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6考研数学通关实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电工技术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2月09日 ~ 2020年06月14日
学时安排: 3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83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本课程主要讲授面向工程应用的电工技术,具体包括电路基础、磁路及交流铁心线圈电路,常用电机的工作原理、特性等几大部分,立足基本概念及基本分析方法,着重培养问题分析和求解能力。
本课程主要讲授面向工程应用的电工技术,具体包括电路基础、磁路及交流铁心线圈电路,常用电机的工作原理、特性等几大部分,立足基本概念及基本分析方法,着重培养问题分析和求解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电工技术》课程是大学工科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主要任务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好电工技术的理论基础。在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它是一门重要的本科一年级大类平台基础课程,针对航院既有电类专业也有非电类专业的特点,本课程与传统的电工技术课程有所区别,具体体现在:增加了更多的课时详细讲述电路基本概念、定理与分析方法、以及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等这些内容;同时也兼顾介绍了强电中的三相电力系统的电路分析、变压器和电动机等主要电气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这样的内容设置既为后续选择电类专业的学生奠定了牢固的电路基础,也为非电类学生普及了电工方面的技术基础。本课程同样适用那些设置了大类平台基础课的高等院校学生进行选修。本课程具有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熟练应用这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从工程实际中简化出来的各种直流电路、交流电路、变压器和电动机等相关问题,并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研究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成绩 要求

本课程的学习包括:观看讲课视频,完成单元作业,参与课程讨论和期末考试。

课程大纲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1 电路作用及其模型
1.2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1.3 关联方向及应用
1.4 电路基本元件及其特性
1.4.1电路基本元件的概述
1.4.2电阻元件
1.4.3电容与电感元件
*例题
1.4.4独立电源(电压源和电流源)
1.4.5受控电源
1.5 电路工作概况
1.6 基尔霍夫定律
*例题
1.7 电位
*例题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电阻的等效变换
*例题
2.2 电阻的星三角等效变换
2.3电源的等效变换及应用
2.3.1 电源的等效变换
2.3.2 电源等效变换的应用一
*例题
2.3.3 电源等效变换的应用二
2.4支路电流法
*例题
2.5回路电流法
*例题
2.6结点电压法
*特例/例题
2.7叠加定理
*例题
2.8替代定理
*例题
2.9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例题
2.10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2.11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电路的暂态分析
3.1换路定则与电压电流初始值的确定-1
3.2换路定则与电压电流初始值的确定-2
3.3 RC电路的响应
3.4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3.5 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
3.6.1 RL电路的响应
3.6.2 RL电路的响应
正弦交流电路
4.1 正弦电压与电流
4.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4.3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4.4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
4.5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4.5.1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1
4.5.2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2
4.6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4.7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
4.8功率因数的提高
三相电路
5.1 三相电压
5.2 负载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5.3 负载三角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5.4 三相功率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
6.1 磁路及其分析方法
6.2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6.3 变压器
6.4 电磁铁
交流电动机
7.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
7.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7.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路分析
7.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矩与机械特性
7.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7.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7.7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参考资料
  1. 秦曾煌、姜三勇,电工学(上册)电工技术(第7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2. 邱光源、罗先觉,电路(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厦门大学
7 位授课老师
程翔

程翔

副教授

郑高峰

郑高峰

教授

黄永芳

黄永芳

助理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