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河南省一流本科线上课程,也是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古代文学》的一部分,又是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教学内容共15周,授课完成后的2周为复习考试周。主讲教师在信阳师范学院校内同时开设此课。该课程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宋代文学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宋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及发展基础、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宋词与柳永、苏轼词的豪放与革新、李清照的婉约词、辛弃疾的爱国词及辛派词人、陆游的爱国诗词、姜夔的咏物词、纪游词等。第二部分:元代文学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元代文学的审美风貌、元杂剧、元散曲、南戏的著名作家与作品、关汉卿与《窦娥冤》、王实甫与《西厢记》、马致远与《汉宫秋》、白朴与《梧桐雨》、郑光祖与《倩女离魂》、高明与《琵琶记》、张养浩与《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通过这门课程的在线学习,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宋元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了解并掌握宋词元曲的代表作家与经典作品,使学生基本具备对宋词元曲经典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分析评论能力、口头笔头表达能力。
第一编 宋词及宋代诗文概况
第一周 第一课时 宋代文学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一)
第一周 第二课时 宋代文学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二)
第二周 第三课时 宋词及宋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
第二周 第四课时 北宋前期词坛风貌
第三周 第五课时 创制慢词的柳永
第三周 第六课时 江湖漂泊的游子
第四周 第七课时 独辟蹊径的苏词(一)
第四周 第八课时 独辟蹊径的苏词(二)咏月绝唱《水调歌头》
第五周 第九课时 独辟蹊径的苏词(三)聆听风雨《定风波》
第五周 第十课时 独辟蹊径的苏词(四)感旧怀古《念奴娇》
第五周 第十一课时 追寻传统的苏词 积思成梦《江城子》
第六周 第十二课时 情韵兼胜的秦观词
第六周 第十三课时 有故事的词人周邦彦
第七周 第十四课时 饱经忧患的才女李清照(一)
第七周 第十五课时 饱经忧患的才女李清照(二)
第八周 第十六课时 报国无门的志士陆游
第八周 第十七课时 奔走呼号的斗士辛弃疾(一)
第九周 第十八课时 奔走呼号的斗士辛弃疾(二)登高抒愤《水龙吟》
第九周 第十九课时 奔走呼号的斗士辛弃疾(三)比兴寄托《摸鱼儿》
第十周 第二十课时 奔走呼号的斗士辛弃疾(四)京口怀古《永遇乐》
第十周 第二十一课时 清空骚雅的姜夔词
1、简述宋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基础及宋代文学的发展脉络(1分)。2、简述宋词发展的历史进程。(0.5分)3、你对宋词中的婉约与豪放有何认识?(0.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1分)1、北宋前期词坛的基本风貌是( )。(1)因袭(2)创新(3)发展(4)因袭中的变化 2、《珠玉词》的作者是()。(1)张先(2)范仲淹(3)晏殊(4)晏几道
第三次作业
第四次作业
第五次作业
第六次作业
第一单元测验
第二编元曲及元代各体文学概况
第十一周第二十三课时元曲及元代各体文学概况(二)
第十二周第二十四课时关汉卿与《窦娥冤》
第十二周第二十五课时《感天动地窦娥冤》
第十二周第二十六课时《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第十三周第二十七课时王实甫与《西厢记》(一)
第十三周第二十八课时王实甫与《西厢记》(二)
第十三周第二十九课时王实甫与《西厢记》(三)
第十四周第三十课时马致远的《汉宫秋》
第十四周第三十一课时白朴的《梧桐雨》
第十四周第三十二课时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第十五周第三十三课时高明的《琵琶记》
第十五周第三十四课时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第十一周第二十二课时元曲及元代各体文学概况(一)
第七次作业
第八次作业
第九次作业
第二单元测验
对宋元历史及宋元时期的著名作家、经典宋词元曲有初步的了解。
1、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
2、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
3、张毅《宋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
4、《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
5、臧晋叔《元曲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6、隋树森《元曲选外编》,中华书局
7、隋树森《全元散曲》,中华书局
8、董每戡《五大名剧论》,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