华,《外国古建筑二十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无印良品,《家的要素:如何打造一个舒适的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孙可,《中国插花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中国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北京:北京青年出版社,2008。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9。

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丹纳,《艺术哲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海口:海南出版社,2019。

龚耘,《中西哲学的智慧》,新北:华威国际出版社,2015。

罗威尔,《知中 幸会 苏东坡》,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苏静,《知日 日本禅》,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常见问题

Q: 老师,上课前我需要做什么准备?

A :   课程每周发布一讲学习内容,大家通过观看视频学习课程。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观看视频时记下重点,不但能帮助理解也有助于考试成绩的提升哦。


Q:老师,我没有艺术设计或哲学的功底,可以选这门课吗?

A:这是一门零基础提升的课程,内容的设置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相对于功底而言,其实更重要的是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于学习恭敬认真的心。


Q:老师,我选这门课需要完成作业吗?

A:需要的,课程有简约精炼的单元测试及期末测试。及时回顾课程是对您思考和感悟的梳理,更能将知识融会贯通,实用在生活中,使你的生命发生本质的变化。另外,课程的最后得分是系统根据单元测试和期末测试的完成情况计算的,请大家用心完成。课程满分100分。其中单元测试占80分,期末测试占20分。


Q:老师,什么是《设计学和美好生活》课后俱乐部?

A:每节课我们都会在讨论区发出问题,如果大家有什么不理解或者想要与老师探讨的问题都可以在讨论区沟通,同学们还可以把学习感受发布在课程评价中,您的评价可以促使老师不断完善课程,将课程做的更好哦!

中原科技学院
4 位授课老师
陈立

陈立

讲师

李含飞

李含飞

教授

陈蕊

陈蕊

讲师

推荐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

翁恺

892984人参加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

车万翔

129390人参加

哲学问题

章雪富

142980人参加

C语言程序设计——快速入门与提高

吕春利

92387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