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影视鉴赏》是适用于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适用于其它专业的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课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影视的宏观把握以及鉴赏评价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缺少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等问题,同时以影视发展的新思路、新动态为依据,以“教学做创合一”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创新意识为目标,以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为外延拓展手段。在形式上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基于“教学做创合一”的思路,融入探究式、互动式、情景式、实训式、开放式教学方法;在内容上根据“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突出素质培养与能力训练。以“精简、压缩、增加、综合”的方法,即精简重复内容,压缩不必要内容,增加新鲜内容,综合实验实训,把培养能力所需的知识和实践加以筛选与综合,形成了具有创新意识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
《影视鉴赏》是适用于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适用于其它专业的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课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影视的宏观把握以及鉴赏评价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缺少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等问题,同时以影视发展的新思路、新动态为依据,以“教学做创合一”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创新意识为目标,以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为外延拓展手段。在形式上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基于“教学做创合一”的思路,融入探究式、互动式、情景式、实训式、开放式教学方法;在内容上根据“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突出素质培养与能力训练。以“精简、压缩、增加、综合”的方法,即精简重复内容,压缩不必要内容,增加新鲜内容,综合实验实训,把培养能力所需的知识和实践加以筛选与综合,形成了具有创新意识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1.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不仅让学生了解美国电影、欧洲电影、亚洲电影、中国电影、港台电影、动画儿童电影的发展概况,同时帮助学生鉴赏经典电影,提高鉴赏影视作品的能力。这门课是文学、新闻学、传播学、新闻摄影与电视摄像、电视编辑与非编技术等课程的延伸与后续。同时也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提高了鉴赏与评价能力。
2.这门课的主题是什么?
本课程是职业教育新闻传播的专业课,也是一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坚持理论讲授与作品鉴赏相结合,重点是对电影发展史的基本把握,以及经典电影作品的鉴赏与分析。要求学生养成关注影视作品的习惯,充分运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采取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同时结合经典案例,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提高鉴赏评价能力。
3.这门课可以获得什么?
(1)总体目标:
•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美国电影、欧洲电影、亚洲电影的发展概况;同时了解中国大陆电影、中国港台电影、动画儿童电影的发展概况;鉴赏一些经典的影视片段,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能力。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理论讲授与鉴赏分析相结合,指导学生写作随笔与评论。
•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影视作品的概况,了解影视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历程,认识影视作品的性质和社会功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良好素质、专业意识和社会责任,以适应涉及面广、实践能力要求高的新时代人才需求。
(2)知识目标:
• 掌握电影的基本概念、特点性质、发展概况等;了解美国电影、欧洲电影、亚洲电影的发展概况;特别了解中国大陆电影、中国港台电影、动画儿童电影的发展概况;鉴赏一些经典的影视片段,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能力。
(3)能力目标:
• 学生在了解美国电影、欧洲电影、亚洲电影、中国大陆电影、中国港台电影、动画儿童电影发展概况的基础上,鉴赏一些经典的影视片段,模拟一些电影片段或台词,提高鉴赏影视作品的能力。
(4)素质目标:
• 学生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下,能够鉴赏、分析、评论影视作品,能够观点鲜明、落落大方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具备一定的表演才能,能够撰写高质量的影视评论。
(5)思政目标:
通过学习借鉴中外电影发展史与经典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充分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增添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通过经典影视作品的观摩、表演、 鉴赏、讨论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4.这门课的特色与亮点?
本课程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是专业性,第二是通识性,第三是知识性,第四是趣味性,第五是实践性,第六是系统性。不仅适用于本科、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而且适用于文、理、工、农、医等专业的教学,还可以提高社会影视爱好者的影视鉴赏水平。
授课目标
(1)总体目标:
•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美国电影、欧洲电影、亚洲电影的发展概况;同时了解中国大陆电影、中国港台电影、动画儿童电影的发展概况;鉴赏一些经典的影视片段,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能力。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理论讲授与鉴赏分析相结合,指导学生写作随笔与评论。
•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影视作品的概况,了解影视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历程,认识影视作品的性质和社会功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良好素质、专业意识和社会责任,以适应涉及面广、实践能力要求高的新时代人才需求。
(2)知识目标:
• 掌握电影的基本概念、特点性质、发展概况等;了解美国电影、欧洲电影、亚洲电影的发展概况;特别了解中国大陆电影、中国港台电影、动画儿童电影的发展概况;鉴赏一些经典的影视片段,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能力。
(3)能力目标:
• 学生在了解美国电影、欧洲电影、亚洲电影、中国大陆电影、中国港台电影、动画儿童电影发展概况的基础上,鉴赏一些经典的影视片段,模拟一些电影片段或台词,提高鉴赏影视作品的能力。
(4)素质目标:
• 学生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下,能够鉴赏、分析、评论影视作品,能够观点鲜明、落落大方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具备一定的表演才能,能够撰写高质量的影视评论。
(5)思政目标:
通过学习借鉴中外电影发展史与经典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充分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增添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通过经典影视作品的观摩、表演、鉴赏、讨论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课程大纲
影视鉴赏理论概述
课时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系统学习,让学生了解影视鉴赏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功能特征、内容方法;了解影视鉴赏的文学元素、画面元素、声音元素、表演元素、综合元素;了解电影的基本特征、电影的发明与发展、电影的表现手段等等,从而对电影发展史有一个宏观把握。
1.1 影视鉴赏基本概念
1.1.1 影视鉴赏教学目标
1.1.2 影视鉴赏相关概念
1.2 影视鉴赏基本知识
1.2.1 什么是影视鉴赏
1.2.2 影视鉴赏的功能
1.2.3 影视艺术的特征
1.2.4 影视鉴赏的条件
1.2.5 影视鉴赏的层次
1.2.6 影视鉴赏的方法
1.2.7 影视鉴赏的流程
美国电影概述鉴赏
课时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美国电影发展史、好莱坞电影发展史,同时通过美国电影鉴赏指导,了解美国各个时期的经典电影,分析其思想主题与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鉴赏与评价影视作品的能力。
2.1 美国电影发展时期
2.1.1 默片时代
2.1.2 有声电影
2.1.3 黄金时代
2.1.4 当代电影
2.2 好莱坞电影发展史
欧洲电影概述鉴赏
课时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典、英国、西班牙、苏联和俄罗斯,以及欧洲其它国家电影的发展概况。同时通过欧洲各国电影的鉴赏指导,了解欧洲各国的经典电影的思想与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鉴赏与评价影视作品的能力。
3.1 欧洲电影概述
3.1.1 法国电影发展概述
3.1.2 意大利电影发展概述
3.1.3 德国电影发展概述
3.1.4 瑞典电影发展概述
3.1.5 英国电影发展概述
3.1.6 西班牙电影发展概述
3.1.7 苏联及俄罗斯电影概述
3.1.8 欧洲其它国家电影概述
3.2 欧洲电影鉴赏
3.2.1 穿越时空——以《天堂电影院》为例
3.2.2 女性解放——以《成为简奥斯汀》为例
3.2.3 战争反思——以《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为例
3.2.4 大爱无言——以《沉静如海》为例
亚洲电影概述鉴赏
课时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日本、韩国、印度与东南亚电影的发展概况,同时通过亚洲各国电影的鉴赏指导,了解亚洲各国的经典电影的思想与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鉴赏与评价影视作品的能力。
4.1 亚洲电影概述
4.1.1 日本电影发展概述
4.1.2 韩国电影发展概述
4.1.3 印度与东南亚电影概述
4.2 亚洲电影鉴赏
4.2.1 青春痛楚——以《情书》为例
4.2.2 励志向上——以《摔跤吧,爸爸》为例
4.2.3 阶层固化——以《寄生虫》为例
4.2.4 诗意人生——以《青木瓜之味》为例
中国电影概述鉴赏
课时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电影的发展概况,同时通过对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电影的鉴赏指导,了解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地域电影的思想与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鉴赏与评价影视作品的能力。
5.1 大陆电影发展概述
5.1.1 早期电影的发端
5.1.2 早期电影的发展
5.1.3 从沉默再到爆发
5.1.4 “十七年”现象
5.1.5 文革时期的电影
5.1.6 新时期电影开端
5.1.7 精英文化中的电影
5.1.8 大众文化下的电影
5.1.9 世纪之交的电影
5.1.10 21世纪中国电影
5.2 香港电影发展概述
5.2.1 香港电影初创时期
5.2.2 香港电影延续时期
5.2.3 香港电影转型时期
5.2.4 香港电影本土时期
5.2.5 香港电影繁荣时期
5.2.6 香港电影风格化时期
5.2.7 香港电影大华语时期
5.3 台湾电影发展概述
5.3.1 台湾电影的日治时期
5.3.2 台湾电影的国统初期
5.3.3 台湾电影的黄金时代
5.3.4 台湾电影的发展前期
5.3.5 台湾电影的发展后期
5.3.6 台湾电影的衰退时期
5.4 中国电影实验实训
5.4.1 生命礼赞——以《红高粱》为例
5.4.2 戏梦人生——以《霸王别姬》为例
5.4.3 身份认同——以《悲情城市》为例
5.4.4 临终关怀——以《桃姐》为例
5.4.5 传记电影——以《黄金时代》为例
动画儿童电影概述鉴赏
课时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美国、日本、中国、伊朗动画儿童电影的发展概况,同时通过对美国、日本、中国、伊朗动画儿童电影的鉴赏指导,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国家动画儿童电影的思想与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鉴赏与评价影视作品的能力。
6.1 美国动画电影概述
6.1.1 动画的定义
6.1.2 美国动画电影概述
6.2 日本动画电影概述
6.2.1 日本动画电影起步
6.2.2 日本动画电影发展
6.2.3 日本动画电影简介
6.3 中国动画电影概述
6.3.1 中国动画电影起步
6.3.2 中国动画电影发展
6.4 美国日本中国比较
6.4.1 美国动画的特点
6.4.2 日本动画的特点
6.4.3 中国动画的特点
6.5 伊朗儿童电影概述
6.5.1 儿童电影定义
6.5.2 伊朗儿童电影概述
6.6 动画电影、儿童电影鉴赏
6.6.1 致敬经典——以《狮子王》为例
6.6.2 童心无畏——以《千与千寻》为例
6.6.3 命运反抗——以《哪吒之魔童降生》为例
6.6.4 童真世界——以《小鞋子》为例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首先,对电影的相关概念有基本了解;
其次,对文学与电影关系有基本了解;
第三,对影视评论与写作有基本兴趣;
总之,只要喜欢电影就会学好这门课。
参考资料
潘天强.1999.西方电影简明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蔡东东.2000.当代英美电影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
汪流主编.2001.中外影视大辞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单万里主编.2001.纪录电影文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游飞,蔡卫.2002.世界电影理论思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黄会林主编.2003.电影艺术导论[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威尔著,陈旭光译.2004.世界电影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邵牧君.2005.西方电影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黄文达.2003.世界电影史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陆弘石.2005.中国电影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李道新.2005.中国电影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彭吉象.2006.中国经典电影作品赏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常见问题
同学们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追求消遣性与娱乐性,不能静下心来认真看完一部电影,不能深刻地去思考电影传达出的思想意蕴。因此希望同学们能够静下心来,跟着老师的指引与脚步,去探索电影与人生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