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考研全科400分攻略
SPOC学校专有课程
科学技术史
第7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2月26日 ~ 2024年06月28日
学时安排: 每周周三10-11节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2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如果您想了解神秘的宇宙是如何演化的,如果您想了解人类文明是如何起源的,如果您想了解科学技术是如何发展的,如果您更想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那么就来学习《科学技术史》课程吧!本课程将会满足您的需求。
如果您想了解神秘的宇宙是如何演化的,如果您想了解人类文明是如何起源的,如果您想了解科学技术是如何发展的,如果您更想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那么就来学习《科学技术史》课程吧!本课程将会满足您的需求。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科学技术史》属于通识教育课程。适合于文科、理科、工科以及爱好科技史的社会人士等选修。课程主要介绍宇宙演化史、古希腊超越功利的自由科学,希腊化时期的罗马科学,欧洲科技文明的发展,中国独立发展的科技文明,十八世纪、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科学技术与工业革命等。通过对科学发展脉络的剖析,解读科学的发展走向。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精神;了解科学家们做出科学发现的具体过程、创新思维和突出贡献;学习在自然科学研究过程中可以借鉴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


授课目标

科学技术史课程属于科学素养类通识选修课,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支撑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准确掌握科学技术基本历史事实及重大科学成果发现发展过程,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对关键时期、人物和科学知识达到深入理解。

(2)能力目标:对科学史各阶段的特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达到基本的理解,初步掌握科学史一些简单的研究方法。

(3)素质目标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培养创新能力。

(4)价值目标:通过了解科学家们做出科学发现的具体过程、创新思维和突出贡献,学习在自然科学研究过程中可以借鉴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学生成为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人。


成绩 要求

成绩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课程大纲
自然的演化过程
课时目标:了解宇宙、地球以及人类的演化过程;介绍中国当下正在研究的“三起源”课题;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科技自强意识
1.1宇宙的起源
1.2 地球的起源
1.3生命的起源
1.4人类的起源
文明的起源
课时目标: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以及它们之间差异增加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1古巴比伦文明
2.2古埃及文明
2.3古印度文明
2.4古中国文明
古希腊的科学
课时目标:了解希腊科学的起源、希腊科学的特点、希腊的自然哲学、希腊自然哲学的观点;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3.1希腊科学的起源
3.2两种不同的哲学观
3.3如何解释宇宙
3.4宇宙理论模型雏形
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文明
课时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学科:农学、医学、天文、算术;结合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理解“家国情怀”的意义
4.1农学家与农学专著
4.2医学与药学
4.3天文学与历法
4.4算学与算法
天文学引发的科学革命
课时目标:了解科学发现的意义理解科学家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5.1重新认识宇宙
5,2寻找证据
5.3开启大数据模式
5.4用实验检验真理
牛顿开创的时代
课时目标:理解牛顿引力理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6.1牛顿对力学的贡献
6.2牛顿对光学的贡献
6.3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6.4万有引力定律及其验证
十八世纪的科学技术成就
课时目标:了解热力学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讨论科学发现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7.1热力学的建立过程
7.2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进
7.3拉瓦锡与《化学命名法》
7.4威廉•赫歇尔与天王星的发现
十九世纪的科学技术成就(1)
课时目标:了解静电、流电和电磁学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8.1库仑与静电学
8.2伏特与流电学
8.3法拉第与电磁感应定律
8.4麦克斯韦与电磁学的建立
十九世纪的科学技术成就(2)
课时目标:了解十九世纪三大科学发现、通讯技术的发展历程启发学生领悟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精神
9.1无线电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
9.2 J﹒J汤姆孙与电子的发现
9.3居里夫人、贝克内尔与放射性的发现
9.4伦琴与X射线
二十世纪的科学技术成就(1)
课时目标:了解量子力学的建立过程、量子思想的提出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11.1普朗克与能量量子化假设
11.2爱因斯坦与光电效应实验
11.3玻尔与矩阵力学
11.4薛定谔与波动力学
二十世纪的科学技术成就(2)
课时目标:了解狭义相对论相对论的建立过程及其主要内容,理解相对论的时空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
11.1 狭义相对论产生的基础
11.2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11.3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11.4 狭义相对论的质能关系
二十世纪的科学技术成就(3)
课时目标:了解广义相对论相对论的建立过程及其验证实验,理解相对论的时空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
12.1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12.2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之一水星进动
12.3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之一光线偏折
12.4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之一引力红移
相对论的应用
课时目标:了解相对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发展科学与技术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13.1相对论在全球定位系统(GPS) 中的应用
13.2相对论对引力波预言及其验证
13.3相对论对黑洞预言及其理论研究
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课时目标:了解国内外航空航天事业发展概况,激励学生投身到祖国的科技事业之中
14.1美国航空航天发展概况
14.2俄罗斯航空航天发展概况
14.3中国航空航天发展概况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完成普通高中学习任务

参考资料


  1. W.C.丹皮尔著《科学史》(商务印书馆)

  2. 乔治·伽莫夫著《物理学发展史》(商务印书馆)

  3. ·沃尔夫著《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商务印书馆)

  4. ·沃尔夫著《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商务印书馆)

  5. 林德伯格著《西方科学的起源》(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6. 韦斯特福尔著《近代科学的建构》(复旦大学出版社)

  7. 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8. 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9.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兰纪正等译,陕西科技出版社1990年出版

  10.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叶式辉译,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1. 伽利略《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2.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王克迪译,武汉出版社出版

  13. 拉瓦锡《化学基础论》,任定成译,武汉出版社出版

  14. 拉普拉斯《宇宙体系论》,李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15. 达尔文《物种起源》,周建人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

  16. 麦克斯韦《电磁通论》,戈革译,武汉出版社出版

  17.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意义》,郝建纲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18. 伽莫夫《从一到无穷大》,暴永宁译,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出版

  19. 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周肇威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20. 伽莫夫《物理世界奇遇记》,吴伯泽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21. 伽德纳《啊哈!灵机一动》,白英彩等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1年出版

  22. 丹齐克《数,科学的语言》,苏仲湘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出版

  23. 法布尔《昆虫学忆札》,王光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24. 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25. 古多尔《黑猩猩在召唤》,刘后一等译,科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

  26. 萨根《魔鬼出没的世界》,李大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27. 温伯格《宇宙最初三分钟》,张承泉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出版

  28. 霍金《时间简史》,许明贤等译,湖南科技2001年出版

  29. 彭罗斯《皇帝新脑》,许明贤等译,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出版

  30. 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中等译,吉林人民出版

  31. 古尔德《自达尔文以来》,田洺译,三联书店1997年出版

  32. 托马斯《细胞生命的礼赞》,李绍明译,湖南科技出版社1992年出版

  33. 彭加勒《最后的沉思》,李醒民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出版

  34. 海森堡《物理学和哲学》,范岱年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

  35. 薛定鄂《生命是什么》,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出版

  36. 莫诺《偶然性和必然性》,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

  37. 贝塔朗菲《生命问题》,吴晓江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出版

  38. 普利高津《确定性的终结》,湛敏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39. 亨普尔《自然科学的哲学》,张华夏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出版

  40. 波普尔《猜想与反驳》,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出版

  41. 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出版

  42.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43. 费阿本德《反对方法》,周昌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出版

  44. 波兰尼《个人知识》,许泽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45. 刘慈恩《三体》,2008年5月首次出版

  46.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中信出版社

  47. 克里斯托弗 加尔法德《极简宇宙史》,上海三联书店

  48. 乔治萨顿《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49.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显示全部
常见问题

Q :  暂无

浙江工业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米丽琴

米丽琴

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