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
第10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8日 ~ 2025年07月10日
学时安排: 4
进行至第11周,共21周 已有 252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绚丽多彩、姿态万千的生命世界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结构体系,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等生命现象愈加让人们渴望知道,生命是什么?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生物体深层次内在规律的学科,是研究生物体分子组成及变化规律的基础学科,是对生命现象最为基础、最为深入的分子水平的机制探讨。其研究范畴主要包括: 第一、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糖、脂质、酶、维生素)的结构、性质及功能;第二、生物分子的分解与合成,即上述生物分子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及新陈代谢的调节与控制。

授课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生物体蛋白质、核酸、糖、脂类、酶、维生素和辅酶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及其新陈代谢规律。

       能力目标:了解生物各物质的性质和特性,初步具备运用生化知识从事生物资源保护、生产、开发和利用,具备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和管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自然规律,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学生严谨求真的态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农业,树立为新农科发展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认识生物化学的应用和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初步培养学生质疑、求真务实和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1、识记:生物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2、理解:生物化学的知识框架和学习方法3、应用: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节 生物化学的内容
第二节 生物化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生物化学的知识框架和学习方法
蛋白质
课时目标:1、识记:蛋白质的分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2、理解:蛋白质组成单元、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的性质与分离、分析技术3、应用: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类
第二节 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氨基酸
第三节 肽
第四节 蛋白质的结构
第五节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六节 蛋白质的性质与分离、分析技术
核酸
课时目标:1、识记:核酸概念和重要性、核酸的组成成分2、理解:DNA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高级结构、超螺旋结构、RNA的结构3、应用:核酸的性质
第一节 核酸的组成成分
第二节 核酸的一级结构
第三节 DNA的二级结构
第四节 DNA的高级结构
第五节 DNA和基因组
第六节 RNA的结构和功能
第七节 核酸的性质和研究方法
第八节 核酸的序列测定
糖类
课时目标:1、识记:糖的概念、分类2、理解:单糖及其衍生物、二糖、寡糖、多糖、糖复合物的化学结构3、应用:单糖及其衍生物、二糖、寡糖、多糖、糖复合物性质
第一节 单糖
第二节 重要单糖及其衍生物
第三节 寡糖
第四节 多糖
第五节 糖复合物
第六节 糖类研究方法
脂质和生物膜
课时目标:1、识记:脂类的概念和类别2、理解:脂肪酸、磷脂、类固醇的组成、结构、性质3、应用:类固醇及脂质的生物功能
第一节 三酰甘油
第二节 脂肪酸
第三节 磷脂
第四节 鞘脂类
第五节 类固醇
第六节 生物膜
课时目标:1、识记:酶的概念与特点、酶的化学本质与组成、酶作用机制2、理解:酶的命名及分类、酶促反应动力学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3、应用: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酶活力的测定、酶的制备、酶的应用
第一节 酶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酶的化学本质与组成
第三节 酶的命名与分类
第四节 酶的专一性
第五节 酶的作用机制
第六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第七节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八节 酶活性的调节
第九节 核酶、抗体酶与同工酶
第十节 酶的研究方法与酶工程
维生素和辅酶
课时目标:1、识记:维生素的概念、分类2、理解:重要辅酶(辅基)的结构3、应用:重要辅酶(辅基)的功能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
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课时目标:1、识记: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氧化磷酸化作用2、理解: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基本规律、呼吸链的组成及电子传递顺序3、应用:生物氧化的特点
第一节 新陈代谢总论
第二节 生物氧化
糖代谢
课时目标:1、识记: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2、理解:糖的分解代谢、糖的合成代谢3、应用: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戊糖磷酸途径、乙醛酸循环
第一节 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 糖的合成代谢
脂质代谢
课时目标:1、识记:脂质的酶促水解2、理解:三酰甘油的分解代谢、合成代谢、磷脂的代谢、胆固醇的代谢3、应用:脂类的代谢举例
第一节 脂质的酶促水解
第二节 三酰甘油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 三酰甘油的合成代谢
第四节 磷脂的代谢
第五节 胆固醇的代谢
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课时目标:1、识记:蛋白质的酶促降解2、理解: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氨基酸的合成代谢3、应用: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意义
第一节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第二节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 氨基酸的合成代谢
核苷酸代谢
课时目标:1、识记:核苷酸生物合成的调节2、理解:核苷酸的分解、核苷酸的生物合成3、应用:核苷酸合成的抗代谢物、辅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 核苷酸的分解
第二节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第三节 核苷酸生物合成的调节
第四节 核苷酸合成的抗代谢物
第五节 辅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

参考资料


1、魏民、张丽萍、杨建雄,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6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朱圣庚、徐长法,《生物化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3、结构生物化学,南京大学,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https://www.icourse163.org/learn/NJU-1001572004?tid=1450600461#/learn/content

4、生物化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HACTCM-1002128019?tid=1450280445

5、生物化学,浙江工业大学,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ZJUT-1002836006?tid=1450287453



 

盐城工学院
7 位授课老师
赵卫红

赵卫红

教授

张丽

张丽

副教授

许伟

许伟

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