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入学以前的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该课程是基于学前教育专业及幼儿教师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为幼教师范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后续的“学前儿童教育学”“学前儿童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等专业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本课程分五大模块12个主题,每个主题有2-3个探寻任务。课程的重点是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点及典型心理特征,难点是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规律等。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利用课堂提问与讨论、随堂测试、单元作业、单元测试、期终考试等多种方法考评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及最终成绩。本课程总共72学时,4个学分,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完成。
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
(2)掌握有关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特点与规律,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3)广泛阅读专业书籍,扩大专业视野,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能力目标:
(1)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学理论知识,观察学前儿童、分析学前儿童行为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获得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1)拥有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兴趣,爱学习,能从专业的角度去关注、了解、观察、研究学前儿童,热爱学前儿童,热爱幼教事业;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儿童观,涵养高尚师德,坚定幼教信念。
模块1 主题一 学前儿童心理学概述
探寻一 揭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
探寻二 心理学家眼中的儿童
第一周 单元测验
模块1 主题二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探寻一 发展——儿童心理成长的核心体现
探寻二 探寻每个年龄阶段的独特性
探寻三 哪些因素造就了独特的“我”
第二周 单元测验
模块2 主题三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探寻一 “初识”注意
探寻二 学前儿童注意是怎样“炼成”的
探寻三 如何吸引儿童的注意
本章教案
单元测试
模块2 主题四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探寻一 初识感知觉——感知觉概述
探寻二 再见感知觉——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与运用
探寻三 活力感知觉——感知觉的规律
单元测试
模块2 主题五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探寻一 人类神奇的记忆
探寻二 奇妙的儿童记忆
探寻三 助力儿童的记忆力
第五周 单元测验
模块2 主题六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一讲 巡游神秘的想象王国
第二讲 探寻幼儿想象的发展轨迹
第三讲 精心呵护儿童想象的翅膀
主题六 单元测验
模块2 主题七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探寻一 人类神奇的思维
探寻二 儿童是这样思考问题的
模块2 主题八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探寻一 什么是言语,什么又是语言?
探寻二 学前儿童的言语是怎样获得的?
探寻三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及教育措施
本章教案
第八周 单元测试
模块3 主题九 学前儿童的情绪与情感
探寻一 探游丰富多彩的情绪情感世界
探寻二 破解婴儿情绪情感发生密码
探寻三 成熟与蜕变:幼儿情绪情感发展历程
第九周 单元测验
模块3 主题十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探寻一 意志概述
探寻二 学前儿童的意志
模块4 主题十一 学前儿童的个性
探寻一 个性与你我他
探寻二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真的吗?
探寻三 儿童的超能力
探寻四 自知者明
第十一周 单元测验
模块5 主题十二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探寻一 永远的依恋
探寻二 同伴的力量
探寻三 社会行为:“友好”还是“敌意”
第十二周 单元测试
普通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学相关内容。
主讲教材:
刘军主编《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配套参考教材: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永红《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周念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