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仪器分析
第9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5日 ~ 2025年06月30日
学时安排: 2
进行至第10周,共18周 已有 64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21)
spContent=仪器分析是测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含量、状态和进行科学研究与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主要介绍光分析、电分析、色谱分析、材料表征等常用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与典型应用,实用性强、应用面广,对化学、生物、食品、环境、医药、材料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就业或攻读研究生均有重要作用。 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课程内容以学生能感知的日常生活用品或者社会热点问题等引入,借助多媒体手段,实现了仪器原理及结构的模拟与仿真,并将仪器操作按步骤进行分解讲授,配合基础和综合创新实验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训练,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仪器分析是测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含量、状态和进行科学研究与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主要介绍光分析、电分析、色谱分析、材料表征等常用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与典型应用,实用性强、应用面广,对化学、生物、食品、环境、医药、材料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就业或攻读研究生均有重要作用。 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课程内容以学生能感知的日常生活用品或者社会热点问题等引入,借助多媒体手段,实现了仪器原理及结构的模拟与仿真,并将仪器操作按步骤进行分解讲授,配合基础和综合创新实验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训练,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仪器分析是指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及其变化来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等信息的分析方法。是化学、化工、材料、生物类、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重要的化学基础课程。主要介绍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仪器和基本应用,包括光谱分析法、电分析法、色谱法等,重点在于利用仪器设备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和形态分析。

  仪器分析方法汇集了化学、物理学、仪表电子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已由单纯提供分析测试数据上升到从原始的分析测试数据或现场分析测试信号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价值的静态和动态物质信息,以解决自然科学各个研究领域中的关键问题,已成为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物质的信息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仪器分析方法寄予越来越大的期望,并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仪器分析的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与创新思维能力。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应达到下列目标:

(1)掌握光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等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特点及其基本应用;

(2)可以依据待测混合物各组分的物理性质的差异,选择合适的仪器分析方法进行分离、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初步的结构分析,理解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分析过程;

(3)建立起准确的“定性”及“定量”的概念并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理论、测定原理及实验技术;

(4)能应用仪器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手段解决科学实验、生产生活中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分析,为学生后续阶段的专业学习、科研工作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大纲

1.绪论

绪论

2.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2.1 概述

2.2 基本原理

2.3 影响吸收带波长位置的因素

2.4 分子结构与吸收光谱

2.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其应用

2.6 知识总结与典型例题

2.7 知识拓展

2.8 知识回顾

单元测验【紫外可见光】

3.红外吸收光谱法

3.1 基本知识

3.2 红外吸收光谱仪及其应用

3.3 知识总结与典型例题

3.4 知识拓展

单元测验【红外】

4.原子吸收光谱法

4.1 概述

4.2 基本理论

4.3 仪器及其组成

4.4 干扰及其消除方法

4.5 原子吸收分析方法

4.6 知识总结与典型例题

4.7 知识拓展

单元测验【原吸】

5.色谱分析导论

5.1 色谱分析法概述

5.2 色谱分析基本理论

5.3 色谱分析定性定量方法

5.4 知识总结与典型例题

6.气相色谱法

6.1 气相色谱仪

6.2 气相操作条件的选择与应用

6.3 知识总结与典型例题

6.4 知识拓展

7.高效液相色谱法

7.1 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与仪器

7.2 液相分离主要类型及其原理

7.3 液相色谱的固定相与流动相

7.4 液相操作条件的选择与应用

7.5 知识总结与典型例题

7.6 知识拓展

8.电位分析法

5.1 概述

5.2 离子选择性电极

5.3 直接电位法

5.4 电位滴定法

5.5 知识总结与典型例题

5.6 知识拓展

10.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10.1 项目介绍与实验网址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本课程需预修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同时要具备物理学、仪表电子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参考资料

 1. 参考资料

(1)《仪器分析》,张寒琦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3版;

(2)《仪器分析》,朱明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5版;

(3)《仪器分析》,董慧茹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第3版;

(4)《仪器分析》,方惠群,于俊生,史坚主编,科学出版社,2019年11

(5)《分析化学》下册仪器分析部分,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6版;

(6)《仪器分技术析》,赵世芬、闫冬良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

(7)《仪器分析例题与习题》,张寒琦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2版;

(8)《仪器分析习题精解》,胡胜水,曹昭睿,廖振环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2版;

(9)《仪器分析实验》,唐仕荣主编,化工出版社,2016年;

2.网络资源(网络公开课)

   (1)湖南大学: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HNU-1001700017

    (2)北京化工大学: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BUCT-1002575002

    (3)福建农林大学: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FAFU-1002225019

徐州工程学院
4 位授课老师
唐仕荣

唐仕荣

副教授

刘辉

刘辉

教授

张瑜

张瑜

讲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260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75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