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书法鉴赏》是2006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规定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其中一门。这门课程对于大学生学习书法鉴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学教育,领悟书法艺术美的真谛起着重要的作用。开课以来,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与好评。
《书法鉴赏》是2006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规定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其中一门。这门课程对于大学生学习书法鉴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学教育,领悟书法艺术美的真谛起着重要的作用。开课以来,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与好评。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分四个部分开展书法鉴赏的学习,第一部分为“导论”,旨在学生树立正确的书法艺术理念;第二部分为“书体的演变”,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与演变的历史,掌握各体书体的艺术特征;第三部分为“书风的发展”,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东汉以来历代书风的发展,分析历代书风的特点、内涵与成因,使学生了解历代书风的发展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内在关系。第四部分为“书法鉴赏”,通过教学使学生从书法的物质层面(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精神层面深入地开展书法鉴赏的学习,从而掌握正确的书法鉴赏方法。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学科内涵,树立正确的书法艺术理念,掌握书法鉴赏的赏识与方法;通过对各种书体演变与历代书风发展的学习,名家书法的鉴赏与书写的实践体验,使大学生领悟书法美的真谛。
课程大纲
导论
课时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书法定义的内涵与学科边界,对当下流行的前卫书法、现代书法、“后”书法有正确的分析与批判;使学生明确什么是书法,理解书法为什么是一门艺术;使学生了解学习书法鉴赏应具备的前提条件、鉴赏的一般途径与方法。
第一讲 导论(一) 什么是书法;
第二讲 导论(二) 书法为什么是艺术?
第三讲 导论(三) 如何学习书法鉴赏
书体的演变(一)
课时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字的产生与成熟,了解中国汉字书法各种书体形成与发展的简要历史,了解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古隶、汉隶等各种书体的艺术风貌与书法特征。
第四讲 甲骨文、金文;
第五讲 石鼓文、小篆;
第六讲 古隶、汉隶;
书体的演变(二)
课时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字的产生与成熟,了解中国汉字书法各种书体形成与发展的简要历史,了解章草、今草、楷书、行书等各种书体的艺术风貌与书法特征。
第七讲 章草、今草;
第八讲 楷书;
第九讲 行书
书风的发展(一)
课时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东汉以来随着书法艺术的独立,历代书法风尚的特征、内涵,形成的历程及其原因;重点了解晋书“尚韵”,唐书“尚法”碰撞交融的艺术内涵与成因。使学生了解历代书风的发展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内在关系。
第十讲 书法艺术的独立;
第十一讲 晋书尚韵;
第十二讲 唐书尚法(上);
第十二讲 唐书尚法(下);
书风的发展(二)
课时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东汉以来随着书法艺术的独立,历代书法风尚的特征、内涵,形成的历程及其原因;重点了解宋书“尚意”,元书复古碰撞交融的艺术内涵与成因。使学生了解历代书风的发展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内在关系。
书风的发展(三)
课时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东汉以来随着书法艺术的独立,历代书法风尚的特征、内涵,形成的历程及其原因;重点了解明书“尚态”、“尚势”碰撞交融的艺术内涵与成因。使学生了解历代书风的发展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内在关系。
第十五讲 明代书风(上)
第十五讲 明代书风(下)
书风的发展(四)
课时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东汉以来随着书法艺术的独立,历代书法风尚的特征、内涵,形成的历程及其原因;重点了解清书“帖学”、“碑学”碰撞交融的艺术内涵与成因。使学生了解历代书风的发展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内在关系。
第十六讲 清代书风(上)
第十六讲 清代书风(下)
书法鉴赏(一)
课时目标:本章引导学生从笔法、字法、墨法等几个方面开展书法鉴赏的学习,了解书法创作在笔法、字形结构、墨法等方面的基本原则要求与具体方法,重点掌握如何从笔法、字法、墨法等方面开展书法鉴赏。
第十七讲 笔法的鉴赏
第十八讲 字法的鉴赏
第十九讲 墨法的鉴赏
书法鉴赏(二)
课时目标:本章引导学生从行气、章法等几个方面开展书法鉴赏的学习,了解书法创作在行气、章法等方面的基本原则要求与具体方法,重点掌握如何从行气、章法等方面开展书法鉴赏。
经典书法作品鉴赏
1-《秾芳诗帖》赏析
2-《肚痛帖》赏析
3-《多宝塔碑》赏析
4-《淡墨秋山诗帖》赏析
5-《兰亭序》赏析
6-《平复帖》赏析
7-《黄州寒食诗帖》赏析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1.可先修或同时修习《美学原理》《艺术概论》等课程,了解艺术、美学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知识。
2.选修本课程的学生,最好有一定的书法基础或书法体验。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邱才桢:《书法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蒋勋:《中国书法之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常见问题
选课学生缺乏对《美学原理》、《艺术概论》等先修课程的学习,往往抱着学习书法的目的来选修本课程,因此缺乏艺术学科的一般常识,对书法鉴赏理论部分的学习缺乏兴趣。这些问题会影响他们对书法鉴赏的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