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考研全科400分攻略
唐诗经典
第4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7年03月01日 ~ 2017年06月30日
学时安排: 4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27543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381)
spContent=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浓缩了古典诗歌语言的精华。本课程是以唐诗经典为核心,以弘扬优秀传文化为宗旨,从经典名家、经典名篇、经典名著等多方面展开,向众多的大学生传播正面、高尚、积极的主流价值观。内容上兼有经典性、学术性和前沿性的特点;形式上兼有实践性、多元化、启发式的特点。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浓缩了古典诗歌语言的精华。本课程是以唐诗经典为核心,以弘扬优秀传文化为宗旨,从经典名家、经典名篇、经典名著等多方面展开,向众多的大学生传播正面、高尚、积极的主流价值观。内容上兼有经典性、学术性和前沿性的特点;形式上兼有实践性、多元化、启发式的特点。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计划10周,讲授10个主题。每个主题由“课程视频”、“学术对话”、“延伸探索”、“练习题”四个部分构成。课程视频为课程核心部分,学术对话是课程的多元互动部分,延伸探索和练习题为课程实践部分。课程视频:每一讲设立一个专题,其课程视频按照知识点被拆分成多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每段视频约10分钟左右。学术对话:是安排在每一主题后讲教师之间的对话,重在课程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帮助学生加深感受,把握重点,理解难点,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延伸探索:主要在论坛上进行,鼓励学生们在论坛中展开自己的思辨和对问题的学术探索,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教师与助教尽量全面地回答论坛上学生提出的问题。练习题:属于过程训练的实践范畴,以在线练习为主,需要学生登录网站选择相应的题目完成作业,目的是对于教学过程的强化与检验,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练习题完成后,方可进入下一主题的学习。期末考试:通过网站完成,届时会提供多道题目,并要求同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后三周为复习考试周。成绩为三级计分制:优秀、合格、不合格。

授课目标
1.提升知识与能力。领会唐诗的内涵和意义,增加根源性学养,练就攻读原典的能力。 2.掌握过程与方法。重视以兴趣为导向的学习训练,获取过程与方法的锻炼,形成通达的见识。 3.培养情感与态度。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增强情感体验,陶冶思想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培养创新思维。
课程大纲

        1.课程描述

   课程题目:唐诗经典。所属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语言:中文。学分:3学分。学时:30。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的代表——唐诗为研读对象,重点关注经典名篇如《黄鹤楼》、《将进酒》、《丽人行》与《长恨歌》等,经典名著如《唐诗三百首》、《唐诗品汇》等,经典名家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本课程重视实践和思考,教师重点提供教学资源,开放讨论平台,提出核心问题,让学生有机会自主学习,以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从而提升通达的见识,养成批判的精神,激发独立的思想。

        2.课程教师

胡可先(1960.1—),男,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文学博士;曾为日本大阪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台湾逢甲大学客座教授;学术兼职有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刘禹锡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常务理事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著作有《出土文献与唐代诗学研究》等十余部,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作为重要成员获得2014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获2015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

        陶然(1971.5—),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中文系副主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词学会理事、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理事,曾任韩国东国大学交换教授。著作有《金元词通论》等多部,获“夏承焘词学奖”一等奖。获唐立新教学名师奖,浙江大学首届优质教学奖一等奖。

   咸晓婷,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唐五代时期唐诗写本研究》。著作有《中唐儒学变革与古文运动嬗递研究》。

        3.课程助教

    杨琼,浙江大学13级直博生;姚逸超,浙江大学12级直博生;胡秋妍,浙江大学14级博士生;胡凌燕,浙江大学15级博士生。

       4.课程形式

课程形式的核心为线上讲授和线下讨论两种,采取多层面和多元化的表现方式。线上讲授由主讲教师担任,每周集中讲授一个问题,且化解为多个知识点,约分五至六段视频呈现,每一主题的最后以学术对话的方式进行总结、延伸和拓展。线下讨论采取问题辩论、主题展示、课程作业、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教学方法采取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教师、助教和学生有效对接。

       5.考试等级

   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级。 

 

      《唐诗经典》MOOC课程进度表

一讲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的编写缘起
     
  《唐诗三百首》的选诗标准
     
  《唐诗三百首》的诗学思想
     
  《唐诗三百首》的典范意义
     
  《唐诗三百首》的注释和续选
     
  圆桌研讨:《唐诗三百首》的多元拓展
  第二讲  崔颢《黄鹤楼》
     
  《黄鹤楼》重要异文分析
     
  《黄鹤楼》与《鹦鹉赋》
     
  《黄鹤楼》与《登金陵凤凰台》
     
  《黄鹤楼》诗意解读
     
  《黄鹤楼》的作者崔颢
     
  圆桌研讨:名楼与文学

第三讲  杜甫《丽人行》

       《丽人行》文本分析
     
  《丽人行》名物意象
     
  《丽人行》相关绘画
     
  《丽人行》与《虢国夫人》诗
     
  《丽人行》《续丽人行》诗
     
  圆桌研讨:唐诗的女性描写

第四讲  白居易《长恨歌》

       《长恨歌》与《长恨歌序》
     
  《长恨歌》的爱情主题
     
  《长恨歌》的叙事特点
     
  《长恨歌》的结构安排
     
  从《长恨歌》到《长生殿》
     
  圆桌研讨:《长恨歌》的主题
第五讲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
     
  一个误读的启示:晚唐诗词界限的模糊性
     
  《杨柳枝》与《新添声杨柳枝辞》
     
  一组名物意象的考证与诠释
     
  晚唐博戏与《新添声杨柳枝辞》的产生环境
     
  《新添声杨柳枝辞》的表现手法
     
  圆桌研讨:诗词的分界

第六讲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
     
  《春江花月夜》的渊源
     
  《春江花月夜》的内容
     
  《春江花月夜》的艺术
     
  《春江花月夜》的影响
     
  圆桌研讨:为何孤篇压全唐

第七讲  李白《将进酒》
     
  《将进酒》与李白诗的抒情性
     
  《将进酒》与李白诗的飘逸风格
     
  《将进酒》与李白的人生观
     
  《将进酒》的典故运用
     
  《将进酒》与古题乐府
     
  圆桌研讨:唐诗与酒

第八讲  元稹《遣悲怀三首》
     
  元稹身世与悼亡诗
     
  《遣悲怀》之一解读
     
  《遣悲怀》之二解读
     
  《遣悲怀》之三解读
     
  唐代其他悼亡诗人:韦应物与李商隐
     
  圆桌讨论:悼亡文学的渊源与影响
第九讲  李商隐无题诗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无题诗与李商隐的爱情生活
     
  圆桌研讨:无题的奥区

第十讲  高棅《唐诗品汇》
     
  《唐诗品汇》的编撰
     
  《唐诗品汇》的体例
     
  《唐诗品汇》与唐诗分期
     
  《唐诗品汇》与唐诗分类
     
  《唐诗品汇》与唐诗分品
     
  圆桌研讨:如何阅读经典 


相关背景

浙江大学是中国人最早自己创办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也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之一,还是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C9)成员。

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是具有优良传统和深厚积淀的百年老系,学科齐全、特色鲜明,影响遍及国内国际。设有汉语言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编辑出版学3个本科专业和1个影视动漫方向,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等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并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中文系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其中国古典文献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汉语史研究中心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等4个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对于唐代的著名诗人、经典名篇和《唐诗三百首》等名著有初步的了解。

证书要求

    总评成绩60分至84分为合格,可获得合格证书;85分至100分为优秀,可获得优秀证书。

参考资料

    教材:《唐诗经典研读》(大学通识课程系列教材),胡可先、陶然著,商务印书馆20151月版。书后附有胡可先推荐《唐诗经典阅读书目100种》供学生课内和课外研读。


常见问题

    唐诗是中国文学的高峰,其经典文献较前朝后代的文学更多,也更引起古今中外研究者、爱好者,特别是大学生的兴趣,因而在10周时间内完成这门课的教学,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尝试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解决学分和短学期之间的矛盾:
   1.通过强化教学和训练过程以增加容量,做到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高度融合,将浙江大学的通识核心课程和MOOC的网络资进行合理的利用。
   2.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策划以老师教为引导、学生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完成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教学方式除了视频展示以外,还有情境对话式、场景呈现式、师生讨论式、助教答疑式,由以前的单一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转变为团队互助型的讨论式学习。
   3.注重兴趣学习,提升学习效果。唐诗可以说是每个大学生都不陌生的学习对象,因为自幼儿园到大学阶段都在不同程度地接触,缺乏的是学理的提升和学习境界的提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经典名篇和名著,通过问题的解析和典范意义的剖析,从而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享受学习过程,进而举一反三。

浙江大学
3 位授课老师
胡可先

胡可先

教授

陶然

陶然

教授

咸晓婷

咸晓婷

副教授

推荐课程

大学生健康教育

余小鸣

17003人参加

C语言程序设计

翁恺

892943人参加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

车万翔

129364人参加

C语言程序设计——快速入门与提高

吕春利

92372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