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音乐与人生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03月17日 ~ 2021年07月31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69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人生如乐,乐如人生。生命的呈现如同音乐的表达,可以是独奏与独唱,也可以是协奏与重唱,还可能是合唱与交响,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与人生”的课堂,去感受音乐在人生中绽放的绚丽,人生在音乐中闪耀的光彩!
人生如乐,乐如人生。生命的呈现如同音乐的表达,可以是独奏与独唱,也可以是协奏与重唱,还可能是合唱与交响,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与人生”的课堂,去感受音乐在人生中绽放的绚丽,人生在音乐中闪耀的光彩!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音调摹写,是人情的音响艺术化呈现。音乐作用于听觉,并由动听达到动情,由心灵流向心灵。

“唯乐不可以为伪”,音乐在展示自身独特魅力的同时,也在散发着人类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每一首经典音乐都是一套真情的心灵密码,它将乐者与听者的心紧紧相连。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只要乐声响起,只要真情咏叹,就会有跨域时空的心灵对话,就会有高山流水之间千古知音的空旷回响。

每一种人生都记录着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轨迹,既有人类共性的起、承、转、合,又有宇宙苍生独一无二的生命形态。一个人的诞生正如一首音乐的创生,都饱含着情感的交融与孕育的煎熬,十月怀胎、瓜熟蒂落。

每一首音乐都承载着音乐家对人生的体验与感悟,甚至是音乐家一段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于是,音乐中必然浸润着人生的智慧与情感,生命的进化过程也可以升华为一首动人的音乐。如此,音乐与人生就有了彼此观照,相互印证的机缘。不是有意将一门音乐艺术课牵强地讲成一门人生哲理课,而是音乐本身就蕴含着人生的苦辣酸甜、悲欢离合、起伏跌宕,于是,“音乐与人生”这门慕课就水到渠成、应运而生了。

授课目标

本课程以音乐启迪人生,用人生解读音乐,将音乐的主要构成要素和主要艺术形式与人生的某一个领域或与人生相关的某一个方面进行对接、交融,形成通识,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理解人生!并逐渐进入到内在自觉,非功利性的审美追求,丰富情感、提高修养、完善人格,激发创新意识,将人生升华至审美化的境界,赋予人生更加崇高的价值追求!


成绩 要求

1.学习完每讲课的视频后,根据老师所提的问题,以答题和讨论的形式进行,讨论题目在“课堂交流区”作答,讨论以活跃度进行计分,占总成绩的60%;为了检验学员的学习效果,学员在学习结束后需完成期末测试,占总成绩的40%

2.课程按百分制计分,6084分为合格,85100分为优秀。




课程大纲

第1讲 音乐之美

(一)认识音乐;(二)音乐的特性;(三)理解音乐的钥匙;(四)音乐的审美。

第2讲 音色与人生角色

(一)认识音色;(二)人声的不同音色;(三)常见的几种乐器的音色;(四)音色对人生角色的启发 。

第3讲 旋律与人生沉浮

(一)直线型旋律;(二)曲线型旋律与旋律的组合;(三)旋律的启示

第4讲 和声与人际关系

(一)什么是和声,音程;(二)和弦,和声对音乐的作用;(三)什么是人际关系,和声对处理人际关系的启发。

第5讲 复调与团队合作

(一)单声音乐、多声音乐;(二)复调的类型;(三)复调对团队合作的启示

第6讲 曲式与人生规划

(一)认识曲式;(二)基本曲式;(三)二部曲式与三部曲式;(四)复二部曲式、复三部曲式与大型曲式;(五)曲式对人生规划的启示

第7讲 配器与组织管理

(一)什么是配器;(二)乐队编制;(三)配器的基本原则;(四)常用的配器手法;(五)配器对管理的启示

第8讲 民歌与民风

(一)认识民歌,民歌的基本特征;(二)民歌的体裁;(三)中国民歌与民风

第9讲 民乐与民族

(一)中国民族器乐曲的主要艺术特点;(二)中国民族乐器的分类;(三)民乐与民族的关系

第10讲 曲艺与民俗

(一)什么是曲艺,曲艺的艺术特征与表现手法;(二)曲艺的主要种类,曲艺与民俗的关系

第11讲 戏曲与脸谱

(一)什么是戏曲,戏曲的主要剧种,戏曲的艺术特点;(二)认识戏曲脸谱;(三)戏曲脸谱的程式性特征

第12讲 歌唱与情感

(一)歌唱的内涵与分类;(二)歌唱的方法;(三)歌唱的状态;(四)歌唱的语言与共鸣;(五)歌唱的情感表达

第13讲 合唱与和谐

(一)合唱的内涵(什么是合唱,合唱的声部,合唱的特点);(二)合唱的队形,合唱的分类;(三)合唱思维对人生和谐的启示

第14讲 歌剧与浪漫

(一)什么是歌剧?歌剧的类型及特点;(二)宣叙调与咏叹调,歌剧的流派;(三)中国歌剧;(四)浪漫的内涵,歌剧与浪漫的人生

第15讲 交响与命运

(一)什么是交响乐;(二)交响乐队,交响乐的主要曲式,交响乐的特点;(三)交响与命运——以贝多芬为例

第16讲 作曲与创造

(一)什么是作曲,音乐创作的过程,作曲的主要技术;(二)旋律的重复;(三)旋律的变奏;(四)旋律的展开;(五)旋律的对比与再现:(五)作曲对创造的启示

预备知识

本课程的学习者可以是音乐零基础的学生,也可以是有一定音乐基础,或是音乐专业的学生,不需要具体的预备知识,同时也可作为音乐专业师生从不同视角解读音乐的参考。



参考资料

本课程的部分参考资料:

1.《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2.【英】肯尼迪《牛津简明音乐词典》,唐其竞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玛采尔著:《论旋律》,孙静云译,音乐出版社1958

4.王耀华主编:《音乐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杨九华编著:《西方音乐史普修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6.张前主编:《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

7.【美】唐纳德杰格劳特等著:《西方音乐史》,余志刚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8.【美】约瑟夫·马克利斯 克里斯廷·福尼著:《音乐欣赏圣经》(第9版),徐康荣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9.【美】罗杰·凯密恩著:《听音乐:音乐欣赏教程》,王美珠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5

10.胡红主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11.叶林著《音乐审美欣赏》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1

12.伍国栋编著:《中国民族音乐》,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13.龚耀年著:《实用小乐队编配法》(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1

14.牟洪编著:《管弦乐队配器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

15.樊祖荫编著:《歌曲写作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


常见问题

1.本课程因教学所需,部分图片和视频来自网络及相关书籍,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们联系。

2.本课程关于音乐与人生相互联系与解读的观点为一家之言,可视为抛砖引玉式的启发。

3.音乐是丰富的,人生是复杂的,本课程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了点穴式的授课方式,讲解点到为止、留有余地,促使学生们带着疑问主动思考,在讨论中见真知、在研究中显智慧。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盐城师范学院
1 位授课老师
崔峰

崔峰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