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与中国文化》着重从考古学、科技考古学的角度切入,依托考古发现、考古研究成果,分别对农业、环境、音乐、冶金、陶瓷、制玉、服饰等方面的考古发现进行介绍,阐释科技驱动下中国文化、文明的发展历程,使不同学科背景的本科学生能够对考古发现、发掘和研究过程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基本的认知,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之高、之先进有明确的体会,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清晰地把握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都能对考古学的研究提供助力,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重新认识中国祖辈先民在面对不同的环境、文化条件下筚路蓝缕、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的艰辛过程,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树立民族自信心。
本课程是通过对考古学和科技考古基本概念定义的阐释、对不同方面考古发现的介绍和分析,使不同学科背景的低年级本科学生能够对考古发现、发掘和研究过程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基本的认知,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之高之先进有明确的体会,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清晰地把握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都能对考古学的研究提供助力,从而更好地研究、继承、传播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本课程面向所有对历史、考古学有尊重态度、探索兴趣的学生群体,尤其是对非考古专业的低年级本科生。
郭怡,考古发现与中国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年
张之恒主编,中国考古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宿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1999年
王昌燧,科技考古进展,科学出版社,2013年
赵洪恩主编,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人民出版社,2016年
朱诚,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以来环境考古,科学出版社,2015年
严文明,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科学出版社,2000年
卢嘉锡总主编,李家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科学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