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8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2年03月02日 ~ 2022年06月20日
学时安排: 4-6学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8578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51)
spContent=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重要法宝究竟是什么?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实现历史巨变的重要秘诀何在?本课程集中从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理论强党的角度,帮你解疑释惑,探寻其中奥秘,助你科学认知,提升思维自觉,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重要法宝究竟是什么?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实现历史巨变的重要秘诀何在?本课程集中从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理论强党的角度,帮你解疑释惑,探寻其中奥秘,助你科学认知,提升思维自觉,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我国高校本专科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全面解读党在新时代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培养学生理论思考的习惯,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做一个清醒的人、有信仰的人、智慧的人、务实的人,促进学生进一步增强以实际行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梦做贡献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本课程教学团队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组织,由来自全省2所本科大学、11所高职院校的30位优秀教学骨干、教坛新秀组成。本团队立足高职实际,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突出问题意识,注重案例启发,精心设计课程,致力于为同学们提供优质的学习体验。

授课目标

1.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有更加准确的把握;

2.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改革、历史成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3.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彻的理解;

4.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更加切实的帮助。

课程大纲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0.1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法宝究竟是什么?

0.2 为什么要学好《概论》课?

0.3导论自学课件

前言测试题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1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是什么?

1.2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3 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是使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理论?

1.4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什么?

1.5 第一章自学课件

第一章测试题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什么?

2.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有哪些?

2.4 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中国道路”?

2.5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2.6 第二章自学课件

第二章测试题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1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3.2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怎么提出来的?

3.3 何谓“和平赎买”政策?

3.4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给我国社会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3.5 第三章自学课件

第三章测试题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4.1 我国为什么要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2《论十大关系》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4.3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何在?

4.4 第四章自学课件

第四章测试题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5.1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5.2 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5.3 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5.4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5.5 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开启了中华民族“富起来”的新征程?

5.6  第五章自学课件

第五章测试题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6.2  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6.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什么样的?

6.4  第六章自学课件

第六章测试题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7.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是什么?

7.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什么?

7.3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什么?

7.4 第七章自学课件

第七章测试题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8.1 如何理解党的十九大的鲜明主题?

8.2 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8.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在哪里?

8.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何在?

8.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8.6 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了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新征程?

8.7 第八章自学课件

第八章测试题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9.5 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9.1 为什么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9.2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9.3 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是什么?

9.4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是什么?

9.6 第九章自学课件

第九章测试题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0.1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究竟怎么改?

10.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体现在哪里?

10.3 为什么要加强网络空间建设和管理?

1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什么样的重大问题?

10.5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亮点在哪里?

10.6  “美丽”纳入现代化壮美景象意味着什么?

10.7第十章自学课件

第十章测试题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1.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是什么?

11.2 怎样理节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全面”、“深化”?

11.3 如何科学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1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特”在哪里?

11.5 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体系建设?

11.6 为什么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11.7 第十一章自学课件

11.8  讨论题

第十一章测试题

第十二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12.1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12.2 中国军队如何变强?

12.3 军民融合,是什么?

12.4 军民融合,怎么融?

12.5 第十二章自学课件

第十二章测试题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3.1 当今世界局势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3.2 中国何以实现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3.3 新型国际关系“新”在哪里?

13.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13.5 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

13.6 第十三章自学课件

第十三章测试题

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14.1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4.2 “四个伟大”及其相互关系是怎么样的?

14.3 为什么说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14.4 如何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14.5 第十四章自学课件

第十四章测试题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1.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知识;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关知识。

参考资料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常见问题

在使用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或对我们课程有好的建议请联系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系方式:

QQ:316035269

邮箱:316035269@qq.com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30 位授课老师
张国宏

张国宏

教授

应金萍

应金萍

教授

钮倩

钮倩

副教授

推荐课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AP

张帼奋

34578人参加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57952人参加

数据结构

李春葆

221193人参加

心理学与生活

陈昌凯

29231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