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唐诗宋词里的人生智慧
第7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6日 ~ 2025年06月19日
学时安排: 4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11周,共18周 已有 262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79)
spContent=“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中国是诗词的神秘国度,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经过历史长河大浪淘沙后留下来的唐诗宋词,像一粒粒经过岁月打磨的宝石,熠熠生辉,精光四射,不仅闪烁着灿烂的文学之美,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智慧。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宋词的人生智慧》,用情感的手去抚摸那些灿若星斗、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品读经典,品味人生,享受精神的欣悦与洗礼,收获心灵的丰盈与饱满。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中国是诗词的神秘国度,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经过历史长河大浪淘沙后留下来的唐诗宋词,像一粒粒经过岁月打磨的宝石,熠熠生辉,精光四射,不仅闪烁着灿烂的文学之美,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智慧。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宋词的人生智慧》,用情感的手去抚摸那些灿若星斗、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品读经典,品味人生,享受精神的欣悦与洗礼,收获心灵的丰盈与饱满。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唐诗宋词的人生智慧》是一门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也是一门通识课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最为璀璨耀眼的明珠,也是中国智慧宝藏中的重要部分。品读唐诗宋词,回归经典,启迪人生,这是本课程的特色和价值所在。让学生领略诗词之美的同时,领悟诗词中的人情世故和人生智慧,获得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智慧。在传统文化和经典的滋养中,启心开智,潜移默化地提升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


   本课程讲解人生智慧,以人们喜闻乐见、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为载体,不但从情感的角度、艺术的角度对诗歌进行分析,而且从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的视角来分析诗词中折射的人生智慧,帮助学生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他人与社会,增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正确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挫折,实现快乐生活、完善自我的目标。课程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为一体,角度新颖,分析透辟,声情并茂,深入浅出,适合不同背景与层次的学生与文化爱好者们学习。


   

授课目标

  

1.感受唐诗宋词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 

2.领悟唐诗宋词中的人情世故之美,启迪人生智慧,培养健全人格。

3.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树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4.帮助学生认知自我,认知社会,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育家国情怀,塑造责任担当,知行合一,提升人生境界。

课程大纲
巧妙应对
课时目标: 教学核心是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借鉴古人智慧,处理好人际关系,自觉培养融合力和沟通力,做到和他人、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第一讲:恨不相逢未嫁时——如何说“不”
第二讲:星星不害怕自己被看作流萤——如何面对嘲笑和羞辱
第三讲:画眉深浅入时无?——有话为何不直说
第四讲:重话轻说,雨过无痕——忠言何必逆耳
第五讲:到处逢人说项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情感把握
课时目标: 教学核心是培养学生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可贵,学会感恩、珍惜,学会宽容、克制,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去追求爱情、呵护爱情,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第六讲:墙头马上——要不要将一见钟情进行到底?
第七讲: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日久生情情更浓
第八讲:憔悴支离为忆君——爱要大胆说出来
第九讲:天涯何处无芳草——转角遇到爱
第十讲:不如怜取眼前人——珍惜当下
生活艺术
课时目标: 教学核心是对学生进行情绪调适和挫折应对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达观、学会调节情绪,学会化解苦闷,稀释痛苦,增强应对人生磨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
第十一讲:铁门槛和土馒头——怪和尚的生死之思
第十二讲:岂得安居不择邻——一个好邻居的重要性
第十三讲:横看成岭侧成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第十四讲:卷土重来未可知——逆风而行
第十五讲:此心安处是吾乡——生活处处有风景
家国情怀
课时目标: 教学核心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对我们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与国家民族人民休戚与共。
第十六讲: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十七讲:但悲不见九州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十八讲:沙场秋点兵——好男儿自当驰骋疆场
第十九讲: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爱国是人类共有的感情
第二十讲:安得广厦千万间——关心百姓疾苦
人与自然
课时目标: 教学核心是借助自然来重新构建自我、认识自我、升华自我,学会欣赏大自然并从中获取智慧与灵感,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
第二十一讲: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山临水之乐
第二十二讲: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品赏花草之韵
第二十三讲: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花秋月之味
第二十四讲: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回归田园之趣
第二十五讲: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揽胜思古之情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本课程属于零起点的无需任何先修课程的通俗讲解课程,主要面向广大在校大学生设置,同时也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对唐诗宋词感兴趣的人群以及对提升生活质量有需求的人群,适合不同背景与层次的学生与文化爱好者学习。

参考资料

[1]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2]夏承焘等,宋词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3]钱钟书选注,宋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4]唐圭璋笺注,宋词三百首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夏承焘,唐宋词欣赏,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6]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7]朱光潜,诗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

[8]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9]白居易,白居易集,顾学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79

常见问题

声明:

1.本课程全部图片、视频均用于教学活动,授课过程中会引用一些学界观点与理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一一注明出处及致谢,敬请谅解!       

2.参与本课程的学习者相互尊重,不使用暴力文字,请不要发表与本课程无关的内容,也不要在平台内发布非法、违禁信息。

中原科技学院
1 位授课老师
姚红彩

姚红彩

教授

推荐课程

3D打印技术及应用

汪焰恩

25923人参加

机械制图

叶军

18184人参加

C语言程序设计

翁恺

892963人参加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

车万翔

129374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