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本课程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为理工科学生提供管理基本知识。主要涉及二个方面的内容:一、现代管理的基础知识:理工科学生学习管理的重要性、组织和管理的功能、有效管理的标准和管理职能、管理者及其素质要求。二、有效管理的基本环节:主要介绍决策及其过程、目标及计划制订、营运管理、人员管理。
学习方式:课程将采用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标准化管理:以80人为一标准班,一个班的选课人数限制在80人以内。在第一次课中组建课程班组织(选举课代表、成立课程学习小组、明确课堂纪律规范),从第二次课开始实施个人铭牌制度和课堂纪律。
线下课堂教学:突出知识总结、答疑和运用。包括案例分析、实际问题分析、问题解答等
课外活动:包括2次小组作业,2次个人作业。
线上知识学习:学生在网络课堂中观看知识点讲解视频、完成知识点测试和上交作业、获取反馈、提供答疑和进行相互交流。
课程要求:团队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课堂学习与线上学习、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纪律严明与鼓励创新相结合。
课程目标:
量变(知识):理解学习管理重要性;了解组织创立和发展过程;懂得管理者与科技人员的不同;理解管理实质和有效管理基本要领。
质变(思维和技能):掌握管理思维方式(多元、系统、非线性);与人为善,养成组织成员意识,提升沟通、协作能力;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对自我的认知,决策、计划、控制)
可测量结果:
能解释管理的概念,口头表述并举例说明何谓管理。
能说明管理的重要性,能结合实际论述并举例说明管理的重要性。
全面掌握管理的职能,能结合管理实践活动来运用管理的职能。
了解企业创立的基本条件和企业发展的基本过程、各阶段特点。
知道管理者的职责和应具备的素质,能据此对照检查自身的不足。
初步掌握管理的基本思维方式和理性决策过程,懂得目标和计划的重要性。
知道一些营运管理和人员管理的基本知识,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运用。
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构成:
线上:知识点测试采用客观题,每章10题,每题0.5分,共八章40分。个人作业2个,每个10分,共20分,个人作业采用互评方式打分确定。期末线上测试(学在浙大平台)10分。“问题交流”每章1个,在线上“课堂讨论区”发言一次计0.5分,合计发言10次及以上为5分。
线下:课堂出勤:迟到一次扣1分,请假扣3分,旷课一次扣5分。课堂参与及表现:发言一次为1分,发言质量好的每次可再加0.5分(代表小组发言的计入小组成员贡献分),共5分。小组作业2个,每个10分,共20分。
第一章 管理概论
一、管理及其功能
二、管理思想的演变
三、管理学及其特点
扩展学习:团队学习方法
第一章问题交流讨论
第一章单元测试
个人作业2 课程总结
第二章 企业发展及其特点
一、组织的特征及创立条件
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三、影响企业发展的环境因素
第二章问题交流讨论
扩展学习:如何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作业1:小组章程修改完善
第二章单元测试
第五章 科学决策及其要点
一、决策的概念
二、决策的过程
三、决策的方法
第五章问题交流讨论
小组作业2:商务决策模拟
扩展学习:伟大的人与一般人思维方式的区别
第五章单元测试
第八章 人员管理:指导、沟通、激励
一、指导艺术
二、沟通技巧
三、激励原理
第八章问题交流讨论
扩展学习:沟通的七个要点
小组作业3:课程学习总结
第八章单元测试
第三章 有效管理及其过程
一、有效管理的衡量
二、有效管理的过程
三、管理的基本思维方式
第三章问题交流讨论
扩展学习:21世纪的管理挑战
第三章单元测试
第四章 管理者及其素质
一、管理者及其分类
二、管理者的权力与责任
三、管理者的素质要求
第四章问题交流讨论
扩展学习:优秀管理者的特点
第四章单元测试
第七章 过程管理:分工、授权、控制
一、明确分工
二、有效授权
三、动态控制
第七章问题交流讨论
扩展学习:如何正确处理职权责利关系
第七章单元测试
第六章 目标及计划制订
一、目标及其制定
二、计划及其制订
三、时间管理
第六章问题交流讨论
扩展学习:如何管理你的时间和生活
个人作业1:一周计划实践
第六章单元测试
无
周亚庆编著,现代管理基础(第二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