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为了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更加切实的帮助。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l理论成果为重点,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本课程突出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立足于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本课程在教学中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本课程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课程,但教师如果不注重把握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这门课易成为“大而空”的说教课。因此,本课程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起来,创新教学手段,通过多环节、多维度的教学设计提升课程的艺术性和吸引力。二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本课程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第一,联系实际开展理论教育。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第二,运用理论指导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并能运用理论指导和推进社会实践,第三,深化社会实践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更加切实的帮助。本课程突出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立足于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1.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深入理解和把握基本原理、坚定理想信念。
2.深刻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提升理论思维能力,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的国情、中国社会的状况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中国近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二)主要参考书
1.《毛泽东思想研究述评》,杨凤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秦宣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0.《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
(三)课程其它资源
1.马克思主义研究网:https://myy.cass.cn/
2.党建研究网:https://www.zgdjyj.com/
3.毛泽东思想研究:https://www.mzdsx.com/
4.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官网https://www.moe.edu.cn/s78/A12/
5.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https://marxism.pku.edu.cn/index.do?index
6.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https://www.smarx.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