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延安精神概论》课程以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作为导入章节,从共时性结构角度讲解延安时期的理论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干部教育等内容。从历时性结构分析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通过视频教学、理解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着力提升其理论素养和历史鉴别力。
《延安精神概论》课程以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作为导入章节,从共时性结构角度讲解延安时期的理论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干部教育等内容。从历时性结构分析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通过视频教学、理解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着力提升其理论素养和历史鉴别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延安精神概论》课程以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作为导入章节,从共时性结构角度讲解延安时期的理论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干部教育等内容。从历时性结构分析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主要包括:抗大精神、南泥湾精神、、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七大精神、整风运动精神等。
课堂讲授坚持以史为据,史论结合,既突出生动性,又不失思想性,同时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史论结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视频教学,要求受训对象通透理解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着力提升其理论素养和历史鉴别力。坚定受众对象弘扬延安精神的事业心、使命感,培养受众群体正确的历史观和科学的求知方法。
课程大纲
在排除万难中创造辉煌———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历史总解读
课时目标: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精神的发祥地。只有对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有准确深刻的理解的把握,才能真正理解和感悟延安精神。
1.1党中央初到陕北的奋力开拓
1.2克服抗战危局的风范能耐
1.3应对全面内战爆发和胡宗南进攻延安的气度谋略
1.4从党的领导的角度阐述了延安十三年的经验启示
党的建设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课时目标:重视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身由小而大、由弱而强、扭转乾坤的跨越式发展 ,原因就在于他能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反思以往,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独立自主地探索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党建之路。
2.1明确回答了党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2.2首次实现了党的理论创新
2.3形成了第一代稳定成熟的领导集体
延安整风与整风精神
课时目标:延安整风是一次全党范围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是自觉的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改造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3.1延安整风的原因及推进
3.2延安整风运动的评价
3.3整风精神
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
课时目标:大生产运动,指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其控制区域内发动的一场军队屯田和鼓励生产的群众运动,主要开展农业生产,兼办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党政机关、军队、学校普遍参加生产运动,逐步达到粮食、经费自给、半自给或部分自给。同时,实行公私兼顾,军民兼顾,组织劳动互助,发展经济,以改善生活和保障供给。通过这场以自给为目标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中共控制区域基本实现了经济自给自足。
4.1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发动背景
4.2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阶段及经济成效
4.3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成就及原因
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
课时目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要巩固根据地政权,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然要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培养和造就革命骨干与优秀人才。所以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干部教育工作,把干部的在职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的,开展了大规模的干部教育工作。在干部教育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成功地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干部和怎样培养干部的重大课题。
5.1延安时期开展干部教育的时代背景
5.2延安时期干部教育的基本情况
5.3延安时期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延安时期的劳模运动及劳模精神研究
课时目标: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是指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的树立、奖励与宣传、学习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的运动。
6.1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的直接动因
6.2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的过程
6.3延安时期的劳模精神、劳模运动的历史地位与启示
延安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标志性著作——“两论”的探析
课时目标:《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于1937年7—8月在延安凤凰山麓窑洞中完成的,首先作为抗大和陕公的讲授资料《<辩证唯物论>(讲述提纲)》的第二章的第十一个问题“实践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和第三章第一个问题“对立统一法则”的名字出现,后来单独出版,分别命名为《实践论》《矛盾论》。建国后,经过毛泽东亲自修改,于1950年12月29日和1952年4月1日发表在《人民日报》,重新与读者见面,收在《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82页到340页,也就是此卷的最后两篇文章。
7.1《实践论》《矛盾论》的写作背景
7.2《实践论》的基本内容
7.3《矛盾论》的基本内容
7.4《实践论》《矛盾论》的当代价值
延安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课时目标: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时代培育伟大的精神。
8.1延安精神是怎样培育形成的
8.2如何理解延安精神的内容实质
8.3怎样认识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
展开全部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