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是法学本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本课程系统讲述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分析重要理论问题和典型案例,尝试运用国际法原理审视、研究国际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主要内容为导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上的国家、国际法上的居民、领土法、海洋法、空间法、条约法、外交与领事关系法、国际组织法、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争端解决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法律信仰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熟悉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了解法学理论前沿和我国法治建设的现状与趋势;掌握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等法律方法;习得综合运用实体法和程序法等理论知识分析、处理法律实务问题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法学研究能力;在学习和掌握国际法知识和原理的同时,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弘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激发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成为具有全球视野、有担当的优秀青年。
本课程以理论争点和国际司法机构的典型判例为素材基础,采用探究式教学法,缜密的拟定适当难度的探究问题,制定梯度分布宽域的评价标准,通过学生单独和集体讨论式的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中文著作:
[1]周鲠生:《国际法》(全二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梁西:《梁著国际组织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王铁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4]邵津:《国际法(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版。
译著:
[1][德]奥本海:《奥本海国际法(上下卷)》,岑德彰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年版。
[2][美]巴里· E ·卡特 [美]艾伦· S ·韦纳 :《国际法(上下册)》,冯洁菡 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3][英]马尔科姆· N ·肖:《国际法(第6版)》,白桂梅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英]伊恩·布朗利:《国际公法原理》,曾令良等译, 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意]安东尼奥·卡塞斯:《国际法》,蔡从燕等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外文原著:
[1]Malcolm N Shaw. International Law 9th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1.
[2] Ademola Abass. International Law: Text, Cases, and Materials 2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网站:
联合国中文网 Http://www.un.org/chinese/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 https://www.un.org/chinese/law/ilc/index.html
国际法院 https://www.icj-cij.org/
国际法协会 https://www.ili.org/
国际法学会 https://www.ila-hq.org/
美国国际法协会 https://www.asil.org/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国际法与比较公法研究所 https://www.mpil.de/
期刊:
[1]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法学》
[2]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国际法研究》
[3]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武大国际法评论》
[4]中国国际法学会《中国国际法年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