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鱼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又因色彩艳丽、姿态万千而深受消费者青睐。你喜欢鱼吗?你了解鱼吗?你知道鱼的身体构造和它们所起的作用吗?鱼有哪些感觉?《海底总动员》里面有哪些鱼?你想知道在菜市场、在餐桌上见到的都是些什么鱼吗?加入我们的课程学习,你会获得你想要的答案。
鱼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又因色彩艳丽、姿态万千而深受消费者青睐。你喜欢鱼吗?你了解鱼吗?你知道鱼的身体构造和它们所起的作用吗?鱼有哪些感觉?《海底总动员》里面有哪些鱼?你想知道在菜市场、在餐桌上见到的都是些什么鱼吗?加入我们的课程学习,你会获得你想要的答案。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鱼类——这些水中的精灵,不仅作为我们人类的食物,也作为我们的朋友和宠物伴侣走进了千家万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鱼类学》,真正的认识和了解鱼类。
《鱼类学》这门课程是以鱼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鱼类的形态结构与机能、生活习性、系统分类和地理分布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够识别常见鱼类,了解它们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基本功能,了解常见鱼类的主要特征和区分方法,从而达到认识鱼、了解鱼、区分鱼,以及利用鱼的目的,并为水产类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浓缩了鱼类学课程中形态结构和分类方面的知识要点,内容丰富,语言精炼,图文并茂,方便学习者理解和掌握。
授课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能够辨别不同鱼类身体各部分器官,知道每种器官在鱼体中的作用,识别常见经济鱼类,知道其分类和主要特征;能够运用鱼类学基础知识解释鱼类的结构特征和行为方式、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对于不认识的鱼类能够用检索表查询该鱼的名称和分类地位,为水产类专业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基础。
课程大纲
鱼类的外表
课时目标:能够认识不同鱼类的体型和所有外部器官,知道各器官的作用和生活环境的适应关系;能够描述鳍式代表的含义。能够根据鱼类的外部形态初步判断鱼类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1.1 走进《鱼类学》
1.2鱼类的外形
1.3 鱼类的“五官”
1.4 鱼的鳍
鱼类的皮肤和鳞片
课时目标:掌握鱼类皮肤和皮肤腺的特点与功能;了解细胞色素和体色,及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了解鱼类鳞片的种类、理解鱼类鳞片的结构;能够准确测量外部形态指标,能够根据鱼类的体色判断其生活环境。
2.1 鱼类的皮肤
2.2 鱼类的鳞片
2.3 鱼类的体色
2.4 鱼类外部观察和测量实验
鱼类的骨骼与肌肉
课时目标:理解骨骼的种类;了解主要的骨骼组成与功能;理解肌肉的组成和功能;了解鱼类的运动方式。知道鱼类的骨骼和肌肉在鱼类运动中所起到的作用。
3.1 骨胳的分类
3.2 主轴骨胳
3.3 附肢骨胳
3.4 鱼类的肌肉
3.5 鱼类的运动与洄游
鱼类的就餐
课时目标:掌握鱼类消化管和消化腺的组成;理解鱼类消化管的形态与鱼类食性之间的关系;了解鱼类的摄食习性和主要食物组成。学会根据鱼类消化管的形态结构,初步判断鱼类的食性。
4.1 消化管
4.2 消化腺
4.3 鱼类的食谱
鱼类的呼吸和循环
课时目标:理解鱼类用鳃丝呼吸的基本原理;了解不同种类的辅助呼吸器官及其代表种类;了解鱼类的血液组成和主要造血器官;理解鱼类的血液循环路径。知道鱼类离不开水的原因,能够解释为什么有些鱼类离开水还能生活一段时间的现象。
5.1 鳃的构造
5.2辅助呼吸器官
5.3鱼类的血液和造血器官
5.4 鱼类的血液循环
鱼类的呼吸和循环
课时目标:掌握鱼类泌尿器官的基本结构;理解鱼类调节渗透压的方式;学会鱼类的雌雄鉴别方法。能够解释为什么海水鱼类不能在淡水中生活。
6.1 鱼类的泌尿器官
6.2 鱼类的泌尿机能
6.3 鱼类的生殖器官
6.4 鱼类的雌雄鉴别及性逆转
鱼类的感觉
课时目标:理解鱼类脑的基本机构和作用方式;了解鱼类感觉器官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学会鱼类正确的解剖方法,识别内脏器官。
7.1 鱼类的脑
7.2 鱼类的眼与耳
7.3 鱼类的其他感觉器官
7.4 鱼类的内部结构解剖实验
鱼类的分类(一)
课时目标:学会鱼类的分类方法,掌握连续检索表的编写;识别鲨形总目各目的代表种类;识别鳐和银鲛的代表种类。能够快速区分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并鉴别雌雄。
8.1 鱼类分类的基本概念
8.2 鱼类分类的基本方法
8.3 鱼类的分类系统
8.4 认识鲨鱼
8.5 认识鳐和银鲛
鱼类的分类(二)
课时目标:了解内鼻孔亚纲的主要特征和代表种类;掌握鲟形目、鳗鲡目、鲱形目、鲑形目的主要特征;能够识别鲟形目、鳗鲡目、鲱形目、鲑形目的代表种类。
9.1肺鱼和矛尾鱼
9.2鲟形目和鳗鲡目
9.3 鲱形目
9.4 鲑形目
鱼类的分类(三)
课时目标:理解鲤科鱼类亚科的分类特征,识别常见种类;掌握鳅科和胭脂鱼科的主要特征,识别其代表种类。
10.1鲤形目(一)——淡水白鲳、食人鱼、红绿灯、铅笔鱼、电鳗
10.2鲤形目(二)——马口鱼、斑马鱼、青鱼、草鱼、鲢、鳙
10.3鲤形目(三)——红鳍鲌、翘嘴红鲌、鳊、魴、鲤、鲫
10.4鲤形目(四)——黄尾鲴、麦穗鱼、鳑鲏、倒刺鲃、鲮
10.5鲤形目(五)——泥鳅、中华花鳅、长薄鳅、胭脂鱼
鱼类的分类(四)
课时目标:掌握鲇形目、颌针鱼目、鲻形目、鲽形目、鲀形目等的主要特征,识别常见种类。
11.1鲇形目——鲇、胡子鲇、淡水鲨鱼、斑点叉尾鮰、黄颡鱼、长吻鮠
11.2 颌针鱼目、鳕形目、骨舌鱼目——孔雀鱼、竹刀鱼、间下鱵(针鱼)、鳕鱼、金龙、银龙、黑斑驼背鱼
11.3 刺鱼目、鲻形目、合鳃目、鲽形目——海龙、海马、鲻鱼、梭鱼、黄鳝、牙鲆、木叶鲽、舌鳎
11.4鮋形目、鲀形目、鮟鱇目——松江鲈鱼、狮子鱼、河鲀、马面鲀、鮟鱇
鱼类的分类(五)
课时目标:识别鲈形目代表种类,理解其分类特征。
12.1鲈形目(一)——花鲈、鳜鱼、石斑鱼、河鲈、军曹鱼、蓝圆鯵
12.2鲈形目(二)——真鲷、大黄鱼、小黄鱼、罗非鱼、地图鱼、蝴蝶鱼
12.3鲈形目(三)——带鱼、鲐鱼、马鲛、金枪鱼、箭鱼、鹦嘴鱼、小丑鱼
12.4鲈形目(四)——鰕虎鱼、塘鳢、乌鳢、刺鳅、斗鱼、高鳍刺尾鱼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喜欢鱼类,对鱼类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和各种鱼类的识别与鉴定感兴趣。
参考资料
苏锦祥主编,鱼类学与海水鱼类养殖(第二版)[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谢从新主编,鱼类学,中国农业出版社[M],2010.
成庆泰主编,《中国鱼类系统检索》[M],科学出版社,1987
孟庆闻主编,《鱼类比较解剖》[M],科学出版社,1987
Josephs S.Nelson, Terry C.Grande, Mark V.H. Wilson, Fishes of the world(fifth edition)[M],2016https://www.fishbase.de/
常见问题
申明:1.本课程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及书籍,为教学需要而借鉴,在此对原创者一并表示感谢。如果涉及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2.尊重老师与同学,使用文明用语,共创文明学习与交流平台。3.不在平台内发布非法、违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