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至今走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已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至高荣誉,代表了每个历史时期的人类文学创作的发展前沿和巅峰状态,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尤其有助于引导青年学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位,以及对待西方文学和文化的正确价值取向。但是,严肃文学和经典作品的难度往往使其望而生畏。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经典作品讲座系列将为学生开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提供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英国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英国文学以公元8世纪的《贝奥武夫》为始,经历了群星璀璨的文艺复兴,已经具有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英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俯拾皆是,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各个时期的英国作家一直以来都在为世界文学贡献着弥足珍贵的力量。诺贝尔文学奖自创立以来,从1907年英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吉卜林,到2017年的诺奖作家石黑一雄,110年间已经有十余位英国作家获奖,这足以显示出英国作家不容小觑的实力和影响力。其中用英语写作的13位作家包括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1907年凭借作品《老虎!老虎!》获诺贝尔文学奖;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1939)爱尔兰诗人、剧作家,1923年凭借作品《丽达与天鹅》获诺贝尔文学奖;乔治·萧伯纳(1856~1950)英国戏剧家,1925年凭借作品《圣女贞德》获诺贝尔文学奖;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1932年凭借作品《有产者》获诺贝尔文学奖;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英美诗人、剧作家、批评家,1948年凭借作品《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帕特兰·亚瑟·威廉·罗素(1872~1970)英国数学家、哲学家,1950年凭借作品《哲学-数学-文学》获诺贝尔文学奖;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传记作家,1953年凭借作品《不需要的战争》获诺贝尔文学奖;威廉·戈尔丁(1911~1994)英国作家,1983年凭借《蝇王》、《金字塔》等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谢默斯·希尼(1939~2013)爱尔兰诗人,1995年凭借《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通向黑暗之门》等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维·苏·奈保尔(1932~2018)印度裔英国作家,2001年凭借《米格尔大街》、《河弯》等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哈罗德·品特(1930-2008)英国剧作家,凭借《生日派对》 、《看门人》、《回乡》等作品获得了200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2007年多丽丝·莱辛(1919-2013)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金色笔记》;2017年,日裔英国籍的小说家石黑一雄(1954~)凭借作品《别让我走》、《长日将尽》等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由于英国与爱尔兰历年来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这十三位诺奖作家中有三位出生于爱尔兰的作家:叶芝、萧伯纳和希尼。由于他们的作品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与英国及英爱关系息息相关,他们通常也被列入英国诺奖作家。正如诺贝尔的遗嘱所言,这些英国诺奖作家无疑都是“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他们的巅峰之作承载的是一份真善美价值取向的至高宣言,催人奋进,发人深省。
《英国诺奖作家经典赏析》这门课程有助于帮助年轻学子放飞文学想象,超越自身局限,与卓越为伴,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努力成长为不仅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具有国际视野、富有人文情怀的21世纪复合型人才。
帮助年轻学子了解英国文学和文化,提高文学阅读和写作能力,提升鉴赏水平,增进人文素养。
平时参与课堂讨论,至少要发言一次,占10%;
每单元小测,11次成绩累加,占30%;
学期末要求提交小论文一篇(与课程讲授内容相关,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语言通顺,格式正确),占60%。
成绩合格即可获得证书。证书分为收费认证证书和免费证书两种,结课后自由选择。
第一章 鲁德亚德·吉卜林作品赏析
第二章 叶芝:冷眼观生死的骑者
第三章 社会改良与针砭时弊:萧伯纳作品赏析
第四章 家族世仇与财产意识—高尔斯华绥与福尔塞主义的嬗变
第五章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走进一位“艰深”的诗人
第六章 威廉·戈尔丁:关注人类命运的“寓言编撰家”
第七章 谢默思·希尼
第八章 “文学的环球航行者”:维.苏. 奈保尔作品赏析
第九章 回忆与历史的再现——哈罗德·品特剧作赏析
第十章 多丽丝·莱辛——不平凡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第十一章 记忆与掩盖——石黑一雄作品赏析
要求具备一定的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以完成课程作业和期末论文。
课程各章节所涉及的文学作品及相关评论书籍。
声明:
1.本课程部分图片、视频来自网络及书籍,为教学需要在此借鉴。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2543981141@qq.com联系。
2.尊重老师与同学,不发表暴力文字,与人为善。
3.不在平台内发布非法、违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