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建设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工程地质问题,合理的解决各种工程地质问题是工程建设活 动得以科学开展的前提。
本课程围绕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各种地质问题,主要讲授工程地质基础知识、地下水与工程建设、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及工程地质问题的预测与处理措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工程地质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工程地质基本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以及新技术打下扎实的工程地质基础。
(1)掌握野外地质构造的识别方法,明确地质构造及地质作用的关系,明确地质构造的形成机理。 (2)掌握土、岩石、地下水的工程地质性质,了解特殊土的工程地质性质,掌握特殊土的形成过程、机理及治理方法。
(3)合理利用自然地质条件进行设计、施工,具备处理不良工程地质的能力。
本课程总成绩=平时总成绩×30%+实验总成绩×20%+期末成绩×50%,其中平时总成绩由单元测验、作业、讨论和探究式学习成果评定;实验总成绩由实验准备、实验表现和实验报告评定;期末采取书面考试形式。此外请大家主要课程扣分项以及成果提交要求。
每项学习成果均需在网上指定的时间内提交
每项学习成果均有对应的评分表
探究式学习包括三项成果:制作长期观测部分课件及讲稿;制作地下工程的地质问题课件及讲稿;制作水利工程的地质问题课件及讲稿。
《工程地质》课程大纲
课程代码 | 05022093 | ||
课程名称 | 工程地质 | ||
Engineering Geology | |||
课程类别 | 专业基础课 | 修读类别 | 必修 |
学分 | 2 | 学时 | 32(其中实验课程8学时) |
开课学期 | 第四学期 | ||
开课单位 | 土木工程学院 | ||
适用专业 | 土木工程专业 | ||
先修课程 |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 ||
教材 | 施鲁莎、郑毅主编 《工程地质》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教学基本内容
一、 绪论(2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1、4.1、4.2)
1 本章基本要求
(1)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理解工程地质学的分类;
(2)了解工程地质学的发展概况,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
(3)了解工程地质学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2 本章教学内容
(1)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2)工程地质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3)工程地质学的分类
(4)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
(5)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6)本课程学习要求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无
第二章 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6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1、4.1、4.2)
1 本章基本要求
(1)了解地壳结构;了解常见矿物的特征与判别;
(2)理解地质年代的分类和各类地质作用形成机理;掌握各类地质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质构造的特征;
(3)了解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的基本特征;
2 本章教学内容
(1)地壳结构
(2)矿物
(3)地质年代
(4)地质作用
(5)地质构造
(6)第四纪地质与地貌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地层分类方法及岩层产状要素;地质构造的鉴定方法;地质图的阅读。
(2)难点: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产状、结构和构造特点;地质构造的鉴别;地质图的阅读。
第三章 土的工程地质性质(2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1、4.1、4.2、7.1)
1 本章基本要求
(1)了解土的成因类型;了解土的物质组成;
(2)掌握常见粘土矿物的物理特征;掌握土的基本工程分类方法;了解特殊土的种类;
(3)掌握软土、黄土、膨胀土、红粘土的特殊的力学特性;
2 本章教学内容
(1)土的成因类型
(2)土的物质组成和工程分类
(3)特殊土的主要工程地质性质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土的成因,分类;特殊土的工程性质
(2)难点:特殊土的工程性质。
第四章 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2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1、4.1、4.2、7.1)
1 本章基本要求
(1)理解结构体与结构面的基本概念;了解结构体与结构面的基本分类和特征;
(2)了解岩块的基本力学特性及力学特征测试方法;了解结构面的基本力学特性和测试方法;
(3)掌握影响结构面力学特性的影响因素;掌握岩体的工程分类方法;
2 本章教学内容
(1)岩体的结构与地质特征
(2)岩块的工程地质性质
(3)结构面力学特征及力学性质
(4)岩体力学性质与工程分类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岩体结构概念及工程分类;岩体稳定性评价方法。
(2)难点:岩体稳定性评价的结构分析方法。
第五章 地下水(3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1、4.1、4.2、7.1)
1 本章基本要求
(1)理解地下水的基本概念;了解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2)掌握地下水的分类方法,理解各种地下水的分布特征;了解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特征;
(3)掌握常见的地下水引起的工程建设问题,了解其解决方法;
2 本章教学内容
(1)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2)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
(3)地下水的分类
(4)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
(5)地下水的运动规律
(6)地下水与工程建设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的特征;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地下水的渗流公式;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2)难点:承压水及其特征;地下水的渗流公式;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第六章 不良地质现象及防治(3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1、4.1、4.2、7.1)
1 本章基本要求
(1)了解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的基本特征;理解各种不良地质现象的形成机理;
(2)掌握各种不良地质现象野外判别方法;掌握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3)了解常见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方法;
2 本章教学内容
(1)斜坡变形
(2)崩塌
(3)滑坡
(4)泥石流
(5)地面塌陷
(6)地震与砂土液化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斜坡变形、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的形态特点及其防治方法,砂土液化机理。
(2)难点:滑坡、岩溶的地质形态判断;砂土液化判别。
第七章 工程地质勘查(2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1、4.2、7.1)
1 本章基本要求
(1)了解工程地质勘查的基本步骤;掌握物探、钻探、坑探等常用的地质勘查方法,
(2)掌握常用原位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了解工程监测的基本方法和监测内容;
(3)掌握工程勘查报告的基本内容和制作方法;
2 本章教学内容
(1)概述
(2)工程地质测绘
(3)工程地质勘探
(4)工程地质勘察原位测试
(5)工程地质长期监测
(6)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整理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工程地质勘察的技术与方法,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撰写。
(2)难点:工程地质勘察的技术。
第八章 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3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1、4.2、7.1)
1 本章基本要求
(1)了解各种工程建设中会出现的常见工程地质问题;
(2)了解各种工程地质问题产生的原因;
(3)掌握常见工程地质问题的治理方法;
2 本章教学内容
(1)概述
(2)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3)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
(4)隧道与地下工程中的地质问题
(5)港口工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
(6) 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各类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勘察要点。
(2)难点:各类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勘察要点。
第九章 环境工程地质(1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1、4.2、7.1)
1 本章基本要求
(1)了解目前常见的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引起的工程环境破坏问题;
(2)了解常见环境破坏问题引起的原因;
(3)了解常见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方法;
2 本章教学内容
(1)概述
(2)工程建设与环境工程地质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各类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作用;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2)难点:各类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作用。
附I 工程地质实验(8学时/实验课)(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4.1、4.2)
1 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1)初步掌握肉眼鉴定的基本方法,学会常见矿物的鉴定并写出简单的鉴定报告;
(2)初步掌握肉眼鉴定岩浆岩的基本方法;学会常见岩浆岩的鉴定并能写出简单的鉴定报告;
(3)初步掌握肉眼鉴定沉积岩的基本方法,学会常见沉积岩的鉴定并能做出简单的鉴定报告; (4)初步掌握肉眼鉴定变质岩的基本方法;学会常见变质岩的鉴定并能做出简单的鉴定报告。
2 实验教学内容
(1)主要造岩矿物的认识和鉴定(2学时)
全面地观察矿物形态及物理性质等特征:初步掌握肉眼鉴定的基本方法;学会常见矿物的鉴定并写出简单的鉴定报告
(2)常见岩浆岩的认识和鉴定(2学时)
初步掌握肉眼鉴定岩浆岩的基本方法;学会常见岩浆岩的鉴定并能写出简单的鉴定报告。
(3)常见沉积岩的认识和鉴定(2学时)
帮助同学全面地观察沉积岩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初步掌握肉眼鉴定沉积岩的基本方法,学会常见沉积岩的鉴定并能做出简单的鉴定报告。
(4)常见变质岩的认识和鉴定(2学时)
帮助同学全面地观察变质岩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初步掌握肉眼鉴定变质岩的基本方法;学会常见变质岩的鉴定并能做出简单的鉴定报告。
建议:在认识实习过程中进行地质风化作用、构造作用、河流及海浪作用等现象的观察;进行岩层走向、倾向和倾角的量测。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到周边工地参观钻探施工,认识不同类型土质、土层,了解土层的分布情况。
3 实验教学重点和难点
(l)矿物与岩石肉眼鉴定的操作规范;
(2)工程地质实验报告撰写方法。
高等数学
大学物理
理论力学
材料力学
(1)胡厚田主编.《土木工程地质》(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孔立宪主编.《工程地质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崔可锐、钱家忠等.《水文地质学基础》.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4)《工程地质手册》(现行版本)
(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现行版本)
(6)《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现行版本)
主要造岩矿物的特征
常见岩石成因与分类
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地质构造的表现形式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方法
不同类型工程中的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