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织物结构与设计》是纺织工程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研究对象是机织物及其经纬纱交织的规律。本课程在纺织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纺织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既为培养高级纺织工程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服务,又为进一步学习某专业方向精深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织物结构与设计》是纺织工程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研究对象是机织物及其经纬纱交织的规律。本课程在纺织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纺织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既为培养高级纺织工程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服务,又为进一步学习某专业方向精深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根据纺织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织物基础知识和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因此设置了《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机机织物的组织构成方法、织物外观特点及形成原理,织物样品分析及小样设计试织等内容。课程包含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种教学环节。《织物结构与设计》包括织物分析与上机、织物组织结构(如三原组织、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复杂组织)、纹样和意匠、织物几何结构的概念、织物设计(仿制设计、改进设计、创新设计)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各种机织物组织的基础理论,了解各种组织结构对织物外观的影响,学会对各种组织的织物样品进行分析,掌握机织物设计的原则、方法及小样试织的方法。具备良好的机织物设计的基础知识及其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能综合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机织物设计的实际问题,适合从事纺织品设计与开发、性能检测、外贸与销售和生产技术与管理等岗位。
跟踪学科和行业发展前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手段,采用工科与艺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学院每年举办校级纺织品设计的大赛,并鼓励学生参加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检验教学成果,积累设计经验。
授课目标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系统地掌握各种织物组织的基础理论内容,学会对各种组织的织物样品进行分析,掌握织物设计的原则、方法及小样试织的方法,了解各种组织结构对织物外观的影响。
课程大纲
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1.1 织物的形成及织物组织概述
1.2 织物上机图
1.3 织物分析
思维导图(一)
作业(一)
作业(二)
测验(一)
三原组织
2.1 原组织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2 平纹组织及其织物
2.3 斜纹组织及其织物
2.4 缎纹组织及其织物
思维导图(二)
作业(三)
测验(二)
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3.1 平纹变化组织
3.2 斜纹变化组织
3.3 缎纹变化组织
思维导图(三)
作业(四)
作业(五)
作业(六)
测验(三)
联合组织及其织物
4.1 条格组织
4.2 绉组织
4.3 透孔组织
4.4 蜂巢组织
4.5 凸条组织
4.6 网目组织
4.7 配色模纹组织
思维导图(四)
作业(七)
作业(八)
测验(四)
复杂组织及其织物
5.1 重组织
5.2 管状组织
5.3 接结双层组织
5.4 起毛、毛巾与纱罗组织
思维导图(五)
作业(九)
作业(十)
测验(五)
织物几何结构的概念
6.1 织物几何结构概述
6.2 织物紧度与织物几何结构相的关系
6.3 织物织缩率与织物几何结构相的关系
思维导图(六)
作业(十一)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证书要求
本课程是考试课程,考核形式为试题库闭卷考试。成绩评定标准如下:
1、线上成绩:30%(作业、测验、讨论和考试分别占40%、20%、20%和20%);
2、实验成绩:10%;
3、线下成绩(期末考试):60%。
总成绩=线上成绩*30%+实验成绩*10%+线下成绩*60%。线上成绩≥60分、线下成绩≥50分和总成绩≥60分,通过。
参考资料
教材:荆妙蕾主编,《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参考资料:王国和主编,《织物组织与结构学》(第2版)
陈秋水主编,《织物组织与结构》
顾平主编,《织物结构与设计学》
沈兰萍主编,《织物结构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